Old Friends

Old friends pass away, new friends appear. It is just like the days. An old day passes, a new day arrives.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make it meaningful: a meaningful friend - or a meaningful day.

by Dalai Lama

须菩提

须菩提出生婆罗门教家庭。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

尊者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的忧心,所以很快的请相师回来卜卦。

相师卜卦后,说道:“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称他“空生”,也有人称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解空第一的尊者,初生的征兆,真是稀奇万分,古今难得的事。


幼年经历 

须菩提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对世间的看法以及待人处世,就已与众不同。

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是万分的爱护,但他从小就不愿做金银财宝的奴隶。父母给他的金钱,也是随时来随时去的拿了救济穷困的人。在路上若遇到衣不蔽体的乞丐,甚至会把身上穿的外衣脱下来布施给人,自己只穿着短衣短裤跑回家。

他的父母不是吝惜金钱,但对爱子的作风,常常不能同意,有时就把他叫到身边,训诫道:“空生!你这样的行为真不好,自己的钱,也不问什么理由,就拿了给人;衣服是自己穿的,你脱给人,光着身体多难看!”

须菩提温和、恭敬的向父母回答道:“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我心中,觉得世间上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一切人好像和我同一个身体。人是赤裸裸的生下来,为什么赤裸裸的就不好呢?把自己的东西给人,人和我有什么不同呢?”

他的父母听完须菩提的话后,不高兴的说道:“你这孩子真古怪,自己有钱不知道用,自己有衣不知道穿,反而说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道理,也不怕人家笑。从今以后,你若再不改,索性把你关在家中,不让你出去!”

但须菩提仍然不改他乐善好施的天性,父母就把他关在家中,这正是须菩提的幸运,之后他每天待在家中阅读思维当时印度宗教和哲学的书籍,使他对人生的问题,有了更进一层的觉悟,他常常自豪的对父母说:“宇宙中一切森罗万象,好像都映现在我心中,可是,我的心中又像空无所有似的。假若世上没有大智大觉的圣人,谁也不够资格来和我讨论解脱者的心境,谁也不明白我心中的世界。”

年轻的须菩提,父母听了他的豪语,再想到他初生时家中一切皆空的奇事,奇人奇话,父母心中也不禁对爱子暗暗称奇。


归投佛陀 

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乡人纷纷传说,说佛陀是一切智人,论到智慧,世间上没有人能够和佛陀相比。

这样的议论早就传到须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随乡人,都皈依了佛陀。须菩提家中,一向信仰传统的婆罗门教,现在父母为什么跟随乡人轻易的改宗呢?这时,轮到须菩提觉得他的父母奇怪了。

有一天,须菩提的父亲向他说道:“空生,你常常自以为很有智慧,已经了解到人生的真理,但你和佛陀相比就差得太多。佛陀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慈悲和大神通,自从佛陀来到本地,全乡的人差不多都皈依佛陀。还想恭请佛陀到家中供养,希望你在佛陀面前,能息下狂妄的心。”

须菩提心中很不服气,他回答道:“你们眼中的佛陀,自是一切智人,但在我眼中,也许就很平凡了。” 须菩提虽然这么说,但佛陀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感动力?在须菩提一向平静的心湖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他等不及佛陀到他家中受供时再见佛陀,他想,万一佛陀很忙,不能来怎么办?所以在这一天的夜晚,须菩提便偷偷的先去看看佛陀的样子。

夜晚凉风习习,一轮上弦的月亮弯弯的高挂在空中,星星在闪烁,好像窃笑着好奇的须菩提。

须菩提独自走到佛陀说法的地方,佛陀正坐在高高的法座上说法,四周亮着火把,下面跪着的是千万听众,呀!佛陀的身后好像还放出光明! 这不像是人间的人,这相貌太圆满了,太庄严了,佛陀应化的身相,实在超过须菩提的想像之外。

大地是宁静的,千万的听众都屏气凝神,不敢有声,这时只有佛陀的法音在宣流着。

佛陀说:“世间是不应该相争的,本来就没有人我的分别,大家合起来就是一体。”

“一切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一项东西能独立存在。我和一切法既是互相依赖生存,施慈悲恩惠给众生,看起来像是为人,其实对自己有着莫大的利益!”

佛陀的法音非常的慈和,佛陀说的道理令须菩提很感动。须菩提挤在大众中,偷偷的向佛陀合掌,表示敬意。

佛陀说法以后,回到信众准备的静室中休息,须菩提徘徊在门口,他想会见佛陀,但又没有勇气。

佛陀像是知道须菩提的心意,站在门口问道:“你是谁呀!到我房中来坐,我和你谈谈!”

“我是须菩提,希望佛陀收我做出家的弟子!”

“呵!须菩提就是你,我早就听说你是村中最聪明的青年。很好,真正聪明的人,对佛法也才能真正的信受奉行。你父母知道吗?”佛陀慈悲亲切的问。

“我想我父母知道一定会很欢喜,我很荣幸得到佛陀做我的老师。”佛陀很喜欢须菩提,从此须菩提成为佛陀僧团中杰出的弟子。


修行历程 / 乞富不乞贫 

须菩提出家以后,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每天上午到街坊上托钵乞食,下午就跟随佛陀听教参禅。

比丘们每日出外托钵乞食,总是遵照佛陀的法则,次第行乞,一个个,一排排,无论人家施舍与否,都必须经过。可是须菩提过乞食的生活,总和大众不同,一离开精舍,他就与大众分道而行,总是一个人威仪齐整,行止安详的去找乞食的对象。诸比丘起初对须菩提没有留心,但日子一久,发觉须菩提的行动有些奇怪。大家一注意,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须菩提乞食行化,总爱到富有人家里,见到房屋矮小,或是知道经济穷困的人家,他决不去托钵。无论多远的路途,他都要赶到富贵的人家去,否则,他宁可饿着肚子不行乞。有一次,在毗舍离的国境内,有一位比丘在路上向须菩提取笑道:“穷在眼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实毗舍离的都城都是殷商富户,不知尊者今天看得起哪一家?”

须菩提听后,向那位比丘看了一看,然后解释道:“大德!我不是看不起穷人,或许真正同情贫穷者的就是我哩!的确,我是发愿只向富者行乞,不向穷人托钵,这是我的苦心,还请道友原谅。”

“尊者乞富不乞贫,每天营养充分,难怪尊者身体这么健壮!”

“大德!请你不要这么说!”须菩提温和的详细说明他乞富不乞贫的原因道:“我向富人行乞,决不是为了贪图美味珍肴,如果好吃,也不须出家学道。为什么我不到穷人的家里托钵?因为穷苦人家,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多余的饮食供养我们?即使他们愿意发心,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粮食救济他们,哪能再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反之,向富人乞食,区区一餐之施,在富者毫无所谓。我所以乞富不乞贫,就是为了这个原因。”须菩提把他的看法表明以后,那位取笑须菩提的比丘,才无话可说。

在僧团中和须菩提有相反作风的人,是大迦叶尊者,须菩提是乞富不乞贫,而大迦叶是乞贫不乞富。须菩提很不解大迦叶的用心,有一次闲谈时就问他道:“尊者大迦叶!你乞食的态度和我正好相反,我很无礼的请求你告诉我是什么原因?”

“尊者须菩提!”大迦叶解释道:“我们是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这就是人间的福田,我们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我向贫穷者乞食,让他们种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富人们的福多,我们何必锦上添花?”

大迦叶尊者的话,一方面像是为自己解释,一方面又像是向乞富的须菩提说教。须菩提听后,点点头,他不强人同己,说道:“乞富、乞贫,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尊者!佛法里方便有多门,我们可以各行其道,其实这都是佛陀的教法。”

须菩提和大迦叶乞食的作风,成为强烈的对比,他们的说话和乞食的态度,给佛陀知道以后,对两个人都不赞成,曾呵斥他们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仪,次第行乞。

大迦叶比较固执,苦行的色彩非常浓厚,他是从来不愿舍弃苦行,可是须菩提,对于佛陀的指示百依百顺,以后就自己修正了乞富不乞贫的态度,他对佛陀的教示,都是感恩的接受。


般若会上 / 涕泪悲泣 

须菩提在佛陀的僧团中,修道闻法,非常热心。尤其是四处十六会的般若法会,须菩提如不去其他的地方教化,从不缺席。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预备讲说<金刚般若>的时候,千百位弟子从城中托钵乞食回来,都次第的围绕在佛陀四周,佛陀先是闭目静坐,没有人敢提出问题向佛陀发问。 这时,须菩提了解到佛陀的心意,便从大众中站立起来,披搭着露出右肩的袈裟,向佛陀顶礼后,恭敬的问道:

“佛陀!弟子们都知道佛陀是最善于爱护我们的,但是对于善男信女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以及纷扰的妄念,如何才能降伏?恳求佛陀慈悲,为大众宣说!”

