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身父子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富如多闻天子的著名施主,其妻生下一个身色金黄、面如满月、绀目如莲、臂长过膝等具种种妙相的庄严孩子,因父名圣身,故取名妙身,精心喂养。

妙身如海莲般迅速成长,稍大便学习文字历算、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学问,通达无碍,并精通有关辩论的许多经典。

时,圣身准备作一次大的上供下施,想到世尊是能仁遍知,悉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情,所作一切皆如理如法,为令此次供施圆满,理应请问释迦世尊。

施主即乘马车前往舍卫城,在佛前顶礼恭谨启问:“世尊,我欲作一次较大的上供下施,现有五百牦牛、五百犀牛及成群的小牛、山羊、绵羊等,另外备有丰盛的饮食,准备迎请僧众和婆罗门受供,为圆满供施,请世尊开示我当如何行。”

世尊为他传了供施的究竟法要,他立即摧毁萨迦耶见得到预流果位。

回家后,孩子请教父亲如何对婆罗门供养布施,父亲回答:“应该先供佛及僧,再供养婆罗门。”

孩子遵依父命,父子同去佛前恭请佛陀应供,世尊默许。他把准备的牛羊全部放掉,对它们说:“野外有清净甘甜的泉水、清凉和煦的微风、碧绿广袤的草原任你们自由自在地生活。”

当晚准备很多饮食,次日亲自迎请佛陀及僧众光临家中应供。佛陀及僧众著衣持钵依次敷座而坐,圣身父子亲手供养佛陀及僧众甘美饮食,复又供养了世尊无价妙衣及各位僧人僧衣。

圆满后,世尊为他们宣说相应法要,并赞叹正法的功德,之后返回经堂。

次来接受布施的几位婆罗门见牲畜全放掉了,生起大嗔恨心极为不满地问:“为什么放掉牲畜,又将财富供养了沙门果达玛?”

圣身知道这些婆罗门生了嗔心,赶紧解释:“你们为何对世尊不满?我们还可以布施你们其它财富。”

这些婆罗门怒气难消,对他们皈依佛门亦大为不满,并蓄意将之谋杀。圣身父子知道后非常担忧,只好去祗陀园,在世尊前恭敬顶礼,讲清事情原委并祈求:“凡夫人于世间生活很难满足别人之愿,我们现在已舍弃世俗间的一切事情,愿在世尊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行持梵净行,祈请世尊慈悲开许。”

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们授予比丘戒,复传教言,父子俩依教修持后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诸比丘赞曰:“世尊,圣身父子最初因害怕被杀而来祗陀园,现在却证得阿罗汉果位。善哉!善哉!”

世尊告曰:“不仅是今世,以前他俩也是在被害时对世间法生起厌离心而出家。贤劫人寿两万岁时,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一婆罗门常行上供下施,无意间与另一位势强力大的婆罗门发生冲突,面临被杀之难。

他知道后即舍弃所有的俗家事务,带着儿子到佛前出了家。他们临终发愿:我们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虽没得到什么境界,但愿将来在释迦世尊出世时,令佛生欢喜心,在佛陀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轮回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婆罗门父子就是现在的圣身父子。他们害怕被别人杀害而出家,并于临终发愿,今生他们同样是害怕被别人杀害而出家,以往昔愿力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哥玛达鸟

一时,佛在舍卫城。檀香山上一只哥玛达鸟临近寿终。如来正等觉具二种智慧,遍知一切,每时每刻都在观照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释迦世尊观知度化哥玛达鸟的机缘成熟,依靠它可以度化无数众生。佛于舍卫城刹那间来到檀香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以神变显现出五百只扎夏鸟恭敬右绕佛陀。

哥玛达鸟也对佛陀生起欢喜心想去转绕佛陀,还没来得及去转绕,即于欢喜心中去世转生天界。他观知是蒙佛之恩德而生天,即来佛前恭敬供养,祈求传法,世尊传了相应的法,他得到圣果返回天界。

世尊把哥玛达鸟的尸体带到诸比丘前,为令众等生起厌离心,咐嘱舍利子:“你观察一下它前世以何因缘今世转为飞鸟。”

舍利子立即以声闻智慧入定观知它的前一世、二世乃至声闻眼无法观察到的生生世世一直是鸟,却观不到是以何业转生为鸟。舍利子出定于佛前恭敬顶礼合掌祈求:“世尊,弟子尽力也无法观察它的业缘,唯世尊具大智慧遍知一切,祈请世尊宣说其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诸比丘,这只鸟因前世造恶业而感得此报。昔日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见义如来出世,其教法下有一僧团的管家四处化缘,很多僧众劝他不要再做此无义之事。

管家生起大嗔恨心愤然恶口相骂:‘你们这些出家人,天天象哥玛达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说废话,什么事都不考虑,哪象比丘!’

后来他慢慢生起后悔心,励力忏悔前愆,临终时发愿:愿我对僧众粗语的恶业不要成熟,愿我将来在见义如来同等的佛陀前,令佛生欢喜心。

当时的这位管家即此哥玛达鸟的前世,自见义如来出世一直至我的教法下都在傍生界。今对我生欢喜心故,死后立即生天。

之后向我求法获证圣果后返回天界。今我与见义如来功德、智慧、事业、力量相等无别,故他在我教法下,对我生欢喜心。”

世尊如是宣说竟。诸比丘闻知此鸟前后因缘,都生起厌离心,世尊见彼等已堪为法器,便传了相应的法,令很多谛听者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一只孔雀

一时,佛在印度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传授教言。一只绚丽无比的孔雀从檀香山飞来,于祗陀园经堂上空盘旋,似乎在右绕佛陀,然后停落在世尊面前。

世尊为它宣说了‘诸行皆无常,诸法皆无我,涅槃皆寂灭’的三法印后,开示道:“你对我生欢喜心能使你脱离傍生界。”

孔雀似乎会意,扇动几下翅膀起身飞走,不幸在飞返途中被一只巨大的鹞鹰捕食。因它对世尊生欢喜心的缘故,投生到王舍城一大商主家。

商主夫妇给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精心喂养。从咿呀学语开始就学习文字历算等学问,此子天资聪颖很快对所学通达无碍,并对佛法僧三宝具极大信心,征得父母同意出了家,七岁时即获证阿罗汉果位,常以神变去外面采回水果鲜花供佛及僧。

众比丘在世尊前赞叹:“世尊,稀有!真稀有!七岁沙弥竟获证罗汉果位。”

世尊闻此赞言,为使诸众生起厌离心而告诸比丘:“你们还记得在祗陀园讲经时,有一只绚丽的孔雀飞落于我的面前听法吗?”

“记得。”

世尊曰:“它在我传法之后对我生起欢喜心盘旋而去,途中不幸被巨大鹞鹰捕食身亡,因对我生欢喜心之善根而马上转生到王舍城的商主家,对三宝深生信心,在我教法下出家,七岁便获证罗汉果。”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他以何业转生孔雀?又以何业得到人身,在佛教下令佛欢喜,年仅七岁出家获证罗汉果?祈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曰:“诸比丘,昔日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圣胜城有位布德哈国王,两国兵戈相加,死伤无数。

后布德哈国王率四大军队向梵施国王再次挑战,梵施国王即选精兵强将迎战,作战很久,最终布德哈国王获胜。

梵施国王的残兵败将们死伤逃亡,只剩国王孤身一人骑马逃进森林。因作战日久精疲力竭,国王见森林中寂静无人便卸下盔甲,倚树小憩。离他不远处有一群雌孔雀围着一只绚丽的孔雀嬉戏,共享怡悦生活。

国王见此羡慕孔雀舒心惬意、自由安闲、无争无害的生活,感喟自己身为国王不见王妃,损兵折将,触景生情,思绪万千难以平静……。

当时无佛出世,唯有应世独觉在此林中静修。他为度化国王,故意咳嗽一声,没有防备的国王以为是敌方兵临,正欲起身逃命,瞅见静坐的独觉,顿时生起很大的欢喜心,觉得能在如此寂静林中苦行,定是一位大尊者。

国王立即用仅有的干粮供养独觉。独觉接受供养后,以神变把他置于高空,使他远离畏敌的惊恐,心得自在。

他在独觉前发愿:愿我生生世世变成孔雀,将来在比独觉更殊胜的如来前,令佛欢喜,于其教法下,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

当时的梵施国王就是这只孔雀。以其发愿力成熟,故多世转为孔雀,今得人身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获证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狐狸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位富如多闻天子的大施主,其妻自怀孕起浑身散发臭气,常想食用不净粪。

