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与善缘

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

by 圣严法师

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by 圣严法师

知识实践

培养「善意」,有两个方向:

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
二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

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
后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
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by 圣严法师

无处不在

佛在那里?佛在心中,佛无处不在。

by 圣严法师

自爱爱人 自救救人

自爱爱人,爱一切众生;自救救人,救一切众生。

by 圣严法师

因果法则的肯定

如果我们能肯定因果的法则,就会对所遭受的不如意事,非但没有怨尤,反而会更积极努力地去改善未来的命运。

by 圣严法师

心念命运

把心念转过来,命运也就好转过来。

by 圣严法师

当下独一无二

若能珍惜当下每一个因缘,每一个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

by 圣严法师

惜言慎语

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by 圣严法师

过去未来现在

对于过去,无怨无悔;对于未来,积极准备;对于现在,步步踏实。

by 圣严法师

无尘的反射镜

要做无尘的反射镜,明鉴一切物,不沾一切物。

by 圣严法师

随遇随缘

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by 圣严法师

净化人心社会

净化人心,少欲知足,净化社会,关怀他人。

by 圣严法师

惭愧感恩

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by 圣严法师

选择另外一条路走

当大家都在盲目地争夺之时,你最好选择另外一条路走。

by 圣严法师

少欲知足

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虞匮乏的富人。

by 圣严法师

何谓积极人生?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于过去的骄傲与悔恨,也不将宝贵的生命消磨在对于未来的幻想与忧虑,即是积极。

许多的人成功时很骄傲,失败时很后悔,这都是我们努力前进的绊脚石。成功就是成功,当然有自己努力的因素在内,但还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等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配合。遭遇失败其情况亦同,往往不是以个人的力量可以决定的事。

我有一位弟子非常的能干、聪明,而且积极进取,诚然是大企业家的资质,也着实替他服务过的几家公司赚了很多的钱,因此,他常常心有不甘,终于出来独立创业,可是,每次总是运作不久就垮台了。几番起伏之后,认为命运弄人,而求教于我,看有什么办法。我说:“所谓命运即是自己过去带来的善根福德,不能强求,你别看你过去的那几个老板好象傻傻的、无能的样子,但是他却能用到你这样的聪明人。你做老板时,就用不到像你这样的人,对不对?”他答:“是哦!”

可见,成功与失败是由许多因素配合而成,并不值得骄傲或悔恨。

这世间有不少的人常做美梦,幢慷未来,一桩桩不断的计划,一件件不停的构想,最后皆因缺乏毅力、信心,不谙方法,而成海市蜃楼、空花泡影。同样地,也有许多人因对自己、对未来缺少信心而杞人忧天,疑惧未来,徒增困扰。不论是思前或想后,皆无非是不切实际的虚耗生命。现在,就是现在,应该赶快地努力于现在。

by 圣严法师

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不住落下泪来。这是因为在共修的场合,大众修行所产生的气氛、情境,或是发愿文的内容,让人受到感动。这是感动自己有幸能发这么大的愿,也是因为感受到佛菩萨的慈悲伟大而感动。这种情绪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有些人泪流满面,心中却很平静,随著学佛的时日久了,或是经过冷静思考过后,这种情况便会消失。

也不只是发愿文或忏悔偈有这样的感发力量,有些人在共修活动中,只要听到梵呗的韵律,就会受到感动。这种现象,外表看是流眼泪,但那是平和、喜悦的感受,而不是悲伤。会有这种反应,大致来说,都算是有善根的人。在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几个月、甚至几年之间,会有这种反应是好现象。有时候自己在家修行也会如此,这是很正常的,不必太在乎它。

在佛菩萨面前,觉得自己渺小而脆弱,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有了这种惭愧之心,才可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明知道自己渺小,做不到那么大的善行,但还是要不断的发大弘愿,一时间做不到是很正常的,能够不断的发愿,就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可以砥砺自己再接再厉。

凡夫的根性容易怠惰,我们都是凡夫,但是有向佛及菩萨学习的心,就要时时勉励自己,懈怠了就要急起直追。有些人发愿发多了,可是都做不到,最后连发愿都不愿意了,那就是自暴自弃,很可惜。

by 圣严法师

生命的意义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现象,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周而复始。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父母要把我生出来,让我在这世界上受苦、受难?」其实,不是父母要将我们生出来,而是自己要被生出来,若无业感果报,是不会被生出来的。这虽不是出于自由意志,确是出于自作自受,因为由于无明烦恼,使得自己作不了主,若不修学佛法,也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自由与自在。

我曾遇到一个人,他的家境富裕,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可是对一般人的生活,他都没有经历过,因此他反而羡慕一般的人。有一次,他对我说:「师父,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幸福、不幸福。我的父母对我实在太好,也因此许多事情我都不会做,也不懂。我没有办法像一般人那样过一般人的生活,有时,我觉得这是生命中的无奈,我无法如一般人那样的自由自在。」在常人想象 之中,有钱人家的孩子,一定是非常满足的,想不到还有不满足的人,似乎比穷人家的孩子更不满足。