对须菩提的发问,佛陀很欢喜,称赞他了解与会大众的根机。佛陀回答说: “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纷扰,就是在布施时,要行无相布施;在度生时,要行无我度生,就照这样安住,照这样降心!”

“无相布施,无我度生”,须菩提深深了解到这样的道理和义趣,他感激佛陀的法恩,欢喜得涕泪悲泣,他长跪在佛陀座前说道: “佛陀!自从我做人以来,如此甚深微妙的法理,还是第一次听到。从此,我、法的二执,再也不能缠绕我;我、人、众生、寿者的四相,再也不能束缚我。离一切执着,才能见到空理;离一切名相才能见到人生。我今天已体会佛陀的心意,像是真正认识了自己。”须菩提尊者开悟了,从此被称为解空的第一人。


迎接佛陀第一人 

须菩提尊者体证了空理,很会宣扬空理,他的一切行住坐卧,也最能表现空理。

有一次,佛陀忽然外出,不在僧团内,佛陀所有的四众弟子,到处寻找,都不知道佛陀的去处。后来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以天眼观察,知道佛陀到忉利天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大概要三个月的时间才回来。阿那律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大家都非常的思念,每个弟子对佛陀都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佛陀重临人间,当佛陀还没有到达僧团的时候,知道的弟子都争先恐后出去迎接,那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的窟中缝衣,他听到传报佛陀下降人间的消息,随即站起来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正在这时,他心中一动,又再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心中想道:“我现在去奉迎佛陀的圣驾,是为了什么呢?佛陀的真身,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见,我现在去迎接佛陀,把佛陀的法身当做地水火风四大的和合,这是没有真实的认识诸法空性,不认识诸法的空性,就见不到佛陀的法身,因为佛陀的法身,诸法的空性,是没有造作主,也没有所造作,要想见到佛陀,则一定先要了解五蕴四大是无常的,明白所有的一切是空寂的,知道森罗万象的诸法是无我的。没有我,也没有人;没有作,也没有所作。一切法是空寂的,法性是无处不遍的,佛陀的法身是无处不在的,我皈依奉行佛陀的教法,我已体证到诸法的空理,不应该为事相所迷。”

须菩提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没有再去迎接佛陀,他很安然的坐下来继续缝补衣服。

佛陀的归来,像天大的喜事,僧团中到处充满了喜气洋洋,大家都想先去拜接佛陀,那时,在比丘尼中有一位神足第一的莲华色,第一个抢先迎接到佛陀,她对佛陀一边顶礼一边说道:“佛陀!弟子莲华色第一个先来迎接佛陀的圣驾,请佛陀接受弟子的拜见!”

佛陀微笑着,慈和的说:“莲华色!你不能说是第一位来迎接我的人!”

莲华色非常惊奇,看看左右,大迦叶等长老才从身后赶来。莲华色以怀疑的口吻问道:“佛陀!弟子敢问,在莲华色以前,是谁已迎接到佛陀呢?”

佛陀笑着,看看很多弟子都赶上来,像是回答莲华色,又像是告诉大家道:“你们很好,很远的赶来迎接我,但是第一个迎接我的是须菩提,须菩提这时在耆阇崛山的石窟中观察诸法的空性,他才是真正迎接见到我的人。见法的人,才能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

莲华色比丘尼和诸弟子,经佛陀这么一说,才知道在佛陀的教法中,是对宇宙人生真理的体会,大家都惭愧的觉得还不及须菩提尊者。经过佛陀特别的赞叹,须菩提的美名盛德,在僧团中更是受人尊敬了。

Rest in the Nature of Mind

While meditating I sit quietly and rest in the nature of mind I don't question or doubt whether I am in the 'correct' state or not. There is no effort, only rich understanding, wakefulness, and unshakable certainty. When I am in the nature of mind, the ordinary mind is no longer there. There is no need to sustain or confirm a sense of being I simply am.

by Sogyal Rinpoche

人要自爱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by 证严法师

敌人与烦恼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by 圣严法师

若知时而言


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

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


by 达摩大师

优婆离

优婆离出身于古印度的低下层,是奴隶,杂工,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原为一名理发师,是佛陀做太子时的宫中理发师,后和萨迦的王子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因持律精严,从来不犯一点小错,所以被称为“持律第一”。

优婆离的一生,是在处理僧团的纠纷。为犯戒的比丘忏摩,向佛陀请问戒律中度过的,堪称为戒律权威。佛灭后第一结集由优婆离诵出三藏中的律藏。

<注维摩经>三曰:“肇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也。”

酒肉穿肠过,如同进魔道

现在许多人喜欢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和尚的这句话,往往被他们拿来当挡箭牌,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实际上世人仅知有前两句,却不知济公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从而以讹传讹,误导了无量迷茫众生。

其实,济公的高深境界,绝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比如,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几口酒,以为能瞒天过海,神仙也难知。结果济公指了出来,仆人不承认,于是济公到阶前吐出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少一个翅膀……这种特别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尘莫及,故不可乱学表面行为。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关于这方面也有诸多教言,劝诫后学者万万不可随学,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其实也是有来历的:明末的破山禅师,于战乱年间,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阳营中度日。因李立阳嗜杀成性,为了救度一方生灵,禅师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杀业。李立阳见禅师严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对他说:“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杀人了。”禅师马上与李立阳订约,不惜大开酒肉之戒,使许多人得以活下来,一时传为美谈。

此外,明朝还有另一位和尚,也是为了救逃到寺庙里的难民,在山贼面前吃肉喝酒。当时,山贼说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过那些人。于是他气定神闲地端起酒杯,说:“我以酒代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肉说:“我以肉作菜,请!”吃后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贼见了为之一惊,鉴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见,为了饶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汉地有些大德的传记中也有,但这不是普遍的行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并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这些高深之举。藏传佛教对戒律的重视程度,来藏地求法的人应该知道,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做超凡的行为。若是极个别人做了的话,也许他确实有这种境界,也许没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则,明明什么境界都没有,却装模作样、无恶不作,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by 索达吉堪布

如救头燃磨练精进

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 常在喜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眼见色,耳闻声,鼻_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 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

对合意的,则生欢 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 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 了。

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

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

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 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 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练考 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则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 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by 虚云法师

有为无为法

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by 星云法师

Make Peace with Ourselves

We can never obtain peace in the outer world until we make peace with ourselves.

by Dalai Lama

富楼那

富楼那,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说法第一”。与佛陀同日出生。

富楼那为迦毗罗婆苏人,父亲为净饭王国师之子,母亲相传是阿若憍陈如的妹妹,属婆罗门种。容貌端正,自幼聪明,能解韦陀等诸论,长而厌俗,欲求解脱,遂于悉达太子(释迦牟尼佛)出城之夜,与朋友三十人同时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进,终得四禅五通。

佛最初成道时,于鹿野苑转法轮(为富楼那等五人讲经说法),富楼那乃至佛所在处,求出家受具足戒,后证得阿罗汉果。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
富楼那的故事

佛陀时期,有一位大弟子叫做「富楼那」。有一天,他向佛陀报告,他要到印度西部输卢那去弘扬佛法,度化输卢那人。

佛陀说:「输卢那人性情凶暴,好勇斗狠,他们当面骂你、诋毁你,你怎么办呢?」

富楼那说:「世尊!他们骂我、诋毁我的时候,我心里会想着:这些输卢那人很有智慧,对我很好,只痛骂我一番而已,因为他们可以用手打我、用石块丢我呀。」

佛陀说:「如果他们用手打你、用石块丢你,你怎么办呢?」

富楼那说:「世尊!他们用手打我、用石块丢我的时候,我心里会想着:这些人很有智慧,对我很好,只用手打我、用石块丢我而已,因为他们可以用刀杖来伤害我呀。」

佛陀说:「如果他们用刀杖伤害你,你怎么办呢?」

富楼那说:「世尊!他们用刀杖伤害我时,我心里会想着:这些人很有智慧,对我很好,只用刀杖伤害我而已,因为他们可以把我杀死呀!」

佛陀说:「如果他们把你杀死了呢?」

「世尊!如果他们杀死我,我那时会想着:佛陀教导我们要厌离身体这个臭皮囊,现在这些输卢那人很有智慧,对我很好,帮助我解脱这个朽败的身体,我实在要感谢他们。」

佛陀听了富楼那的话,赞叹道:「善哉!善哉!你能够忍辱而柔和,你有资格去输卢那的地方度化众生,使他们达到灭苦的目标。」

What They Truly Are

When the view is there, thoughts are seen for what they truly are: fleeting and transparent, and only relative.