施主闻知深感痛苦,担心妻子着魔,请教相士后得知妻子无事唯因胎儿业力显现而如此异常,待婴儿出生后,便会恢复如故,施主方才放心。

他回家用各种香水为妻子涂洒亦不起作用,臭气如故,又担心妻子饮食粪便,只有派人天天看护。

九个月后一个浑身沾满粪便的孩子降生。他们将孩子沐浴净洁,想尽各种方法,但仍是臭气熏天,让人无法忍受。

这时孩子的母亲一切恢复正常。他们为孩子举行贺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精心喂养。迨至他蹒跚学步时,便自找不净粪食用并于身上涂抹,很多人劝阻也不起作用。

稍长父母把他交给堪布学习文字,堪布对他经常食不净粪、喝不净水、常处不净粪池中的陋习也束手无策。父母对他的怪癖深觉痛苦,常思真不知前世造了何业而生下如是之子。

他们最终无法可想,只好把他舍弃,堪布亦放弃一切努力。此弃儿索性到粪池吃住,人们见他象狐狸一样天天住在粪池里食不净粪,都称他“狐狸”。

久之,一个名作雪的外道本师发现狐狸成天食用不净粪,心想自己教派的苦行者中能吃牛粪是最好的,这个能吃不净粪的狐狸可能境界更高,应该摄受他在自己面前出家,这样可能会增长很多功德。

于是专门去问狐狸:“你是修行到了食不净粪的境界,还是本身就习惯吃不净粪?”

狐狸说:“我不懂,我自小至今都喜欢并贪食粪便。”

外道本师连声称赞狐狸境界非常高,并说:“如果你在我面前出家,会增长很大的福报。”

狐狸满口答应顺随外道本师去其经堂,外道本师一根一根地拔掉他的头发后交给他一个孔雀翎做的扫帚和一个碗,传予吃不净粪的教言,鼓励他以此行持修本尊。

如是可怜的孩子重返不净粪池生活。舍卫城四周有五百食不净粪的饿鬼常在夜深人静时去很多不净粪池寻觅饮食。

一日,它们来到狐狸所住的不净粪池,一边饮食一边闲聊。狐狸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几天后外道本师来询问狐狸修本尊有何境界,狐狸如实答言不懂什么为境界。

外道本师进一步启发:“譬如听到声音或看到什么身相。”

狐狸说:“只听到一些嗡嗡的声音,未见有身相。”

外道本师满意地告诉他:“你现在修本尊有很大进步,如果继续修下去,定会亲见本尊。”

外道本师自己也没有亲见本尊的验相,胡乱对狐狸“教导”一番便回去了。

五百饿鬼想到自己造了恶业才受此苦报,而这个孩子肯定也是前世造了很大恶业才感受这样的痛苦,应该把自己的身相显出来,让他看后醒悟,遂常在深夜显出各自的身相,如是它们经常共同生活在一个不净粪池里。

过了一段时间外道本师又来询问狐狸是否已亲见本尊,狐狸说:“看见了,但其丑无比。”

外道本师说:“你现在所见是丑陋的,再继续精进,定会看到相好庄严的身相。”

舍利子尊者以慧眼观知应当救度这些可怜的饿鬼,尔后刹那间到了饿鬼面前告诉它们:“你们仔细思维‘诸行皆无常,诸法皆无我,涅槃即寂静’的道理,若对我生起欢喜心,即能解脱于饿鬼界。”

饿鬼们对尊者舍利子生起欢喜心,并在欢喜心中去世,以此功德立即生天,依天人规矩作三观察,得知自己前世是饿鬼,以对佛的弟子舍利子尊者生欢喜心故生天上。

他们感念佛陀威德慈恩,决定在未过夜之前往佛处供养谢恩,便各着天衣,佩带耳环、手镯、项链、臂环等种种璎珞珠宝,手持青莲、白莲、曼陀罗等种种天界鲜花来到佛前广行供养,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其根界意乐,传了相应之法,彼等皆证圣果,再于佛前恭敬顶礼,右绕三匝。

正准备返回天界时,突然想到曾与他们一起共住的狐狸,思及自己承蒙尊者舍利子的加被已脱离恶道转生天上,狐狸若能对佛生起信心皈依佛门,肯定亦能从恶境中得解脱,遂从祗陀园刹那间到了舍卫城,在狐狸前显现出天人的庄严身相,整个舍卫城笼罩于一片光芒之中。

狐狸亲见五百天人的庄严身相,问:“你们是谁?”

“以前与你在此共住的朋友。”

“你们以前那么的丑陋,现在却是如此庄严,为什么完全不同?”

“因为我们以前是饿鬼,现在已转生天界。”

“你们是否是修本尊后生天的?”

“不是,象你这样修本尊没意义。我们是蒙尊者舍利子的加持脱离恶道而得安乐,今日特来奉劝你应诚心皈依世尊,这样能使你脱离痛苦。”他们婉言相劝后逐渐隐去身相。

舍卫城很多人看到狐狸所在粪池上空有许多天人显现,外道本师乐不可支,以为狐狸真正修成了本尊,立即向众人炫耀弟子狐狸的成就,以此劝人勤修其外道本尊必得成就。

许多人慕名而来,都觉得这种修持很有意义,不少人开始学狐狸吃不净粪,并在外道本师前受戒。

狐狸因天人奉劝,自忖应该去世尊前恭敬求法,得真正的解脱,愧于臭秽之身亲近世尊极不恭敬,自己也难为情,便跑到康丹大河沐浴,除尽臭气,往谒世尊。

在离世尊很远的地方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好,自然生起无比欢喜心,急趋佛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佛陀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要,他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

他又再三祈求出家守持比丘净戒,佛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授了比丘戒,并传授教言,他依教精进修持,很快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手掌与虚空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的功德。

诸比丘启问:“世尊,狐狸以何因缘转生富裕家?以何因缘俱生遍身沾满不净粪,后一直住在不净粪池里以食不净粪维生?又以何因缘在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祈为吾等演说。”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业感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对佛法僧三宝具极大欢喜心,皈依三宝并受了戒,自己精进修持,获证无来果位。

他独自思维自己膝下无子继承财产,死后家产将被收归为国王所有,不如用来上供下施积累福报资粮,遂大力供养僧宝,修建经堂,常为僧众代任执事。

一日,主管执事员外出办事,托付他代己全权负责供养僧众。期间新来一位身相庄严的罗汉比丘,施主一见即生起无比的欢喜心。想到罗汉未必会接受自己的单独供养,但祈求他与所有僧众一起受供,就不会谢绝,他便祈请罗汉:‘尊者,明日能否和寺院里所有僧众一起去我家应供?’

罗汉觉得如果自己不去,僧众都吃不到饭,过失很大,另一方面也断了施主的善缘,只有答应下来。施主满心欢喜地回去准备了很多饮食,亲迎罗汉及所有僧众应供。

僧众们到施主家后理发濯足,依次入座准备受供。外出的执事员回来见经堂空无一人,问知是因为施主恭请一位新来比丘顺便请僧众应供,立即生起大嗔恨心和嫉妒心:一个新来比丘有什么权利把我的施主拉去?只有我对施主才有权利,真是……。

他迫不及待地跑到施主家,见施主正在众比丘前恭敬承侍,更加嗔恨,找到新来比丘破口大骂:‘你们在我的施主家理发,愿你们将来头发全被一根一根地拔下来;你们在我施主家受供,愿你们以后住在不净粪里食不净粪饮不净水……。’

罗汉比丘见他造了很大恶业,心平气和地想挽救他:‘你不应该这样骂人,你以为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

执事员恨恨地说:‘你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

‘是的,我们都是出家人,但我是断除一切烦恼的出家人,而你是烦恼深重的出家人,你这样骂人有很大恶报,还是及时好好忏悔吧。’

执事员闻言生起很大后悔心,立即对罗汉比丘恭敬顶礼,哀求忏悔。他后来谨慎守持净戒,临终前发愿:愿我恶口詈骂罗汉的果报不要成熟;以我一生中如理如法为僧众做事的功德,愿我生生世世中生富裕家;愿将来释迦佛出世时,我能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此僧众执事员即今之狐狸,因咒骂罗汉及僧众头发被拔掉,故多生累世中头发被拔掉;骂他们住在不净粪里,故多生累世中住不净粪池中;骂他们食不净粪饮不净水,故多生累世溺食不净粪饮不净水;又以他一生中严持净戒以及对僧众做事的功德使他生在富裕家,以其愿力成熟故,今在我的教法下对我生欢喜心,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这是狐狸今生受业报的因缘。”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五百饿鬼以何业感堕入恶趣,受食不净粪之恶报?”