由此可见,人在世上,对自己生命现象的处境,很少能感到是非常完美的。换言之,即使一生一帆风顺的人,在他们的心里,仍有苦恼,仍感怀疑:「为什么好像孤零零地被生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在听到佛法之后,就应该了解到生在世界上来,是因自己的往昔因缘所造成,不是受制于他人,也没有被谁作弄。而能不能有办法来改善自己、提升生命,才是重要的课题。

提升生命

生命的提升,首先是不造恶业,要造善业。若能够不造恶业,多造善业,对我们的生命,不能说立竿见影,马上就能改善,至少将会改善,如若这一生不能改善,未来生也能改善。将希望与信心寄托于未来,对佛法有信心,便对自己能够去恶向善有信心。

佛教所说的「业」,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有漏业,另一为无漏业。有漏业是你做多少行为便会得到多少果报,果报完了之后,业便没有了;也等于说,赚了多少钱便花掉多少钱,花完就没有了。有漏业又可分为黑业及白业两类:黑业是造 作恶业,而白业是造作善业,黑业有恶报是堕落三恶道,白业有善报是转生三善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受报的同时,又造新业,或白或黑,因果相循,永无尽期,故称有漏的业海是茫茫的苦海。

无漏业乃是行善不求报,只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漏业亦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修得解脱道以后,就不再到这个世界来,故称之为光为自利的小乘,造的是无漏业,修的是无漏学,但在进入涅盘道的解脱境之后,也不再到世界上来了。

另一类的无漏业是以利他为优先的大乘菩萨行,凡对众生有益的事,永远尽力去做而不求果报,他们虽已不需在这人间受种种苦难,但由于众生还在苦难之中,所以永远还在娑婆世界救度众生。

三无漏学

至于无漏业的修行,是以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为基础。以「戒」而言,有消极和积极的两个层面:消极方面,是一切恶事不可做;积极方面,是一切好事不得不做。

以「定」而言,打坐,当然也可以称为习定,也可以得定,可是若在平常生活里面,能够心平气和与他人和睦相处,反省自己,不闹情绪,这些也都是定的工夫。经典里教我们许多纠正情绪波动,平息心情混乱的修养方法,无非都是定的工夫。

定的工夫,在一般的情况下,几乎人人都能做到。未受刺激时,当然可以不动情绪,一旦遇到环境中的人事物,和自己的利害冲突、意见相左之时,仍能不会生气,就很难了。人们往往在信佛学佛之后,仍免不了夫妻吵架,那就得用修行的方法来对治。

曾有一对夫妇,在大吵一顿之后,跑来找我,双双向我请示:「师父,我们已经学佛多年了,仍不能不吵架,该如何是好?」我说:「很简单,知道吵架不对,以后就不要再吵,万一又吵起来,则要相互忏悔、相互道歉,然后每天要定时做功课,无论是拜佛、念佛或者是打坐。如此修行之后,遇到外境与自己冲突的时候,便不会那么容易动情绪,当然也不易跟人吵架了。」在修定的过程中,修行的方法很多,可能包括诵经、念佛、持咒、拜佛、忏悔以及打坐等等。

以「慧」而言,也有不同的层次。基础的层次是信解因果和因缘的道理;最高的层次是大自在、大解脱,也就是佛的境界。普通人,欲达佛的层次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享受一点佛法的智慧,则是很容易的。

若能深信因果,则不会怨天尤人;若能明白因缘,则会促成好因缘的成熟,改善坏因缘的变迁,如此,对未来将抱着无限的希望,对自己、对他人,用因果、用因缘,也都能够得心应手了。

自觉圣智

生命本身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如果能从生命得到解脱,便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范畴。人们对生命的无奈与困扰,无法自救,便要用佛法的智慧来处理,有了智慧的人,自我中心,自然淡化,而至消融消失,那便是证入无我的实相,亦即是佛的境界──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

由于自我中心彻底消失,而生命的现象依然存在,既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也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无以为名,名为「解脱自在」。

by 圣严法师

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易发脾气?

的确,人们通常都会这样自以为是:自己的情绪要自己控制,自己怎么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呢?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的,情绪不是用控制的,情绪是要疏导的。如果硬要控制自己的嗔恨心,很可能会越控制它,自己越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你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

疏导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当你想要骂人时,不需要控制你的情绪,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一声阿弥陀佛都好;甚至于你开口骂人,骂出来的那句话是“阿弥陀佛”,这也很好,这就变成了四字经。

养成了经常念佛、念菩萨圣号的习惯,愤怒、嗔恨的情绪渐渐就会减少。

by 圣严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