by Sogyal Rinpoche

修心养性

人心应该都是一样,都是与如来有同等的爱心存在,但由于后天习惯及习气的不同,以致有了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我们才必须要下功夫去修心养性。

by 证严法师

好事随喜

遇到好事,要随喜、赞叹、鼓励,并且虚心学习。

by 圣严法师

一切言语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而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

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


by 达摩大师

罗睺罗

罗睺罗意译覆障或障月( 母腹六年,胎所覆障,因以为名 ) ,是释迦牟尼佛的独生子,和后来的十大弟子之一,有“密行第一”的称号。

佛于成道第六年应父亲净饭王之请,从摩竭陀国回到故乡迦毗罗省亲,罗睺罗见到生父非常欢喜,经常跟在佛的身后来来去去。

佛想到未来迦毗罗国的王位,一定由王孙罗睺罗来继承,幼童做万民之主,非国家之福。佛就叫舍利弗收他出家,做僧团中最初的沙弥。舍利弗为此说了沙弥十戒,是僧团中沙弥之始。 罗睺罗也以目犍连为阿阇梨(轨范师)。

15岁初出家的罗睺罗仍旧十分顽皮,当一些宰官、长者、居士来探问佛时。问他佛在什么地方,他总是捉弄别人。佛在竹林精舍时,他骗人说在耆阇窟山,他看到别人上当,来回奔跑著,哈哈大笑。

这件事传到佛的耳中,就狠狠地批评说: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结果谁也不爱护你,珍摄你,到了命终的时候,还要堕在三恶道中。

佛的恳切、严厉教诫,使罗睺罗善根萌发,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修忍辱法

一次罗睺罗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一个流氓将沙子投进舍利弗的钵内,并用木棍打破了罗睺罗的头。舍利弗安慰他说:佛陀常教诫我们:在荣誉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时候,不能心生嗔恨。罗睺罗,应制伏嗔恨心,严守忍辱。世间没有比忍辱更勇敢的人,任何力量也战胜不过忍辱。 

罗睺罗听师父舍利弗的开导,内心很平静地到河边用净水洗涤身上的血污。

佛知道此事又教育他说:有智慧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能忍恶 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忍是大海中的舟航,能度一切苦难;忍是病者良药,能救垂危的病人。我能成佛,独步三界,主要是心地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 可贵。
  

密行第一

罗睺罗因是净饭王的 王孙,佛陀的爱子,在僧团中地位很高,经常受到称赞。但是佛陀对他要求特别严格,教育他严持毗尼,精进修道。

有一次佛对他说法,要观色是无常,受想行识也是无 常。人的身体和精神以及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不应执著。并要求一人独自在精舍里,结跏趺坐,一心思维这个道理。又教他用慈悲观除嗔恨心,用不净观 除贪欲心,用数息观除散乱心,用因缘观除愚痴心。

罗睺罗依此修行,进步很快。佛看他就要证得圣果了,又对他说: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来对待一切人和 事,你的心量就可以同宇宙一样广阔。把一切众生容纳到心中,即可以灭恶。 

罗睺罗听了佛陀的说法,即从座起,顶礼佛陀说: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得圣 果。佛陀听后赞叹说:在我的弟子中,罗睺罗比丘是密行第一,因为他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从不表现自己,总是默默修持和工作著。

若能转物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围,随心 自在,处处真如。

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 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作得主。

by 虚云法师

使人心情怡悦

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

by 星云法师

In Spite of the Suffering

To seek our own happiness in spite of the suffering others are experiencing is tragically unfortunate.

by Dalai Lama

目犍连

目犍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称号。

目犍连尊者在出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于父母以及所有长辈都十分尊重。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问候,并且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

当双亲去世后,目犍连出家了。由于得到了世尊的亲自教诲,以及自己勤苦不断地认真修习,目犍连终于修得阿罗汉果,并且成为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大弟子。

相传目犍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犍连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

目犍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世尊表示目犍连虽已是神通第一,但个人的神通力不敌业力,因此必须找更多的罗汉以群力才能救拔。为此目犍连特别在洞穴外准备盥洗用品,等待结夏安居结束的修行罗汉使用盥洗,并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犍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Egolessness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always that the principle of egolessness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was an ego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e Buddhists did away with it. On the contrary, it means there was never any ego at all to begin with to realize that is called 'egolessness.'

by Sogyal Rinpoche

爱惜人 身

一切功德由时间所累积,一切功德由我们身体行动所成就;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惜人身。

by 证严法师

靠不住

世界上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只有「靠不住」,才是最靠得住的。

因为接受靠不住的事实,心中就不会再计较,不会再期望,不会跟人过不去,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那时候才能真正活得自由自在。

by 圣严法师

四大轮

这个教言是龙猛菩萨和智悲光尊者所讲的“四大轮”,即安住顺境、亲近正士、发宏誓愿、积大福德。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大乘修行人,这四轮是不可缺少的。

为什么叫做四“轮”呢?打个比方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靠步行的话,很长时间才能到达,而依靠四轮马车,则可迅速抵达目的地。同样,若想快速得到圣者果位,也必须依靠这四种窍诀来行持佛法。

具体而言,

1) 安住顺境:

修行的时候,要安住在对修行有顺缘的地方,远离嘈杂等一切违缘。作为城市里的人,完全避开散乱可能有一定困难,但还是要尽量找一个学佛的环境。


2) 亲近正士:

亲近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也就是依止精通三藏、有三学经验的人。即使你没有缘分亲自依止,那也不能离开上师的教言,否则就会慢慢被世间的各种恶习染污,所以一定要依止具有正知正见的人。


3) 发宏誓愿:

随时随地要发利益一切众生的宏大誓愿。哪怕是听一堂课、放一条生、闻思一个善法,也要为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而发愿。


4) 积大福德:

应当广积资粮。我们前世积了资粮,今生才遇到这样深奥的大乘佛法。即生中没有积资的话,来世不一定遇到这么殊胜的正法,也不一定转生到佛法如此兴盛的殊胜之地。

我们有了这种因缘后,短暂的人生中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积累有缘、无缘的善根或福德。这四种窍诀,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应当牢牢记在心中,始终观察自己是不是离开了?如果没有离开,则应该随喜,发愿将来依四轮来行持佛法,令自己的暇满人身具有实义。

by 索达吉堪布

不许它犯人苗稼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 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by 虚云法师

阿难陀

阿难陀是佛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

他是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的弟弟。他非常虔诚地追随佛陀。公元前513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因为年轻,记忆力强,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陀的侍者。阿难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着佛陀到各地传道。他在佛陀死后证阿罗汉果,曾经参与第一次集结。

阿难的不寻常处在于他一生没有敌人。他一生躬行佛法,深知是佛法的熏陶才让他变得优秀,于是十分谦逊诚恳。因而即使他常受到佛陀公开的称赞,在僧团内身处高位,天天和大众激烈地辩论不同的问题,也没有招致别人的忌妒和怨恨。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佛陀在涅槃前还特意称赞他的无私和仁慈。

阿难还被称做“多闻第一”,因为他一直伴随佛陀的讲经说法,能够把佛的一言一语都谨记无误,参加了很多佛陀对不同听众的演讲。在许多记载的对话中,他作为和佛陀的对话者。比如<楞严经>。

在佛陀灭后王舍城第一次圣典结集集会上,他出色的记忆力让他背诵出很多佛陀以往的演讲。那些记录下来的文稿就被整理成为佛经,包括<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等等,对于佛法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佛经中出现“如是我闻”,“我”即是指阿难。

佛陀入灭后,阿难非常伤心,独自修行。但他非常长寿,在摩诃迦叶入灭后,阿难被推为僧团的领导。

在禅宗中,阿难被尊为印度第二祖。因为大迦叶逝世后,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在后来的佛祖雕塑旁常见到侍立的协持就是他。

即清净觉悟心是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是;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是。

by 达摩大师

火烧功德林

在佛法里面,修积功德不容易,修福容易。功德怎么不容易?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火烧功德林」。

什么是火?发脾气,脾气一发,功德全烧掉了,就没有 了。

你想想看,你上一次发脾气是什么时候?如果是昨天发的脾气,你的功德只有发脾气之后到现在这个时间,今天再发一次,又完了。修一生的功德,临终发一顿 脾气,全完了。

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定慧,脾气一发,定没有了,定没有,慧就跟著没有了。

谁能够把你的功德破坏?是自己。你的冤亲债主没有办法破坏你的功德,他会煽风,他让你发脾气,你很听话,你叫我发我就发,叫你烧你就烧;他烧不了你,他叫你烧,你很听话,就把你的功德烧掉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你要不肯烧,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不听佛的话,你听魔的话,你听冤亲债主、听妖魔鬼怪的话。那你就晓得,功德,在顺逆境界上都不动心,顺境里面一起贪心,功德没有了,逆境里面生一点镇恚,功德就没有了。

by 净空法师

有为无为

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by 星云法师

Good Wishes Are Not Sufficient

In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s, no one can afford to assume that someone else will solve their problems.