世尊复告曰:“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时,有五百居士看见出家人化缘时生起吝啬心,在人前诽谤说:‘迦叶佛教法下的出家人象饿鬼一样到处化缘。’

当时的五百居士就是现在的五百饿鬼,因骂出家人是饿鬼,故受饿鬼之报,又以他们在迦叶佛教下皈依受居士戒的功德,今生对我生欢喜心并从饿鬼道得到解脱,转生天界,享受天人之乐。此即彼等各自前后因缘。”

摘自 <百业经>

婆罗门之子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婆罗门种姓的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其妻生下一子后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精心喂养。

幼时,他便学习文字和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学问并通达无碍,十六岁时即精通一切论典,具足智慧辩才,四处辩论,许多婆罗门都败在他手下。他恃才傲物,认为世上再找不出能与自己匹敌之人,慢心日盛,常随意欺人且蔑视其他婆罗门。

众婆罗门终于无法忍受,想到只有沙门果达玛能调伏他,或许他会因见到世尊而出家,如是就不会再给自己带来痛苦。于是他们告诉婆罗门的儿子:“现在世上有位释迦牟尼佛,他遍知一切、辩才无碍、身相庄严、悲智无量,你的辩才、智慧、相貌、慈悲等哪一方面都比不上世尊的百千万分之一,你别自傲举世无双。”

婆罗门子闻言极想一睹世尊风貌。他前去拜见世尊时很远就望见世尊三十二相、身光金色,不由自主对世尊生起无比欢喜心,非比丘十二年的禅悦所能及。他仍想自己的身相虽然不及世尊,但智慧辩才方面未必不及。

他为了观察世尊是否有大彻大悟的智慧,特意准备些问题欲去试探世尊。世尊知他心生骄慢,仍然悲愍地摄受他,和颜悦色地为他一一解答疑难。

婆罗门子对世尊的慈悲、智慧、辩才钦佩得五体投地,不再存丝毫慢心,代之以无比的欢喜心于世尊前祈求佛陀及僧众纳受自己七天的供养。世尊默许。

他恭敬顶礼后返家,准备饮食,次日亲迎佛陀及僧众受供,斋毕供养世尊一件无价妙衣,也对僧众一一供养僧衣,他于佛前求法,世尊传授相应法要后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经父母同意于世尊前再三祈求出家受比丘净戒。

世尊乐意地摄受了他,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授了比丘戒,他精进修持,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婆罗门子以何善业生于富贵之家,年幼即精通一切论典,胜服一切辩论家?又以何因缘对佛生欢喜心,在佛教法下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请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曰:“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因缘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时,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度生事业圆满后示现涅槃。

时,直智国王为迦叶佛建一座方圆一由旬的宝塔,竣工时准备举行一个大法会。国王宣布鹿野苑所有的公民必须参加法会,否则将没收其全部财产。

此令一出,国王手下一位对佛法毫无信心的大臣更生嗔心,坚决不去。国王也生大嗔恨心悻悻地说:‘此大臣若不来参加法会,一定没收他的财产。’

国王之子与大臣之子关系非常密切,闻此便秘密告诉大臣之子劝其父亲参加法会,否则国王发怒将没收财产。

大臣的儿子劝告其父后,父子俩一同去了经堂,见川流不息的人群纷纷供养佛塔,大臣之子顿生很大信心广作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贵之家,身相庄严,精通一切论典,胜服一切辩论家;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做佛不欢喜之事,于佛教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发愿后不小心被人群挤倒在地踩死。因他沉浸在对佛的欢喜心和信心中死去,故立刻生天。此新生的天人以三观察了知自己是从人间来,生此天界乃是因对迦叶佛塔生欢喜心及供养佛塔之故。

他尤为感念佛陀的恩德立刻身着天衣、佩戴美饰,手持青莲、白莲、曼陀罗等各种鲜花到佛塔前礼谢。

时,其父已把儿子的遗体收好,悲恸不已。天人见昔日之父抱着自己的尸体悲恸痛哭,即上前安慰:‘您何必如此悲痛?’

婆罗门大臣问:‘你是谁呀?’

‘我是您的儿子。因在世时对佛塔欢喜供养故已转生天界。您以后好好供养佛塔,生生世世能得很大利益。’

大臣闻言心下欢喜,便舍弃自己原有的邪见,立刻对佛塔生起欢喜心,并大作供养,同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具足财富,依于儿子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之事。

当时的婆罗门父子即今之婆罗门父子,因其愿力成熟,故婆罗门今生令我欢喜,其子在我教下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世尊如是宣说毕,诸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摘自 <百业经>

持箭

一时,迦毗罗卫国有位名叫持杖的释迦族人富如多闻天子,与妻共享美好生活,后生一子,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持箭,精心喂养。他如海莲般很快地长大,并精通文字、乘骑等世间五明。

后来,持杖夫妇又生下一个天生质丽端庄秀美的女孩,取名耶输陀罗,亦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精心喂养抚育,她如海莲般地迅速成长。

耶输陀罗的国色天姿自降生之日起,整个迦毗罗卫国几至妇孺皆晓,迨至豆蔻年华即许给悉达多太子为王妃,在宫中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

持箭和悉达多太子的关系亦甚为亲密。后悉达多太子出游四门,观老病死之苦后,即舍弃王位和爱妃,前去寂静森林苦行。持箭对悉达多太子不仅舍弃王位、竟然又舍弃自己端庄秀丽的妹妹独自出家之举深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把气闷在心里。

六年很快过去,林中苦行的悉达多太子已于金刚座下现证菩提,成为大彻大悟的能仁智者、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并广度一切有情。

一日,世尊回到迦毗罗卫国与父净饭王相会。时,释迦族人纷纷拜谒释迦世尊,唯有持箭对旧隙耿耿于怀不肯拜见,族人们费尽口舌,他终于勉强在世尊前受了五戒。

因非自愿诚意发心受戒的缘故,他没有如法守持戒律,甚至故意犯戒,在大庭广众之中饮酒。

族人知他故意犯戒的果报将是堕地狱受众苦报,皆叹其可怜,一齐去佛前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慈悲救度持箭。世尊默然,族人意知佛陀已经应允,赞叹顶礼而去。

世尊观知调化持箭的机缘尚须等待,复知持箭寿命仅余七天,便对诸比丘言及此事,很快消息如手捏芝麻油一样传了出去。

持箭闻讯心生恐惧,表面上却强装满不在乎,天天与女眷轻歌曼舞嬉戏打逗,胡混生命,如此作害自己。

世尊决定首先派几个大声闻去点化他,再亲自去度化,如是比较有益。

第一天,世尊遣阿那律尊者去调化释迦持箭,阿那律依教奉行而去。因他俩是弟兄关系,持箭高兴地将阿那律尊者恭迎至家,在其足下恭敬顶礼,尊者给他传了一些法要,诸如在短暂人生中切莫作恶,应如法而行之类;第二天,阿难尊者去调化;第三天,目犍连尊者去了;第四天舍利子尊者前往,想方设法总算劝服他对世尊生起信心并对死亡生起畏惧之心;第五天,世尊知他已经生起恐惧心,不再象以前那样刚强难化,便亲临度化。

持箭遥见世尊,一反常态起身远迎,欢喜地恭敬顶礼,为世尊敷坐,复又顶礼合掌谛听教言。世尊问曰:“你是否害怕死亡?”

“是的,非常害怕。”

“死亡并不是最令人害怕的,最大的恐怖是堕入地狱、饿鬼、傍生中恒受非在人间可以想象的无量痛苦。”

“何为地狱?”持箭追问世尊。

世尊以大悲心显示神变,使持箭现量见到八大寒热地狱众生受苦的景象,目睹地狱惨景后他请教佛陀因造何业而致堕地狱如此受苦,世尊告诉他杀生的果报是先堕地狱,待同性等流果成熟至转人身时,多是短命多病。

世尊耐心详尽地为他开示十不善业之果,令他听毕惊恐万分,真正生起很大出离心,后悔自己在佛的教法下先受戒又故意犯戒,认定要堕地狱,唯祈世尊救度,遂在佛前至诚忏悔,再重受居士戒祈佛传法。

蒙佛恩赐相应法要后,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第七天安祥而逝且立即生天。

在天界他依天人的规矩作三观察,观知自己从人间来,因于佛教下受居士戒,对佛生欢喜心之善而生天。

他决定在未过夜之前去拜谒世尊,以报佛恩,即身著天人殊妙服饰,手持天界的青莲花、白莲花、曼陀罗花等诣佛前,散花供养,恭敬求法,合掌谛听。世尊宣说法要后,他心满意足,右绕三匝,返回天界。

释迦族人心中顾虑可怜的释迦持箭生前不如法持戒,是否已堕地狱或其它恶道,若请问遍知释迦世尊,定能得无误解答。

族人往世尊前启问:“世尊,释迦持箭于您教下受居士戒之后故意喝酒犯戒,今转生何处?”

世尊告曰:“他已经生天。”

族人惊讶他生前犯戒还能生天,世尊复曰:“他临死前独自在我处至诚忏悔,重新受戒,得我传法后即证预流果,死后立即生天了。”

众人释然,立刻对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和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生起无比信心,赞叹本该堕地狱的众生能以重新皈依受戒的功德力生天,实为不可思议。

诸比丘赞叹:“善哉世尊!释迦持箭因惧死而得世尊教化并获圣果!”

世尊告曰:“诸比丘,不仅是今生他畏惧死亡时得佛护持七天,以前也如是。

汝等谛听: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喜欢布施的小商人,因他财富不丰,欲去大海取宝以便广行布施积累资粮,很快如愿以偿。

一日,迦叶佛观其寿命将尽,为使他生起出离心即告诸比丘:某某商主寿命仅余七日。

此讯如手捏芝麻油一样很快传到商主那里,他生起很大恐惧,速至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七天后他辞世生天。

诸比丘,当时的商主即今之释迦持箭,因畏惧死亡而于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七天后去世生天,今生亦复如是。”

世尊如是宣说毕,诸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摘自 <百业经>

黑者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一施主生下一个浑身黝黑的孩子,夫妇为之举行了贺生仪式,取名黑者,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

黑者如海莲般很快长大,学习并精通了世间的十八种学问。其父是教授五百婆罗门咒术的大师,年迈体衰之时虑及自己不堪再任教授之职,希望已得自己真传且精通不少咒语的黑者以后代替自己好好地摄受五百弟子。黑者承父嘱托,带着五百婆罗门修学咒语。

一日,在接受王舍城婆罗门的供养时,五百人中产生矛盾,彼此认为对方不应受供。黑者想从中调和,因见矛盾太深调解无效而生起厌离心舍弃他们,独自去寂静处依止一位闭关老仙人修持。

此寂静地有一黑夜叉经常危害人们的生命,夺其精气,消其威力,制造各种痛苦,唯对仙人颇为恭敬。黑者得到了四禅五通后不久老仙人去世,他便独自在山洞里静修。

时,王舍城众人诣佛前祈求:“世尊,森林中有一黑夜叉经常无缘无故作害于众生,我们无计可施,祈请世尊方便调化。”

世尊以神变把它召来温言劝诫:“你不要再伤害众生,应舍弃恶业。”

夜叉应诺从今以后不再伤害众生,而且竭力保护王舍城的一切众生,并在佛前皈依受戒,顶礼返回。黑者是老仙人的继承人,故夜叉对他也很护持。

一日,它观知黑者仅剩七天寿命,即告知黑者,劝令修行。黑者闻此噩讯心生极大恐惧、痛苦与烦恼,夜叉见此复又劝慰:“哭有何用,你去王舍城遍知能仁世尊处肯定有办法。”

黑者立即启程前往,恰逢世尊正为数百眷属传法。他一见世尊,心里数数欢喜,恭敬顶礼,求得相应法要后即得无来果,复再三祈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授予比丘戒。他自己精进修持,灭尽生死轮回的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黑者在遇死亡违缘时得世尊断除其恐惧,获证涅槃圣果?请为吾等开示,愿乐欲闻。”

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今生,前世我也曾断除他的死惧,令得四禅五通。昔日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有一非常懈怠、不精进修持的弟子。后来仙人观知他七天后会死去,即告以实情策彼精进。

弟子闻言惊恐万状痛苦之极复于仙人前求法,精进修持,终得四禅五通。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仙人即现证菩提的我,弟子即此黑者仙人。今昔都是我在他遇死缘时救度了他。复又在迦叶佛教法下,黑者是一位终生行持清净梵行的僧人,后发殊胜誓愿,以其愿力成熟之故今遇我得出家获证圣果。”

世尊如是宣说黑者前后因缘,众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摘自 <百业经>

胖子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一商主一直膝下无子,祈祷诸天尊后终得一庄严之子,父母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因他生来体胖,故取名胖子,并以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

胖子很快长大,精通了世间的史学历算、观察布施等十八种学问。因受近邻给孤独施主虔诚信佛的熏陶,胖子一家对佛法生起很大信心。

父母年迈寿终后,胖子外出路经舍卫城和续巴热嘎之间的一片森林,林中安住着一位他认识的苦行仙人。胖子此次见到仙人即生起信心,恭敬顶礼,仙人赞叹出离心的功德,略作开示后胖子即依仙人出家。

日久,胖子所得之法不少,但尚未得成就,仙人便辞世而去。胖子即独自在山洞里终年精进修持。

一日,世尊路经此地,胖子遥见佛陀即欲亲迎,因山高路曲,若沿路下山恐佛陀走过自己所在山洞的路口而错失良机,便不顾一切从山崖跳下去。

世尊立即加持整个大地柔软如棉,胖子没受任何伤损。蒙世尊慈悲摄受,胖子恭敬顶礼,求得相应法要后即得无来果。接着他又再三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赐予比丘戒体,复传教言。

他独自在林中精进努力,最后得证罗汉果位,世尊授记他为佛陀教法下的信心第一。

诸比丘启问:“世尊,胖子从山崖跳下,您救护他并让他对世尊生起欢喜心,此为何等因缘?请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曰:“今生我解救他令得到涅槃果位,以前我也救过他令得四禅五通。

昔日,一位仙人带五百眷属路过一片山林,依山而住的苦行者遥见彼等生起很大欢喜心欲亲迎仙人,若沿弯路下去恐来不及,便毫不犹豫地从洞口跳下去。

仙人立即祈祷天尊加持他毫毛不损,仙人摄受他出家,修持得证四禅五通。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仙人即今证得菩提的我,苦行者即此胖子。当时我救度他令得四禅五通,而今我救度他,令得阿罗汉果。”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胖子以何因缘今遇佛陀,令佛欢喜,出家获证阿罗汉果?又以何因缘成为世尊教下信心第一?祈请世尊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言:“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发愿力所致。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

一日,迦叶佛带两万眷属出游至一片森林,林中一具五百眷属的仙人遥见佛陀及僧众缓步安祥而来,生起极大欢喜心,用自己苦行食用的茎、果、草、叶等诚心奉至佛前供养,虔心求法。

迦叶佛为彼等传了相应的法要,其中四百九十九位仙人已证无来果,唯剩一位。他们在迦叶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迦叶佛赐授相应教言后他们都精进修持,其中的四百九十九位证得阿罗汉果,只有那一位连加行道的暖位亦未得到,但仍信心坚定精进修持严净毗奈耶,他亲近的堪布也是迦叶佛教法下信心第一者。

他临终时发愿:我在迦叶佛教法下尽形寿守持清净戒律,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愿我在释迦佛出世时,不作佛不欢喜之事,能于佛前令佛欢喜,出家获证阿罗汉果位,如我的堪布那样成为释迦教法下信心第一者。

当时发愿的比丘即今之胖子。以其愿力故今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并成为信心第一者。”

世尊如是宣说竟,众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摘自 <百业经>

悲贤童子

一时,佛在广严城。城中有一名为狮子的大臣喜添贵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名悲贤,以牛奶、酸奶等精心喂养。

悲贤长大后学习文字武术等世间学问并精通五明。虽然他曾受过良好教育,后来却变得品行恶劣,背着父母常去妓院,行为极不如法。

一日,悲贤和一些扎德沃青年相约到花园游玩,时值百花争艳、百鸟齐鸣的春季,悲贤携一绝色青楼女子同去,后众人竟为此女发生争执,以致拳脚相加,悲贤打死三个人。

扎德沃人去狮子大臣前告状,奈何慈父对悲贤无计可施,只得宣布与他脱离父子关系将之逐出家门。于是广严城的执法者逮捕了他,判以死刑,给他带上嘎不德花鬘,交给蓝衣刽子手。

刽子手们一边狠狠抽打他,一边押着他游街示众。悲贤心里异常恐惧,默默祈祷:世界上有谁能救护自己,遣除自己的怖畏!

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二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观知调化悲贤的机缘已成熟,刹那间来到悲贤身旁。悲贤见到世尊马上恭敬顶礼,哭喊祈求:“世尊救我!”