Every individual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help guide our global family in the right direction. Good wishes are not sufficient; we must become actively engaged.

by Dalai Lama

七支供

佛法中积累资粮的无量法门全部包括在七支供中,修学者可以通过此修法快速积累资粮,无论想即身成就还是想临终往生,都必须修持七支供。

七支供分七支:1) 顶礼支;2 )供养支;3) 忏悔支;4) 随喜支;5) 请转法轮支;6) 祈请不入涅槃支;7) 回向支。

通过七支供修法,可消除业障,圆满资粮。此供是积累福慧最殊胜的方法,也是即身成就最快捷的方法,更是进入圣者境界的要门。


1) 第一支是顶礼: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所有十方世界之中,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人天导师,我以清净的身口意,一一全部礼敬而无有遗余。以大威神力的普贤行愿及自心信解力的加持,在每一尊佛前,显现出百千万亿身,每一身都周遍礼敬无数尘刹中的诸佛菩萨。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在一微尘中有无量无数的诸佛,每一尊佛都在无量菩萨海会的围绕之中。无尽法界的每一微尘中,也都有无量无数的诸佛。面对如此圣境,我以如大海般无量的音声,普出无尽美妙动听的言辞,直至未来一切时劫,时时赞叹诸佛如来浩瀚无际的功德。


2) 第二支是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最美丽的花鬘,最美妙的歌舞音乐,最上好的涂香、伞盖,这些最庄严妙胜的供品,一一供养诸佛如来。以最华丽的服饰,种种烧香、末香及种种灯烛,所有的供品堆聚如须弥山一样高,(颂词中的“妙高”即须弥山)以此遍满虚空法界的供品,一一全部供养诸佛如来。


3) 第三支是忏悔罪业: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无始劫来,由于贪嗔痴三毒之因,使得身口意三门造下了无数恶业。如今,我要在诸佛菩萨、一切圣众面前,坦诚发露,全部忏除。


4) 第四支是随喜: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声闻乘、缘觉乘有学道或无学道的圣者以及一切诸佛菩萨所修积的善根,我皆欢喜愉悦、诚心随喜。随喜,是看到别人行善或闻思修行时,生起欢喜心。在见到他人作功德或善行时,如同自己所作,同样地感到欣喜。这是积累广大资粮的最好方法。


5) 第五支是请转法轮: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所有以智慧之灯照亮世间愚痴黑暗的诸佛菩萨,及最早成就菩提的圣者们,我以至诚之心,劝请诸佛菩萨、善知识们悲悯我等一切众生,而转于无上妙法轮。


6) 第六支是请佛不入涅槃: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我化现无数身,到示现入寂净涅縏的一切诸佛如来前,哀求劝请,我唯一的愿望是在未来的尘数劫中请佛长久住世,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切莫入于涅槃。


7) 第七支是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以上随普贤菩萨修习顶礼诸佛,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佛住世,请转法轮,所有无量无边善根功德,回向法界虚空界中的一切众生,愿诸众生离苦得乐,早日解脱,早日成佛。以此广大回向可以消除我执。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离大乘菩提心、慈悲心、七支供等修法,一定会快速消除业障,迅速积累资粮。

Within the Vast Embrace of Rigpa

You do not cling to thoughts and emotions or reject them, but welcome them all within the vast embrace of Rigpa.

by Sogyal Rinpoche

精进伏心

佛陀修行的过程中,心中好坏念头也曾不断交战,佛陀以大勇猛心和清净的智慧,终于降伏坏的念头,达到纯善境界,这叫做伏魔。

学佛就是要「伏心」。「伏」与「服」不同,对贤人,我们起信服心;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好的习气,则要自我降伏,这就是两字不同处。

一旦坏念头生起,又不慎表露于外,别人看了会给予指正,此时就要赶快心服口服认错,这就是及时改过,也是伏自心魔的一种方式。也许刚开始会不习惯,但一次一次的精进,慢慢地就会自在了。

by 证严法师

禅修者的内心

过去禅宗的丛林里,许多禅师们在没有开悟之前,都是为道场、为师父做种种的劳力工作,称为“行单”。包括在厨房里挑水、砍柴、煮饭、种菜,或者维护道场的环境整洁清理、维修等工作。

所以传统寺院中设有四十八项执事,是由出家修行的人来担任的,僧众只有在禅七之中不担任比较复杂分心的工作,其他的时间,都会有长期执事的工作。因此,法鼓山的禅七中,也鼓励禅众要做一些坡事工作的。

禅宗丛林,同时主张要把多余的钱财衣物,布施给需要的人,自己留下的仅是最简单的随身衣物。在过去,所谓的“禅和子”,衣单少到只有“两斤半”,因为他们将得到的东西,都布施出去了。

由此可知,一名禅修者应该要有供养心、布施心,要能舍掉自己身边的长物,送给需要的人。

可惜我们现在见到很多禅修的人,态度狂傲、骄慢,内心自私、小气,却又缺乏信仰心,这是很可怜的、很危险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来禅修的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身心实际的体验,获得稳定、愉快、健康的成效;一旦得到健康、稳定、愉快的成效时,就认为这是自己努力修行的成果,不是由于诸佛菩萨的感应,当然也不是由于道场里面有护法神,更不会相信这是由于师父或者那一位老师的指导有方。这样一来,就变成了骄傲、自慢、自负、自满,没有信仰心和恭敬心。

by 圣严法师

三殊胜

今天给大家宣讲的是“三殊胜”。

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胜,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中间若以分别杂念散乱,最后没有回向的话,善根是无法增长的。所以在藏传佛教中,历代高僧大德非常重视三殊胜。

三殊胜的简略修行,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都有提及,上师如意宝每次给大家开课,或者到一些地方讲经说法时,也经常宣讲三殊胜的窍诀。作为后学者,大家应尽量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若没有这样的方便法,虽然在很长时间中行持善法,但有多少利益也很难说。

做任何一个善法,以方便摄持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善巧方便,如果你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财物制度,经济运作起来会非常方便,做什么都不太花时间,最后的效果也不错。同样,我们行持善法也要一种方便法,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三殊胜”。

所谓的三殊胜,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中间是正行无缘殊胜,指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最后是后行回向殊胜,是指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令善根永不失毁,且蒸蒸日上。

无论学什么佛法、做什么善事,必须要具足三殊胜。平时你念咒诵经、布施供养、放生、转经轮等,开头要有一个发心,中间不被分别念中断,最后要作回向,这三者是不可缺少的。希望行持善法的所有佛友们,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间,并在日常生活中用上,只有这样,你的善根功德才会无边无际。否则,刚开始没有发菩提心,中间没有正行无缘,最后没有回向摄持,善根不但不会增长,反而有失坏的可能,这是谁都不愿意的。

下面具体解释一下“三殊胜”:

一、加行发心殊胜:


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种发心,发心可分为不善、无记、善三种。

1) 不善的发心:
有些人行持善法,是为了获得名声财富地位等世间八法,表面上看来,这种发心并非不清净,但实际上它不是解脱的根本因,故称之为不善。比如有些人为了发财而听经,有些人为获得名声而听经,有些人为了治病而听经,这些发心都被自私自利的毒染污了,根本不牵涉解脱方面。

就像现在的许多人,到寺院里去拜佛烧香,完全是围着自己转,发愿也是害怨恨的敌人,这些绝对不是善心。做善事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心,如果心清净,则可继续行持;如果心不清净,那就不要做了,最好把这件事情放下。

2) 无记的发心:
去听经或放生,既没有想到众生,也没有想到佛法,只是随波逐流,听别人说放生很热闹,自己就跟着去,把放生当作一种活动而已,自始至终没有善妙的发心,只是走路吃饭的那种无记心。这样行持善法,完全是一种无记法,所造的善根功德不大,故也应舍弃。