佛陀安慰他说:“悲贤,你不要怕,我一定会救你。”

佛陀请刽子手们释放悲贤,刽子手们说:“若他能出家即可放他一条生路,否则严惩不贷。”

悲贤祈求出家,世尊带他到寂静处,剃度授戒,传予佛法。他自己精进修持,获证罗汉果位。

诸比丘赞曰:“善哉世尊!悲贤虽已是临刑之人,仍被世尊救度出家灭尽烦恼,获得涅槃的罗汉果位。”

世尊告诸比丘:“现在我救度他令得究竟涅槃的果位,以前我也曾救度他,使得四禅五通。

昔时,在一个寂静之地有一小城,城中一恶人,天生笨嘴笨舌,却不安份守己,经常损害他人。

一日,他趁一施主不在家与其妻行不净,被人当场抓住交给国王处以死刑。他临刑时,恐惧之极哀号救命,为寂静处的仙人所救,他随仙人至森林中出家修得四禅五通。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仙人即现证菩提的我,被处以极刑的恶人即现在的悲贤。以前和现在都是在他临刑时得我救度。

复于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是一位出家人,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虽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愿将来我能在释迦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证得罗汉果位。因他往昔愿力成熟,故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一头牦牛

一时,佛在舍卫城。祗陀园附近有一群牦牛,其中两头大牦牛互相角斗,一头身受重伤,内脏从伤口淌出来,无力地躺在地上,但其嗔恨心却如烈火般难以抑制。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具有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是众生唯一的怙主、救度众生的慈航,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观知那头受伤牦牛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即从祗陀园来到它身旁为彼细心包扎:洗净全部内脏,轻轻地放回体内,然后把伤口缝好。

牦牛嗔心大减,佛陀喂它一些水草后开示:“诸行皆无常,诸法皆无我,涅槃即寂灭。你应对我生起欢喜心,这样能使你脱离傍生界。”

牦牛对世尊生起欢喜,并在欢喜心中去世。之后它投生到舍卫城中一位大商主家。商主夫妇给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等精心喂养。

七岁时,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很大信心,得父母开许后于佛陀教法下出家并精进修持,很快灭尽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具种种神变,常以神变外出寻回果实鲜花等供养僧众。

诸比丘在世尊前赞曰:“稀有!稀有!此沙弥年仅七岁,便已得到如是功德和神变。”

世尊言:“此非稀有,乃因缘生。你们还记得祗陀园附近曾有一头受伤的牦牛吗?当时我给它包扎伤口,宣说佛法,它在对我的欢喜心中去世。”

“世尊,记得。”

世尊告曰:“因它对我生起欢喜心的缘故,去世后转生在商主家,七岁时于我的教法下出家并精进修学,断除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此沙弥以何业感转为牦牛?又以何业转得人身,对佛生欢喜心,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僧众中一位供水执事比丘被一罗汉比丘无意碰掉手中水瓶,顿生嗔心,恶口谩骂:‘你简直象牦牛一样不看着走路,竟然碰掉我的水瓶!’

罗汉比丘知他这样恶口骂人造了很大恶业,为救度他而婉言相问:‘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

‘你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呀!’

‘当然都是出家人,可我已远离一切束缚和烦恼,而你仍旧烦恼粗重。你如果不好好忏悔,恐怕生生世世要受极大苦报。’

罗汉比丘如是的劝诫使他生起很大后悔心,马上顶礼罗汉比丘发露忏悔罪业。他临终时发愿:愿我恶口辱骂圣者的果报不要成熟,以我此生出家的功德,将来能在释迦佛教下令佛欢喜,出家证得罗汉果位。

诸位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供水执事员即现在证果的沙弥,因其嗔心恶口辱骂罗汉的果报而于五百世中转为牦牛。其愿力成熟,故今于我教法下获得人身,对我生欢喜心,七岁出家,精进修持,获证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俱天太子

一时,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君是狮子颊国王,其毗邻友邦是由善觉国王统管的无壁城。二王亲密无间。

狮子颊国王祈望自己的后代中有一个转轮王,后来王妃果真生下净饭、白饭、斗饭、甘露饭四个王子及净母、白母、斗母、甘露母四个王女。

善觉国王希望能与狮子颊国王联姻,不久亦遂愿,其王妃生下俱天太子和大幻化母、幻化母两个王女。

俱天太子长大后学习世间文史历算、乘骑驾射等十五种技艺,精通五明。婆罗门相士预言大幻化母将生下一个金轮王,幻化母将生下一个具足相好的太子。

后来,狮子颊国的净饭王子大幻化母和幻化母两个王女为妻,恩爱度日。兜率天子为化现人间而入大幻化母之胎。九月后生下的悉达多太子幼年即已精通各种文字、吠陀四典、琴棋歌舞、书画雕刻等学问技艺。

净饭王期望太子文武双全,无所不能,安排他学习箭术。于是特意请来释迦族人摧崇倍至、精通箭术的俱天大师亲自教授悉达多太子箭术。聪颖敏慧的悉达多太子得到俱天大师悉心传教,很快精通了箭术,因教学日久,大师在太子面前也学到许多不共的学问和窍诀方便法。

文武俱全的太子在王宫里享受着充实的青春。太子偶游四门,目睹人间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生起极大厌离心,为了令众生永远解脱痛苦、得到最究竟的安乐,决然舍弃未来的王位,趋至寂静森林修行。

时,俱天大师到广严城摄受五百青年学习箭术,见他们学习圆满后皆生起一个自己才貌智慧无人可敌的傲慢心,即直言相告:“你们不要如此目空一切,释迦族悉达多太子的智慧、相貌、技艺、能力等等,无论哪一方面都无比圆满,你们连他脚下的微尘都比不上!”

五百青年闻言,都想一睹悉达多太子究竟何等风采,即再三祈求俱天大师引见,俱天大师告知太子已到森林苦行,众青年只好暂且罢休。

亲证无上菩提的释迦太子——释迦牟尼佛广利有情普度众生来到广严城,五百青年请俱天大师一同拜见。他们在很远的地方看见世尊身放金光的三十二相,因身相所生的傲慢心刹那消失,但仍觉得在射箭技巧及能力方面自胜一筹。

世尊知道他们的起心动念,为彻底摧毁其慢心,准备以现量可见的世间方便法令其口服心服,如是需要一把帝释天的弓箭,一动念帝释天立即送来一把弓箭,世尊以幻变力在旁边备置好箭靶子、七鼓、七轮、七锅、七砖等,宣布比赛开始。

世尊让五百青年先示技艺,他们每个人竭尽全力也拿不动弓箭,更不用说展示箭术。世尊轻松自如地举起箭对准箭靶射去,依次射穿七鼓、七轮、七锅、七砖中心后入地。

五百青年对此惊人之举钦佩得五体投地,从内心对世尊生起极大欢喜心和信心。世尊知道他们的心已堪能度化便传了相应法要,五百青年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齐声再三祈求:“世尊,我们愿在圣教下出家受持比丘净戒。”

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们授了比丘戒,并传授教言,他们各自精进,灭尽了三界烦恼,远离世间八法的垢染,获证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手掌与虚空无别的境界。诸天共赞五百罗汉的功德。

诸比丘启问:“世尊,五百青年为何以俱天大师的引导被佛摧毁傲慢之心,现前罗汉果位?请为我等宣说。”

世尊告曰:“以前他们也是依靠俱天大师的引导,被我摧毁慢心,令得四禅五通。

昔日,占巴城里的刚勒海天国王生下一个庄严的孩子,为其举行了诞生仪式,取名海天,精心喂养。海天长大后,学习并精通了八观察等世间的一切学问。

他观察父王的生活及行为有时如法有时非法而不愿继承王位,希望到森林中静修,祈求明达的父王得到恩准后在森林中修持,证得四禅五通。

王宫的大臣们共有五百个孩子,他们长大后学习精通了世间五明,自以为各自的才貌能力无人能及,非常傲慢。教授他们五明的老师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傲慢,林中海天僧人的智慧、相貌、能力,你们连他的万分之一也比不上。’

五百孩子很想亲自一见,方肯信服,祈求老师带去拜见海天僧人。一进森林,他们遥见海天僧人身相超凡脱俗,便自惭形秽,慢心立即消除,但仍怀疑海天僧人的武术能力方面不一定胜过自己,再通过其他方法观察,终于信服,遂全在海天僧人前出家,得到四禅五通。

诸比丘,当时林中的海天僧人即今现证菩提的我,五百大臣之子即今广严城中五百青年,他们的老师即今俱天大师,今昔他们都是由俱天大师引度被我调伏。

复又于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五百人共同出家,临终前发愿:我们今生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愿来世在释迦佛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获证罗汉果位。

当时迦叶佛教下五百比丘即现在获证罗汉果的五百比丘,今愿力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证罗汉果。”