3) 善的发心:
又分a) 上士道的发心、b) 中士道的发心、c) 下士道的发心。

a)下士道的发心:
行善是为了来世获得天人的果位、人间的转轮王,生到特别快乐的地方去,有吃有穿,过得幸福,这是为了来世的人天福报而希求善法。

b)中士道的发心:
修持善法只为断除自相续中的烦恼痛苦,得到声闻缘觉的寂灭乐果,属于小乘行人的发心。现在有些人听经闻法,就是希望自己获得圆满的佛果,也接近于这种发心。因为在求法的过程中,他根本没有想过众生,只想自己平息烦恼而得妙果,这种动机不太合理。

c)上士道的发心:
这是最好的一种发心,也即所谓的菩提心。这种菩提心,我已经花很长时间给大家讲了,它的利益功德、发心方式不用特别广讲,但此处还是给大家提一下。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因为依此可获得一切功德。

佛陀在<王狮经>中说:“为度诸众生,发起菩提心,以此摄诸法,以此得喜乐。”意思是说,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我们应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以此可摄持各种善法,无勤获得暂时究竟的一切喜乐。因此,在所有的发心中,菩提心是最妙、最好的。

菩提心依靠什么因而生起呢?<经庄严论>等中虽有不同说法,但最根本的就是大悲心。若对众生没有大悲心,菩提心根本无法生起,这是历代传承祖师公认的,佛陀在经中也说:“菩萨不用学多法,只学一法即可。何为一法?此乃大悲心。

噶当派上师们看见可怜众生时,是怎么样修大悲心的,在布朵瓦、金厄瓦的公案中均有记载。所以你什么时候生起了无伪的大悲心,什么时候菩提心就会依它而增长。以前无著菩萨显现上也是长期闭关并没有见到本尊,后来对可怜众生产生悲心的一刹那,彻底净除了罪业,见到了弥勒菩萨。

藏地还有一个公案:卫藏地方有位屠夫,生平杀生非常厉害,后来他看见个别众生时,相续中生起了大悲心,放下屠刀,不愿再杀。他回想自己以前造的罪业,觉得非常可怕,于是准备跳崖自杀。当他纵身跳下去时,结果没有落到地上,反而直接前往清净刹土。(真是很快乐啊!)

以前传承上师们也经常讲:卫藏拉萨那边,有群人上了同一条船过河。船行到河中间,由于超重,慢慢地沉了下去。有个人的悲心相当强烈,他想:“与其所有的人死,还不如我一人死好。”随后便纵身跳入河中。没想到,他本来不会游泳,却飞快到达彼岸而安然无恙。

所以,如果真生起特别强烈的悲心,一方面自然圆满所有的功德,同时菩提心也有了坚实的基础。前两天在辩论时,很多道友对菩提心的因做了很好的分析,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真正做起来时,有时候跟说的不一定相同。要知道,菩提心依悲心而生,如果没有悲心,生起菩提心也很困难。即使依靠上师的威力或经论的加持偶尔会生起,但没有大悲心的话,这样菩提心也不稳固。因此,菩提心的来源是大悲心。

菩提心的所缘是什么呢?就是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莲花生大师说过:“一切众生,没有不当过自己父母的。”所以,菩提心的对境就是一切众生,若没有这样观,离开了众生这个所缘缘,菩提心就没办法生起。<普贤行愿品>中也讲:“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誓愿无有穷尽。”

菩提心如何修持呢?若是上根者,日日夜夜的所作所为,全部以利益众生的心态来摄持,这是最起码的标准。这种人为众生睡觉、为众生吃饭、为众生说话,一切都想着众生,就像慈母时时关心独子一样,他也时时关心众生。假如做不到这一点,早上起来时发菩提心,白天的所作所为要利益众生,晚上睡觉前也想到众生,这就是修持菩提心。

至于菩提心的功德,<入行论>第一品中有详细介绍,佛经中也说:“一人合掌哪怕生起一刹那的菩提心,也远远胜过用七宝供养恒河沙数十方如来的功德。”

我们不要说用七宝供养恒河沙数的如来,就算在一位如来面前这样供养,现在也没有这种能力。因此菩提心的功德非常非常大,行持任何一个善法时,首先必须以菩提心来摄持,倘若是恶心或无记心,不可能有很大功德。

有些人经常花时间做很多善事,在此之前,先应该发一个菩提心。如果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那么你在上班、走路、做事情,甚至旅游观光时,先发心:“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愿我能对众生有利。”这种发心只是几秒钟的事,并不是特别困难,但功德却不可估量。

所以,第一个殊胜,就是以菩提心来摄持,对大乘佛教徒来讲,千万千万不能忘记。如果有了这种观念,做什么善事都会先想起菩提心。

我们每次讲经说法,都说“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你们平时念经、磕头、修加行时,也要知道这并不是为了健康无病,也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这些世间法,依靠三宝的加持肯定会带来的,但这并不是非常究竟,故不要被不善和无记的心态所蒙蔽,一定要以大乘的殊胜方便——菩提心来摄持。如果有了这样的发心,诚如<入行论>第一品中所言,原来平凡庸俗的分别念,也会变成价值昂贵、如纯金般的发心。

当然,只有发心还不行,<前行>中说:“发心不为主,生心乃为主。”真正要为众生做事,这样的念头才非常珍贵,这也是世俗菩提心,若具足缘众生和缘佛果的两个条件,我们凡夫人也可以生得起来。

总之,高僧大德们一再强调:最初的菩提心不可缺少。

二、正行无缘殊胜:


正行无缘,梵语叫“勒布嘎”,即无分别之意。真正的正行无缘,是圣者入根本慧定的一种智慧,凡夫人现在根本做不到。但要行持无漏的善法,获得无漏的功德,这种定解也不能缺少。<阿难入胎经>中云:“若无入定者,则无清净慧,不能断有漏,应当精进行。”意思是说,假如没有入定,就不会获得清净智慧,无法断除有漏,故一定要精进行持。

这里所讲的就是真如智慧,如果没有真如智慧,凡夫人心不在焉、向外散乱,所做的善法都是有漏的,功德也不是特别大。但真正要做到三轮体空和正行无缘,对我们来讲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多上师认为:心能专注的话,也是一种正行无缘。

比如我今天听一堂课,开始时先发菩提心,为了一切众生而听课,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听课的时候,倘若如如不动地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中,也许一句法都听不到,那不太合理。这里所谓的无分别,指不夹杂乱七八糟的各种念头。如果一边听课,一边想“我要怎么搞生意赚钱,如何解决家人的生活问题”,一直起心动念,产生种种恶念杂念,这不叫正行无缘。正行无缘的意思,就是有缘福德资粮与无缘智慧资粮融为一体而行持的方便法,这是伏藏大师大乐洲所说的。

若没有修持正行无缘,会有什么过失呢?还是有很大的过失。<受持善根经>中讲:“在数劫中持戒,长久修持安忍,但心未被真如摄持,则成为外道。”表面上看来,持戒清净长达数劫,修持安忍的时间也很漫长,但心没有被真如智慧摄持的话,那跟外道没有什么差别。有些外道的持戒、安忍也相当不错,守持禁戒、五火焚身,也是长期一直在修。但外在的形象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心要善,而且这种善要被入定智慧所摄持。

正行无缘的含义,<大神变经>中定义为:“身无动摇,语无动摇,意无动摇,此乃三轮体空之戒。”就我个人分析,做任何一个善法,比如你听经时,身体要像山王一样如如不动,不能东看西看、东倒西歪,一刹那也坐不住;嘴巴不要胡言乱语,尽量专心行持善法,把世间的语言全部抛开,有条件应保持禁语;心无有动摇,当然并不是让你必须入定,而是根据所行持的善法,心专注于这上面。

比如我们去放生,正行无缘的心是什么呢?就是心里一直想:“这些可怜的众生,今天依靠这种方便,已经获得了解脱,但愿它们暂时获得人天福报,将来获得圆满的佛果。还有许多可怜的众生没有得到救护,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如果今生没有机会,来世一定要救它们!”放生的有关事情,一直在心里浮现,这就叫心无动摇。以此摄持身语意三门,则是所谓的三轮体空。

当然,这种三轮体空,与安住无分别境界中的三轮体空有所不同,后者比较好理解。但按照很多上师的解释,正行无缘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也就是说,行持一个善法时,尽量不起各种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正行无缘。比如你在听课时,身体如如不动,口中不说话,心全神贯注于上师所讲的内容,再加以思维分析,然后进行修持,心就有了专注的力量。梵语中的正行无缘,意思是无分别,这里的无分别,就是心不要往外散乱。