摘自 <百业经>

极贤一家

以前,净饭王手下的极贤大臣一直膝下无子,夫妻二人经常祈祷梵天、帝释天、森林神、地神等世间天人,却无丝毫感应。

时,净饭王喜添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预言:太子若在家将成为金轮王,若出家将证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

极贤大臣闻此预言心里倍加痛苦,更迫切地希望自己有个孩子,以便将来给悉达多太子作侍从,自己的职位亦可传给儿子,如是自己和净饭王家族的王臣关系即可代代相传,只可惜现在没有孩子。夫妇俩想尽一切方便法再三祈求,仍然无济于事。

悉达多太子长大后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偶然出游四门时亲眼目睹人间的生老(病死之苦,复又深深思维人间的无量诸苦,遂生起猛烈的出离心,独自夜半潜越城门,拔剑削发,出家修道,每日仅食一麦一粟一滴水。

如是苦行六年,在前往尼连禅河(尼连禅,意译作不乐著河。为恒河之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之东方)沐浴的路上,接受牧羊女经十六次提炼的牛奶乳精和婆罗门的吉祥草等供养,终至印度金刚座跏趺而坐,发誓若未现前菩提则不起于此座,后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果。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摄受了陈如等五比丘,同时也摄受了五百涅卫、六十贤普、五十孩童等,给他们传法后,令其皆得圣者果位;佛陀又示现种种神变,到森林中调化影胜王与八万天子,令得圣果;于王舍城为舍利子、目犍连授比丘戒,令得圣果;再到舍卫城调伏了与佛同时出生的胜光国王;后又去迦毗罗卫国宣说妙法等,如此四处弘法度众。

极贤大臣虑及自己年近古稀,无子继承财产,死后家产将会收归国库,无甚意义,应趁机供养佛陀,故发心迎请佛陀及僧众应供,自己亲手以各种甘美饮食供佛及僧。

供养圆满后,佛陀给他传授正法,他心生欢喜,赞叹并受持正法,复于佛前诚白自心:“佛陀,如果我家能生个男孩,他就可以象我承侍净饭王一样承侍您,可惜一直令人遗憾。”

佛陀安慰他:“若真发心清净,善愿必定顺遂。”

不久,施主妻子果真有喜,十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贤者,精心抚养,贤者如海莲般迅速成长。

长大后,他学习了八观察及世间的一切学问。佛陀观知贤者出家因缘已成熟,即亲往极贤大臣家提醒说:“贤者在未降生之前,你已答应给我作侍者,现在可践诺言。”

极贤大臣心生欢喜,叫来贤者:“孩子,在你还未出生之前,父亲已把你许给佛陀作侍者了,今佛陀亲来接你,你一定要好好承侍世尊,切莫辜负父亲厚望。”

贤者欣喜应承:“谨遵父命,多谢父亲如此恩赐,孩儿非常乐意。”

佛陀把贤者带回经堂剃度授戒传法,贤者精进修持,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贤者思及自己如今断除一切痛苦、获得无上安乐悉皆来源于佛陀恩泽,故应酬报佛恩,而报恩的唯一方法即是度化众生。

他以神通观知自己首先应该调化的是双亲,于是刹那间回到家里,如雄鹰腾空般跃入虚空,给父母显示打雷、燃火、下冰雹等种种神变,父母对他生起欢喜心和信心,闻他所传法要后都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并告诉贤者希望能出家为道。贤者欢喜赞叹。他父母用家产作广大布施后双双出家并精进修持,都获证了罗汉果。

诸比丘启问:“世尊,贤者以何因缘生富贵家、身相庄严,于佛教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他的父母以何因缘被贤者度化,在佛教下出家皆得罗汉果?请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这是他们前世的愿力所致。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拘留逊佛出世,度化事业圆满后显示无余涅槃。国王准备修一由旬长的遗塔,令手下一大臣全权负责,大臣对佛没有信心,即告儿子代替总管修塔之事。

儿子遵从父命,掌管整个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务,期间他对拘留逊佛生起很大的信心并皈依受戒。父母受到影响,也逐渐对佛生起信心,并且皈依受了居士戒。

遗塔圆满竣工后,国王主持举行盛大法会,大臣之子在塔前广作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父母问知后也同时发愿:愿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循子之引令佛欢喜,在佛教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大臣之子即现在的贤者,父母即今世贤者父母。因我与拘留逊佛功德事业同等,故他对我生欢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其父母也因同时发愿,而今愿力已成熟,故于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复又于迦叶佛出世时,他们三人出家并发愿将来于佛教法下同得解脱,所以今三人同得涅槃果位。此即一家共证罗汉果位的前后因缘。”

摘自 <百业经>

一个贱民

尔时,世尊住在新德佳城南方的森林中。新德佳城由孟光国王掌管,其邻邦是由恰嘎国王执政的色不热城,二王礼尚往来,关系颇为密切。

色不热城盛产芒果,新德佳城却几乎不产芒果。恰嘎国王特意送给孟光国王上品芒果,孟光国王分予王妃、太子、大臣共享,王喜其鲜美之味,即自建果园种植芒果。

芒果树很快长得枝粗叶茂,开花结果,国王满心欢喜,派专人看护果园。护园人生性低劣,一边看护果园一边大量地偷吃芒果,不久树上的芒果便所剩无几。

他们在国王前妄说芒果被人偷走,国王怀疑他们监守自盗,派人去其家搜查,见有芒果皮核,国王大怒,将所有的贱民及其妻儿锁在房里,把人、财、食物烧成灰烬,以致整个贱民区变成一片焦土废墟。

浩劫中唯一幸存者是一个在外谋生的贱民孩子,因感一生做贱民没有意义,于是装扮成婆罗门形相外出跟一位上师学习隐身法。

他返回故乡时只见一片废墟,不见父母亲眷,探知事情原委后暗想贱民们触犯国法罪不可恕,但无辜的妇女儿童不应被残杀。他按捺不住心里的忿恨,决定立刻找国王报仇雪恨。

他用隐身法来到王宫找到国王扬鞭狠狠地抽打,历声责问:“粗暴恶劣的国王,你为何烧死那些无辜的贱民亲眷?”

国王因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被打得浑身疼痛,以为是魔鬼相扰,但仍强词夺理:“贱民们偷吃我的芒果。”

“芒果是男人偷的,妇女儿童身犯何罪?你简直是胡作非为!”

他极度忿怒地一边抽打一边警告:“残忍的暴君!给你七天时间处理国家大小事务,七天后定要取你性命。”

国王恐惧万分,第二天又被如是抽打,更加害怕,聚集众臣商量对策,大臣们建议祈祷达雅那尊者。大臣们就往尊者前祈求:“尊者,我们的国王现在遭受非人危害,请您慈悲垂护!”

尊者加持后,贱民的隐身法立刻失灵。贱民心下恼怒,去试探大臣查问原因:“前几天国王受非人危害,现在风平浪静是何原因?”

大臣们说:“我们祈求达雅那尊者,是尊者保护了我们国王。”

贱民满腔怒火急去质问达雅那尊者:“您为什么破坏我的隐身法?”

尊者和蔼地说:“孩子,不要着急,有话慢慢说。”

尊者慈悲温和之态熄灭了他心中的怒火,转而对尊者合掌顶礼,尊者赐授相应之法,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位,之后在尊者前再三祈求:“我愿意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行持梵行。”

尊者乐意地摄受他并为之剃度授戒传教言,他自己更加精进修持,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现前手掌与虚空无别、黄金与牛粪等同的境界,诸天赞叹他的功德。

大臣们知道后禀告孟光国王:“害您的不是非人而是一个准备复仇的贱民,但已被达雅那尊者度化出家。”

国王暗喜,感激尊者深恩,否则自己肯定早已命丧黄泉,为报此恩,他亲自去请尊者和所有僧众到宫中应供。

尊者告诉他:“我去亦可,但现在世尊住在附近的森林里,你供养世尊才是功德无量。”

孟光国王即往世尊前祈求,世尊传了一些法要,他又再三祈求世尊及僧众亲临王宫应供七日,佛陀默许。

七天中,孟光国王虔诚地以各种精美饮食供佛及僧,圆满日供养佛陀一件无价妙衣,并供养每位僧人一件僧衣。佛陀传授教言后离去。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贱民以何因缘在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愿为演说。”

世尊告众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因缘所致。距今九十一个大劫、人寿八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毗婆尸佛出世,度化众生圆满后示现涅槃。

当时的郎约国王把佛的舍利集放一处派专人守护。一日一个守护者突遭猛虎捕食,即至诚祈祷顶礼如来正等觉,因如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天人救护他于虎口脱险。

后来郎约国王建了舍利塔,并举行隆重的开光仪式。从虎口逃脱的守护者恭敬顶礼遗塔,感念令自己从虎口里解脱的如来加持之恩,为报佛恩作了力所能及的供养并发愿:以此供养功德,愿我将来在如来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毗婆尸佛出世时的守护者即今得证罗汉果的贱种人,以其昔日愿力成熟故,今于我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另于贤劫人寿二万岁,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时,有一恶性比丘经常以‘你们这些贱种人’等的粗语辱骂其余比丘,后来生起后悔心诚意忏悔并发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虽没有得到什么境界,愿将来能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获证罗汉果位。

他虽然发了如是善愿,但仍于五百世中转生为贱种人。因他在临终时所发之愿成熟,故令我欢喜且在我教法下,出家灭尽一切烦恼,证得罗汉果位。此即今之贱民的两段因缘。”

摘自 <百业经>

安宁太子

一时,佛在舍卫城。胜光国王掌管的舍卫城和梵施国王执政的鹿野苑因矛盾交兵作战,伤亡俱为惨重,双方关系日趋恶化。

梵施国王统领车、马、象、步四大军队进攻舍卫城,在康丹河边安营扎寨。胜光国王亦率领精兵列阵迎敌,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僵持不下。

时,梵施国王之妃生下了一个非常端庄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喜庆公主降生。

胜光国王得知此事,暗忖交战日久,双方进退两难,前景堪忧,不如借机与此女和亲以缓解两国关系,即派特使前去祈求梵施国王将王女许配给自己作王妃。

梵施国王亦忧于作战导致双方皆损失惨重,闻胜光王求婚议和,正合己意。两国和亲结盟,化干戈为玉帛。因公主的降生平息战争,举国安宁,故取名‘安宁母’,精心喂养。

不久,梵施国王之妃又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取名‘安宁’,亦精心喂养。他俩如海中莲花般成长,姐弟俩亲密无间。

安宁母长大后,胜光国王遣使请求梵施国王同意迎娶回国。梵施国王也不食言,在双方选定的吉日良辰,胜光国王亲去鹿野苑迎娶安宁母,回到舍卫城后,依本国习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安宁思念姊姊,闹着要找姐姐。父母再三劝告:“你姐姐已经成家,你去干什么?你是我们的王子,以后还要继承王位料理国政。”

他仍天天吵闹非要去姐姐那里不可。胜光国王闻讯后告诉梵施国王自己欢迎安宁,并将同等对待姐弟俩。姐弟很快在舍卫城重聚。

胜光国王教安宁骑马射箭等世间五明,他全部精通无碍。后来,安宁染上恶习,惹事生非,常逛妓院,有一百多个不如法的行为。

安宁母和胜光国王再三劝阻也无济于事,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告诉梵施国王。梵施国王三番五次催他回宫:“你身为王子,以后要继王位料理国政,不得如此肆意放纵。”

但安宁不听父王教诲一意孤行,梵施国王最后只有宣布与其脱离父子关系,胜光国王因他行为极不如法也不得不把他赶出王宫。

安宁身无依处,在市井混日子。一日,欲进宫看望其姊,奈何被卫士挡在宫门之外,他大生嗔心,正巧见姊与胜光国王在宫门处可见的凉亭上弹奏琵琶。安宁顿起杀心,张弓搭箭射向胜光国王,但只是射断琴弦,琵琶掉落在地。

胜光国王愤怒之极,心想这个安宁居然要杀自己,真该马上把他杀掉,但他毕竟是梵施国王的王子,杀掉他恐梵施国王不悦,应该在法庭上判案定罪,处以死刑。

胜光国的传统是:举行小辩论需吹两个海螺集众,若是大辩论则吹海螺击大鼓。国王令手下吹螺击鼓,集中舍卫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员,令安宁与己辩论。

安宁因触犯一百多条法律而辩输。按该国规矩,在其颈项套上嘎布德花环交给刽子手带去游街。安宁方才醒悟自己行为不如法,追悔莫及,失声哀嚎:“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救我呀!”

我等大师释迦如来具足无量功德和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因缘,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观知调化安宁的机缘已经成熟,便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正在游街示众的安宁很远看见世尊,生起极大欢喜心,候佛陀近前立即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请您救我,再给我一次生命吧!”

世尊对刽子手说:“你们不要杀他,放了他吧!”

刽子手左右为难:“世尊您看我们都没有两个头,放他是不行的。”

世尊告诉刽子手:“我去见国王,在我未见到国王前请你们不要杀他。”

刽子手很乐意地答应下来。世尊找到胜光国王说:“大国王,放了那个罪犯吧。”

对世尊具足信心的胜光国王说:“世尊,此人罪不可赦,理应处死,但如果您能摄受他、他也愿意出家的话,就可以释放。”

世尊同意摄受并将安宁带回经堂剃度授戒传法,他自己也精进修持,很快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安宁太子做了种种不如法的行为,临刑时蒙世尊救护,得度出家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诸比丘:“今生我救护他,度他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前生我也曾救过他,使他得到四禅五通。

昔日印度鹿野苑有一仓祈国王,国中有一恶人,具很多不如法行为,终被判处死刑,他在临刑时心生恐惧,呼喊救命。

时,鹿野苑附近有一位具足五种神通的大仙人见他非常可怜即前去救度。恶人见到大仙人立即恭敬顶礼祈求救命。仙人让刽子手不要杀他,刽子手说:‘我们没有两个头,不敢不杀。’

仙人叮嘱刽子手:‘我去找国王,在我未找到仓祈国王前请不要杀他。’

刽子手应承下来。仙人找到国王请求赦免恶人,国王说:‘不杀可以,您必须带他出家。’

仙人答应后把恶人带到森林传授教言,他依教修行,证得四禅五通。

当时的仙人就是现证菩提的我,恶人即今之安宁太子,仓祈国王即今之胜光国王。过去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使他修得四禅五通,现在我也是在他临刑时救了他,使他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以何因缘安宁今转生于富贵王家,身相庄严,佛令得度,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愿为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此乃前世愿力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僧众执事员一生为僧众之事操劳,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做事,虽然没得到什么境界,愿以此善根将来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此执事比丘即现在的安宁王子,因其愿力成熟,故今令我欢喜,于我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

摘自 <百业经>

丑陋者

一时,佛陀出游至西西玛日山的大森林。当地有一大施主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夫妻恩爱,幸福美满。后来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孩子,施主为此烦恼不已,怀疑自己造了何业生此丑子,恐养大亦无意义,打算晚上将之喂狗。

妻子不忍:“世上杀人天理不容,将来必堕地狱受苦,我们秘密养到他能独立生活时赶出家门即可。”

施主勉强同意,因孩子长相丑陋,故取名“丑陋者”。

迨其稍长,父母给他一碗一棍逐出家门,他无衣无食,四处流浪乞讨。因他长相奇丑可怖,无论在哪里乞讨,常吃顽童耳光拳头,乃至石头、木棒等的击打,且被呼作“魔鬼”。

不知自己前世造了什么恶业,以致今生如是苦上加苦,丑陋者决定从人多的闹市避至僻静的公园。他对闹市的遭遇心有余悸,白日隐藏,傍晚悄悄溜出来,寻得少许游人遗弃的残食以维持生命不致饿死。因他是最后有者,故在业未消尽获证正果之前不会死去。

释迦牟尼佛具二种智慧、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即:(1)诸佛身无失;(2)诸佛口无失;(3)诸佛念无失;(4)诸佛无异想;(5)诸佛无不定心;(6)诸佛无不知己舍心;(7)诸佛欲无减;(8)诸佛精进无减;(9)诸佛念无减;(10)诸佛慧无减;(11)诸佛解脱无减;(12)诸佛解脱知见无减;(13)诸佛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诸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诸佛一切意业随智慧行;(16)诸佛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碍;(17)诸佛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碍;(18)诸佛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碍)等无量功德,恒时以大悲心观照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佛陀观知丑陋者被调化的因缘已成熟,即幻变出一个更加丑陋的孩子怀揣饮食来寻丑陋者。丑陋者见到佛陀的幻化丑者,非常害怕,转身就跑,佛陀立即加持他不能逃跑并回头观瞧自己。

丑陋者回头瞅到其丑无比、不堪目睹的幻变丑者,心下好奇,想知道他究竟是什么人,欲移步靠近,幻变丑者即向后跑。丑陋者喊道:“朋友!不要跑!你想到哪里去?为什么跑?”