任何一个善法,我们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心没有必要一直外散,产生各种杂乱分别念。大家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应该观察心能不能专注,不被其他分别念中断,把事情做得善始善终。如果心无法专注,身体再怎么不动,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三、后行回向殊胜:


以前的高僧大德们说,善根如果没有回向,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


1) 嗔恨烦恼。比如你做了善法而没有回向,后来生起嗔恨心,即使只有一刹那,也能将百劫或千劫所积累的善根毁坏无余。

2) 在别人面前宣扬。到处说自己做过什么功德、积累过什么善根、念了多少佛号、捐款做了什么佛事,这样炫耀功德,善根就会逐渐毁坏。现在有些人行善特别喜欢给别人讲:“我今天做了什么,前天做了什么,十年前做了什么功德……”当然,你回向完了以后,怎么样宣传都没事,但如果没有回向,这个善根很容易摧毁。

3) 对行善生起后悔心。比如你供养寺院一些钱,当时的发心很清净,但事后觉得这样不合理,产生一种后悔心,也会毁坏以前的善根。如果回向了以后,就不会摧毁。

4) 颠倒回向。自己所积累的善根,本来应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但有些人却回向让某某怨敌多得病,以三宝的加持使他马上离开人间。这种回向不符合善法,是颠倒的回向。

因此,正确的回向不可缺少。如果没有作回向,凡夫人的善根不可靠,相续中经常出现颠倒分别念、嗔恨心、后悔心等,很容易被这些恶念摧毁。

所回向的善根是什么呢?<俱舍论>中说,有一种善根叫胜义善(又名真如善。胜义善是指解脱,它远离一切痛苦,最为安乐),这无法回向给众生,因为它是常有之法。这里的善根,是指自他三世的一切善根。

<华严经>中云:“众生一切善,过去现未来,回向普贤地,愿皆获善妙。”

<华严经>中的三世一切善根,需要具足四种善妙:

1、所缘善妙:应缘一切众生,并不是缘某个众生;
2、所依善妙:获得的并不是暂时的快乐,而是断证圆满的究竟佛果;
3、方便善妙:这种善根不是一般的善根,一定要以智慧和方便摄持;
4、行为善妙:佛菩萨利益众生的行为,在世间中极为善妙,我们也应随着诸佛菩萨的妙行而积累善根。

据<华严经>的观点,所回向的善根应具备四种善妙,这种善根是最好的,若回向给众生,就能成为成佛之因。

回向的目的,是让一切众生获得佛果。<回向经>中云:“此等诸善根,回向成佛因。”意思是说,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根,回向于无边众生,愿他们获得如来果位。这种回向是成佛之因,故回向的善根也叫随解脱分善。

那么,该如何回向呢?回向的方法非常多,譬如念<入行论>的回向品、<普贤行愿品>等,但归纳而言,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可全部包含在愿一切众生快乐、佛法兴盛于世这两条中。我们平时行持善法时,也要作这样的回向。

若将善根回向给众生,他们能获得真实的利益,这类公案是非常多的。以前也讲过,广严城的饿鬼通过佛陀的回向,最后都转生到了三十三天,因此回向的力量和功德相当大。

依靠个人的修行做善事,然后进行回向,也能让众生获得成就。虚云和尚刚生下来时,是一个大肉团,他母亲见后大惊,当下闷厥而死。第二天有个卖药翁来,用刀破开肉团,里面抱出来一个男孩,家人大喜。虚云和尚毕生没有见过母亲,每每思之,心痛如绞。后前往阿育王寺礼拜舍利,发愿燃指供佛,超度慈亲。有一天,在似梦非梦的境界中,他见到空中出现一条长数丈的金龙,龙腾空飞到一个地方。那里山清水秀、花木清幽,楼阁宫殿庄严奇妙,他母亲正站在楼阁上眺望。他大叫:“母亲,请您骑上金龙,往西方去吧。”龙即缓缓下降,梦也遂之惊醒,醒后觉得身心清爽。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挂念母亲。虚云和尚以燃指供佛的功德回向,令母亲脱离了轮回,应该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但有些情况,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超度,必须以众人的力量才能救拔。<盂兰盆经>中记载,目犍连的母亲去世之后,目犍连用神通观察,发现母亲已转为饿鬼,饿渴无食。目犍连拿饭菜去给她吃,哪知食物到口边就化为猛火。目犍连回来告诉佛陀,佛陀说:“你母亲生前业力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她的业报的,一定要藉十方出家众的功德力。七月十五日这天,你供养僧众,请十方僧众对她回向,这样才能获得解脱。”于是目犍连遵照佛陀的教言,供养十方僧众作回向,依靠僧众的力量,他母亲马上脱离饿鬼道,生于天上享受福乐。此习俗也得以流传万世,在汉传佛教中,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盂兰盆会”,以拔济自己累世的父母六亲。

我们行持善法作回向时,应断除自私自利。当然,有时候专门超度一个众生也可以,比如你梦见死人后,把他的名字写下来,交给僧众念经回向,对他肯定有利益。如果找不到僧众,那自己给他念一些<金刚经>、作一些佛事,然后进行回向,也是有帮助的。所谓的回向,上师如意宝曾说,就是把善根赐给众生,让众生分享。

正如刚才两个公案中所述,回向的时候,有些凭自己的能力就能解决问题,有些不一定是这样。但不管怎么样,行持善法最后务必要以回向来摄持,这样的话,一方面善根不会被烦恼违缘摧毁,另一方面,善根也能不断增长,就像钱存在银行里一样,不但本钱不会丢失,利息也一直随时间增加。原来有个人就说:“我现在很富,天天吃利息,这辈子也不会饿死。”你如果以回向来摄持,就算天天用利息,善根也不会穷尽的。

所以,行善必须要有一种方便法,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有些人已经学佛十年二十年了,每天只想“求阿弥陀佛加持,让我往生极乐世界,我的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圆圆满满”,总在一个小范围内转来转去,意义不是很大。当然,这并不是我的分别念,而是诸佛菩萨的教言。我也学了很长时间的佛法,对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不敢说特别精通,但也算比较了解,诸佛菩萨、传承上师是怎么说的,应该能够分得清楚。

上师如意宝曾慈悲开示:“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行持善法务必要具足三殊胜,若连这个都不具足,行持的根本算不上大乘佛法。”

做善事如果开头没有发心,中间心不在焉,最后也没有回向,即使有回向,也是颠倒回向或世间的回向,希望自己即生快乐,吃得好、穿得好,这是非常可笑的。

<华严经>中说:“一个人若有了利他的菩提心,远离一切违缘、具足一切顺缘的威力自然会具足。”

只有时时想到众生,所有的功德、威力、悉地无勤就会拥有,倘若没有这一颗心,外面的建筑再壮观,举办的法会再隆重,也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所以,形象并不重要,心态才最重要。学佛的人一定要把心态摆正,如果你是小乘心态,它有它的一套调整方法;如果你是密宗或大乘的心态,必须要以这种方便来摄持,只有这样,功德才会非常圆满。

因此,希望各位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三殊胜。若能具足这一点,纵然你造的善根微不足道,功德也是无法想象。试问,谁会不愿意这样呢?

by 索达吉堪布

名色

名色包含了代表有情众生的世间法的两大类别。名代表的精神层面的心法;而色则是 代表了物质的法。

以佛教的观点,对于世间法以五蕴来说明,则相对于名色,名即是非色的四种蕴─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而色是色蕴,也就是物质现象的积聚、物质性的存在。

色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风)积聚而成。四大组成了有情的肉体─ 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同时也组成了感觉的对象——色、声、香、味、触的外境,就是世间一切的物质现象。

树外无香

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

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

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by 达摩大师

为什么念佛能有这么大的效果?

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永灭多劫重罪」。这句佛号有这么大的力量吗?真有,随便念一句也真有。这个力量不在现前出生,这一念你 听到了,或者你自己念这一声,自己念一声比听到的力量更大。无论是有心无心, 你看连听到,看到阿弥陀佛的像,看到阿弥陀佛名号这几个字,无论是听见,叫一 历耳根,看见是一历眼根,阿赖耶识的种子永远不消灭,只是缘不成熟。

什么叫 缘?你没有真信,你没有发愿,你没有真的用心去念,这叫缘不成熟。如果缘成熟了,那个作用就太大!缘成熟了,一念称名确实像-经上所讲的「能消八十亿劫生 死重罪」,永灭多劫重罪。这种念佛,像我在前面所说的,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 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妄念都没有,这个效果就能产生。

你要问为什么?这里头有道理,佛在经上常说,我们听了也耳熟,但是不懂他的意 思。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心里想什么?凡夫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想 什么?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中国人常讲七情五欲,想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不 好。这些欲望,欲望必然引起你的烦恼、习气。头一个,四大烦恼一定跟著起来。

我见就是自私自利,接著贪镇痴慢全起来了。这些东西引导你到哪里去?佛法讲 六道轮回两种业力,第一种是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是这种业力,哪一个 力量最强就先到哪里去。如果说贪的力量太强,就引导-你到饿鬼道,贪心变饿鬼, 镇恚的力量强,就引你到地狱道,愚痴的力量强,就引你到畜生道,不是好事情。 到哪一道不是任何人决定的,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权力,阎王没有这个权力,天王 也没有这个权力,完全是自作自受,是你自己造的业力牵引你走的,你不能怪任何 人。

我们这一生得人身算不错了,什么业力牵引著我们到人道来?佛法里面讲五戒十善, 起心动念不忘五戒十善。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念头 一起就会想到五戒十善,十恶我决定不做,十善可以,这你不失人身。我们中国 人讲凭良心,你在这一世当中,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都能够凭良心,不会做坏事,来生还会到人道来;换句话说,我们过去生中修过这些法,所以这次得这个果报, 得人身。人身难得,我们得到了,得到人身,人身最可贵的是闻佛法,我们这一生 当中又得到,真是太幸运了。有缘闻佛法这也有因,过去生中曾经学佛,供养三 宝,爱好经教,这一生才遇到。

遇到之后能不能成就?这在今生就可以决定,宿世的因缘我们现在都兑现了,今生 要努力提升。遇到佛法能信、能解,这叫有善根,你的善根很深厚;真肯干,真正发愿往生净土,真正念阿弥陀佛,能够把欲望、不好的习气统统放下,这叫有福 报。

<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我们的善根就 很厚。我遇到了,我能信、我能够理解,我真正发愿,不想再搞六道轮回了。这 一生当中我就是想到极乐世界,就这一个念头,其他念头全放下,统统放弃,我就 走这一条路,这个福德因缘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决定成就,像善导大师所说 的,净宗法门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这个机会真正把它抓住,我们这一生 成就了,功德圆满。

by 净空法师

看得破

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by 星云法师

Always Have the Choice

We can let the circumstances of our lives harden us so that we become increasingly resentful and afraid, or we can let them soften us, and make us kinder.

We always have the choice.

by Dalai Lama

三障

三障包括 1) 烦恼障、2) 业障、3) 报障。

障,蔽也。谓诸众生被惑业障蔽,不见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   

1) 烦恼障,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贪欲、嗔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烦恼障。   

2) 业障,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五无间重恶之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五无间业者,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3) 报障,报即果报。谓由烦恼惑业,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报障。

Always Being

More and more, I have come to realize how thoughts and concepts are all that block us from always being.

by Sogyal Rinpoche

人创造环境的美

人创造环境的美,环境却无法塑造人的美。在丑陋的环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环境也会变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气、呼吸顺畅,就是最逍遥自在的人生。

by 证严法师

傲慢的魔见

有一次有人正在顶礼我的时候,马上有一个居士把他拉起来说:“你不能拜啦!你不要害了法师啊!”

我被拜,是我被害?我都弄不清楚了,我问:“你是什么意思?他害我什么?”

他说:“如果你真正是个得道的高僧,还需要人拜吗?如果你需要人拜,那表示你心中有执着,他越拜,你就越觉得是一位高僧。那你这一辈子不要想得解脱开悟了。”

哎!我想也有道理。他接着还说:“如果你真正得到解脱了,他拜你,那你应该要诃责他:不要着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然没有师父相、徒弟相,你还拜什么!”

哎!这个居士还真是厉害,我问他说:“你拜不拜佛啊?”

他说:“我拜自心中佛。”我说:“你怎么拜法?”

他说:“我不用身体拜,我用心拜。”

我说:“你的心怎么拜?”他说:“我心得自在就是拜,心无罣碍就是拜。”

他的意思就是不需要礼拜佛菩萨,除了相信自己之外,他一切都不相信。

其实,这不是佛教,不是禅宗,是一种傲慢的魔见,缺乏信仰心。这种人可能有一点点禅修的小经验,所以有这种增上慢的自信心,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禅书,结果被“缠”住了。他们在活着的时候,认为自己已经解脱了,可是,一旦死亡,福报大就进入天界,唯其知见不正,不信三宝,所以虽入天界享福,报尽必堕恶道;如果是心态不正,不持净戒,常做坏事,那就下地狱如射箭般迅速了。

所以禅宗祖师们还是相信有天堂、有地狱、有佛国、有娑婆,只不过对于正在精进用功,禅修工夫已很深厚,但其心中尚存执着的人,才会对他们说:“没有佛、没有法、没有僧、天堂没有、地狱没有。”因为如果心中执着三宝、天堂、地狱,必然不得解脱。可是,对于初机禅修的人,一定要因果分明,凡圣宛然。否则说是不要执着,结果因果颠倒,以凡滥圣。毕竟凡夫就是凡夫,不要想象自己跟三世诸佛,都是平起、平坐、平行的古佛再来。

禅的修行,不仅仅是打坐而已,禅的修行不是唱高调,只求开悟,要跟三世诸佛论平等。弘扬禅法,同时也要提倡信仰,则个人的修行更容易得力,人格会更完美。而且禅法一定要去“我执”,去“我执”一定是从起信、布施、持戒开始;要以惭愧、谦虚、感恩、忏悔心来消除我执,要相信三宝,要信诸佛菩萨,要信护法龙天,要信历代祖师,要信指导你修行的老师。否则的话,刚进禅的法门,就不拜佛、不尊法、不敬僧、不信护法诸天,如此的慢心十足,就根本不要想能开悟见性了。

by 圣严法师

实修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世人的心思,都花在今生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方面了。即使是懂得一些因果轮回道理的人,不是贪图今生的世间妙欲,就是追求来世的人天福报,很难有追求解脱的念头。放眼望去,寺院祠堂,人影憧憧,灯烟袅袅,但其中又有几许是为解脱而为的呢?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外四加行——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和因果不虚四个修法,都是修持出离心不可或缺的绝妙之策。对心境浮躁的现代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剂消除羁绊、牵挂暑热的清凉丹方。
 
内加行当中的皈依和发菩提心自不必说,理所当然的是所有大乘宗派的入门标志,是一切大乘修法安身立命的基础。这一点,是<入行论>与各种大乘经典自始至终都尤其强调的修行关要。
 
再者,如<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

<普贤行愿品>云:“从无始来,所造罪业,无量无边,若其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间,不能容受。是故从于今日,乃至尽未来际,须恒求忏悔。”

无论任何佛教宗派,都不能否认忏悔的重要性。汉地各宗祖师大德们也编辑了各种忏悔仪轨,如:三昧水忏、大悲忏、法华忏、药师忏、净土忏、梁皇忏、千佛忏、万佛忏等等。金刚萨垛乃一切坛城之主尊,金刚萨垛修法又是极为殊胜有效的忏悔法门。利用金刚萨垛法门,可以在短时期内忏净三乘之所有罪障,实为不可多得的忏罪良方。
 
无论任何人,要证得万法实相,必须圆满福慧二资,如经云:“乃至殊胜二资未圆满,尔时不能证悟胜空性。”

佛陀以善巧方便大悲宣说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积累资粮之方,其中最为殊胜的,即是供修曼茶罗。如续部中云:“若于诸佛刹,无余三千界,庄严妙功德,供养圆佛智。”一旦掌握了曼茶罗修法,想积累资粮,实在是别无所求了。
 
在所有的供施中,供施身体比供施其它物品更殊胜、功德更大。如颂云:“供施马象成百倍,供施妻儿成千倍,供施身体十万倍。”

加行中的古萨里修法,是通过观修供施身体来断除我执顽根的上方宝剑,是消灭我执痼疾的灵丹妙药。帕当巴尊者、玛吉拉准空行姆等前辈大德的实践告诉我们,为了断除对身体的爱执而观修古萨里,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彻底断除我执,获得解脱。
 
佛法本来就分为教法与证法。在证法当中,包含了很多语言文字所不能传递的内容。密宗常说的来自于上师的加持也属此列。无论佛教任何宗派的证悟,都离不开加持,只是各自所起的名称不同而已——有些宗派称为以心传心,有些宗派称为感应……,名称不同,内容一致,都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源头,世世代代一脉相承、留传至今的一部分证法。既然如此,又何必排斥可以迅速与法界智慧相应融合之上师瑜伽修法呢?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最后的往生法,与祈祷阿弥陀佛的净土修法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但因前者的效果更明显、速度更快捷,故而不失为一种保险、快速的净土法门。
 
至于净土修法,更是简便易懂、老少皆宜的修学法门,无论对何宗何派而言,都不失为修行的一种有益补充。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佛门弟子无数,而真正彻证光明本性的却只是少数呢?很大的原因,就是业障深重、资粮欠缺与信心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忽视实修、精进不够或修法不对路密切相关。加行组与净土组的建立,恰好能够弥补这些缺憾——通过闻思和引导,可以解决忽视实修与修法不对路的问题;而集体督促的方式,又可以避免个人单独修持容易半途而废与精进不够的问题。
 
佛陀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采用了不同的接应方法,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米拉日巴尊者当年也是在试过几种修法之后,才找到了与自己相契的法门,谁又敢确定除了自己目前的修法之外,没有更适合自己的法门了?世间人都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为何不能借众家之所长,不尝试一下佛陀传下的其他精妙法门呢?
 
也许有人会问,我是修习汉传净土法门的,学习了藏传净土法门,是否表示自己转修密宗了?
 
传讲藏传净土法门,并不是要让大家转修密宗。很多学过<极乐愿文>的汉地道友都清楚,在雪域藏地十分普及的极乐四因,却是目前汉地大多数净土修行人较为薄弱的一环,其中的一部分人,还存在着见修脱离的弱点。

在净土法门的修持过程中,如果能具备极乐四因,尽力规范自己的心行,将因果取舍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紧密联系起来,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在参加净土组之后,也无需按照密宗的方式修行,只是需要在见解上有所提高而已。
 
也许有人会问,我已经报名参加了很多咒语的念诵,参加加行组与净土组恐怕没有时间,我还是继续念咒比较好吧?
 
我想说的是,加行的修持,是有着正规仪轨与观想的一整套修法,这与零乱的散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任何缺乏发心、观想与引导的念诵,都远远不如次第分明、仪轨齐全、观想到位的修持,所以,参加加行组与净土组并非画蛇添足。
 
也许有人会问,我只喜欢看书听课,不喜欢实际的修持,可否仅仅参加闻思呢?
 
除了一些个人修持十分到位,所修法门也十分相应,不需要再修持其他法门的道友;或者仅仅是以研讨、探究为目的,并不热衷于修持的研究者;或宗派观念比较浓厚,无法将各教各派的窍诀圆融贯通、善加利用的道友之外,我们一般不鼓励诸位单独选择闻思,而不进行实修。

无论如何,修行人还是应以修行为主业,黄泉路上无老少,谁都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离开人世。在没有获得把握之前,所有仅闻不修的做法,都是弃本趋末的愚蠢之举,最终谁也不可能仅仅用精通三藏、辩服群雄来为解脱埋单。只有真修实证,才是换取解脱的最佳良策。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我热爱生命,我也同样热爱死亡!”但作为一介凡夫,如果连死亡的真相都尚未看透,则谁也不能贸然扬言自己热爱死亡。只有真正获得了身心自在的修行人,才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共同努力,力争用最美丽的色彩去书写以后的人生,并最终为自己的暇满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吧!

by 索达吉堪布

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

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种禅观。

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

1) 慈无量心:

 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

2) 悲无量心:

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之苦。    

3) 喜无量心:

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 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 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4) 舍无量心:

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存着,正以一泽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心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心,为因烦恼而得智慧。

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

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

by 达摩大师

这一生自己能不能往生是最重要的

往生不能靠人,靠人靠不住。现在就连助念都不保险,助念的人他心不清净,他很著 急,你到底有没有往生?听说往生头上发热,这一会儿摸一下、一会儿又摸一下,你说你烦不烦恼?

助念的人要是清净平等觉助念,有功德;心浮气躁那个助念,我 相信那个磁场不是往生人所希望的。心浮气躁这种磁场是极不稳定,在那个磁场里 他怎么会得到清净心?这些道理你-总得要懂。万事总不离理,你把理掌握到。

所以 印光大师<文钞>里常常劝人,人在临终帮他助念,不要碰他,让他非常安详的走。 这个对!甚至祖师提出来,至少断气之后八个小时;可是最安全是十二个小时,最 好的是十四个小时,这是判断大概走了,神识离开了。

能不能往生?是不是真往生? 有两个最可靠的信息,第一个他临走的时候还没断气,见到佛来接-引,告诉身边大 众,佛来接我去了,我走了。这真的,一点都不假。第二种,你真心要求他托梦给 你,他如果真往生,他就有能力托梦给你,他到极乐世界去了;他要没有托梦给你,那就没去。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他有这个能力,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我们求他托梦,这是感,他就有应。虽然没有应,他走得很好,走得很安详,走得很庄严,肯定他 不堕三恶道。这是-靠得住的,这个没有问题。所以要依经教,要依祖师大德这种开 示来做参考。

实在说,走的人有没有往生,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这一生 自己能不能往生,这是最重要的。他到极乐世界,我往生不就见到了吗?我们看慧远大师的传记,慧远大师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看到莲社比他早往生的人,都在阿 弥陀佛的身边,一起来迎接他,都见面了。没有往生就不在,只要有往生的人都在, 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我们要求-的是这个,不求别的,绝不扰乱我们自己的清净 心,这是送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的。不要以为我送了好多人,我有好多功德,你还 在贪恋功德,贪心还没断,名利没放下,傲慢没放下,一身的烦恼习气,这个都是 自己麻烦的地方,不能不知道。

by 净空法师

Coming to the Center

Try watching a spider. A spider spins its web in any convenient niche and then sits in the center, staying still and silent. Later, a fly comes along and lands on the web. As soon as it touches and shakes the web, ''boop!'' - the spider pounces and winds it up in thread. It stores the insect away and then returns again to collect itself silently in the center of the web.

Watching a spider like this can give rise to wisdom. Our six senses have mind at the center surrounded by eye, ear, nose, tongue and body. When one of the senses is stimulated, for instance, form contacting the eye, it shakes and reaches the mind. The mind is that which knows, that which knows form. Just this much is enough for wisdom to arise. It's that simple.

Like a spider in its web, we should live keeping to ourselves. As soon as the spider feels an insect contact the web, it quickly grabs it, ties it up and once again returns to the center. This is not at all different from our own minds. ''Coming to the center'' means living mindfully with clear comprehension, being always alert and doing everything with exactness and precision - this is our center. There's really not a lot for us to do; we just carefully live in this way. But that doesn't mean that we live heedlessly thinking, ''There is no need to do siting or walking meditation!'' and so forget all about our practice. We can't be careless! We must remain alert just as the spider waits to snatch up insects for its food.

This is all that we have to know - sitting and contemplating that spider. Just this much and wisdom can arise spontaneously. Our mind is comparable to the spider, our moods and mental impressions are comparable to the various insects. That's all there is to it! The senses envelop and constantly stimulate the mind; when any of them contact something, it immediately reaches the mind. The mind then investigates and examines it thoroughly, after which it returns to the center. This is how we abide - alert, acting with precision and always mindfully comprehending with wisdom. Just this much and our practice is complete.

This point is very important! It isn't that we have to do sitting practice throughout the day and night, or that we have to do walking meditation all day and all night long. If this is our view of practice, then we really make it difficult for ourselves. We should do what we can according to our strength and energy, using our physical capabilities in the proper amount.

It'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the mind and the other senses well. Know how they come and how they go, how they arise and how they pass away. Understand this thoroughly! In the language of Dhamma we can also say that, just as the spider traps the various insects, the mind binds up the senses with anicca-dukkha-anattā (impermanence, unsatisfactoriness, not-self). Where can they go? We keep them for food, these things are stored away as our nourishment6. That's enough; there's no more to do, just this much! This is the nourishment for our minds, nourishment for one who is aware and understanding.

If you know that these things are impermanent, bound up with suffering and that none of it is you, then you would be crazy to go after them! If you don't see clearly in this way, then you must suffer. When you take a good look and see these things as really impermanent, even though they may seem worth going after, really they are not. Why do you want them when their nature is pain and suffering? It's not ours, there is no self, there is nothing belonging to us. So why are you seeking after them? All problems are ended right here. Where else will you end them?

Just take a good look at the spider and turn it inwards, turn it back unto yourself. You will see that it's all the same. When the mind has seen anicca-dukkha-anattā, it lets go and releases itself. It no longer attaches to suffering or to happiness. This is the nourishment for the mind of one who practices and really trains himself. That's all, it's that simple! You don't have to go searching anywhere! So no matter what you are doing, you are there, no need for a lot of fuss and bother. In this way the momentum and energy of your practice will continuously grow and mature.

by Ajahn Ch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