“我长相太丑了,不管到哪里都遭人拳打耳掴乃至石头击打,被骂为‘魔鬼’,所以我一见人就恐惧而逃。”

“你不用怕,我与你同病相怜,也是因逃避别人的打骂而躲到这个寂静公园。我俩一起去找吃的吧!”

幻变丑者慢慢走过来与之攀谈,又掏出食物分享。丑陋者饱餐一顿,觉得和幻变丑者在一起非常愉悦,对他生起了欢喜心。

就在欢喜的刹那,世尊现出本具的三十二相,丑陋者见到佛陀庄严金色的相好,顿时生起无比的信心和欢喜心,其快乐非比丘十二年的禅悦所能及。

他在佛前恭敬顶礼,祈请世尊传了相应的法要,当下获得预流果位。他暗想如果自己庄严一点,也能在释迦佛陀的教法下出家持守净戒,远离一切生死轮回的大海,只可惜自己丑陋无缘。

在他发心出家的刹那,丑相变成了妙相,于是立即在佛前三次祈求世尊慈悲开许自己出家受持净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授予比丘戒,传了一些法要,丑陋者精进修持,不久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手掌与虚空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的功德。

诸比丘启问:“世尊,丑陋者以何因缘生于富裕家,却因具十八丑相被驱出家门,后又遇佛,对佛生欢喜心得以出家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两世因缘和合成熟之故。昔日无佛出世、只有独觉应世时,有一财主生性吝啬,很少上供下施,自己也舍不得享用。

一日,独觉化缘路过其家,他免强供养少许饮食旋生悔心,把饮食从独觉钵里抢回来准备给仆人吃,并以各种丑相之辞谩骂独觉,欲逐令远去。独觉知道财主造了很大恶业,为救度他立即飞在空中示现闪电、打雷、下冰雹等神变。

凡夫对神变有很大信心,财主见此马上祈求:‘大尊者,我错了,请您下来,慈悲救度沉溺轮回中的如我众生吧!’

尊者见他已生悔心即降于地。财主重新恭敬供养独觉并发愿:以此供养功德,愿我生生世世生富裕家,将来在比独觉更殊胜的圣者前,令佛生欢喜心,得阿罗汉果位;愿此次所造之恶业不要成熟;一旦成熟,愿在我发心出家的刹那能全部消尽此业。

诸比丘,当时的吝啬施主即现在的丑陋者。因他以各种丑相咒骂独觉,故今生具十八丑相,因驱逐独觉之过,故今生从小被赶出家门。

因生起后悔心再对独觉供养发愿,故今生在富裕家,并于发心出家之刹那丑相变为妙相,得证罗汉果。

再者,他于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终生出家,临终发愿:虽然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愿我在释迦世尊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得以出家,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两个因缘和合成熟故,他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

摘自 <百业经>

施主之子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娶妻后共享美好生活。不久喜添一位身色金黄、鼻形妙高、头如宝伞、手长过膝、两耳垂肩等具足种种妙相的庄严之子。

夫妻俩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长大后,他学习世间的一切学问并通达无碍。

父亲对才貌出众的儿子如国王对太子般倍加疼爱关怀,特意为他建了冬春夏三个冷暖舒适的宫殿以及与季节相应之优美怡人的花园,娶了三个妻子,令儿子尽情享受人间的美好生活。

春天宫殿的花园里花红柳绿娇艳欲滴,四周青藤翠蔓摇曳多姿,鹦鹉、孔雀、共鸣之鸟在林间悠闲嬉戏,常出微妙音声,吟鸣悦耳,女眷们轻歌曼舞赏心悦目,他在这里“品尝”荣华富贵。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遍知一切众生的苦乐,并恒时以大悲心观照一切众生,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观知施主之子被调化的机缘已经成熟,即从舍卫城刹那来到花园旁边,以神变幻化出一座更加雅致美丽的花园。施主之子忽闻雅音,异常悦耳,顿觉心旷神怡,自然生起从未有过的欢喜,循声而去,见世尊身光金色,三十二相妙好庄严,心里生起无比之乐,胜过比丘十二年的禅悦,难以言表,立即趋至佛前恭敬顶礼。

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他当下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位,复又再三祈求出家,世尊问知其父母尚未同意,即令先回家请求父母开许。父母觉得儿子出家因缘已成熟,开许后嘱咐他成就后不要忘记双亲。

他高兴地来到佛前祈求出家,佛陀以“善来比丘”的方便授予他比丘戒,并传授教言。他自己依教奉行,不久灭尽三界轮回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之后他对父母亲眷传法,使他们得证圣果。为报佛恩,他与家人广行布施,其财源亦如井水般源源不断,求施者也络绎不绝。

诸比丘启问:“世尊,施主之子以何善业生在富裕之家,对佛生欢喜心并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请为我等宣说。”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往昔的愿力善业成熟之故。九十一劫前,人寿八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毗婆尸佛出世,显现无余涅槃,当地国王拟作遗塔,塔里需要一根中轴。国王发布告示,开许其眷属中财富圆满者装中轴。

一位施主自忖己力有限,但若联合亲属或许亦能成办,回来和亲戚朋友们商量,大家都发心,协力资助黄金,果然荣获财富第一之位。

国王为业所牵,忽生嫉妒想自己装中轴,召众大臣相助与施主之子竞富。很多识时务者劝施主之子放弃与国王争比,以免对前途不利,施主儿子思之有理,依言退让。

国王装了中轴后,遗塔内外圆满庄严,很多人以塗香花鬘等作种种供养。施主儿子想到发心装中轴的财富不能挪作它用,当用于佛塔才应理,即将比富之财全部供养佛塔并发愿:以此功德,愿我生生世世身相庄严,生于富裕之家,在如来正等觉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他的亲戚朋友问知后也发愿:以此善根,将来令佛欢喜。以此愿力成熟,他现在于我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其亲属也对我生欢喜心并获证圣果,前后因缘如是。”

摘自 <百业经>

五百罗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寂静之地的莲池边有五百仙人苦行,莲池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

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具二智慧、四无畏等种种功德,日夜观照着众生的因缘,既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观知调化此五百仙人的机缘已经成熟,刹那间从舍卫城来到森林。五百仙人遥见世尊缓步而来,暗自商量:“沙门果达玛正向我们走来,他不知足少欲,还贪图财物,他来后我们都不要与他打交道,只是沉默不语示之以茅棚。”

商定后各自返回茅棚静坐。世尊驾临问安,他们仅示以茅棚只字不语。世尊走进茅棚,敷草而坐,以加持力令池水马上干涸。五百仙人见此,心里非常痛苦,各自祈祷本尊。

世尊示现神变,以他们各自本尊的形象显现在每个人面前告曰:‘你们真正遇到困难时,不要祈祷其他本尊,应一心一意祈祷释迦牟尼佛。今天他已亲临此地机会难得,你们只要好好祈祷世尊,肯定能解脱此困境。’

五百仙人闻言立即对世尊生起极大信心,起身到世尊前忏悔,并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传予相应之法。五百仙人皆证得无来果,之后又祈求佛陀开许出家受近圆戒。

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们授了近圆戒,并传授教言。他们精进修持,断尽三界的烦恼获得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远离世间八法,诸天共赞他们的功德。

之后,世尊返回祗陀园。远近的施主、婆罗门及其他信众闻讯皆纷至沓来,拜见五百罗汉,知彼等功德不可思议,即发心在林中为五百罗汉修建一座经堂以便他们长久在此安住。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五百仙人以何因缘即生中对佛生欢喜心,并在如来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的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请为吾等慈悲演说其中因缘。”

世尊告诸比丘:“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其教法下出家的五百比丘临终前发愿:我们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一生中严持净戒,虽未得什么境界,愿我们将来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当时发愿的五百比丘即现证罗汉果位的五百仙人。因前世的愿力今世成熟,故对我生欢喜心,并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破和合僧

一时,佛在王舍城。一次,整个城市遭大灾,众人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乞丐无处乞食。

世尊告诸比丘:“我将闭关静修三月,唯除十五诵戒日,你们可以供养饮食、亲近承侍请教。”

告白大众后,世尊开始闭关,僧众内部也特别规定每人必须依教奉行,除十五日外不得打扰世尊。

提婆达多乘机而入,欲破坏世尊教法下的和合僧。他在众比丘前挑拨离间:“释迦牟尼佛在圆满安乐之时很关心你们,现在大难临头他却舍弃你们,独自闭关。不过我可以照顾无衣无食的比丘。”

当时有五百比丘听信了提婆达多的花言巧语随他而去。提婆达多对他们宣讲:“从现在起我将制定五条戒律:第一、世尊常说安住寂静处,我们应住城市中,以寂静处生诸多烦恼、具诸多过患故。第二、世尊开许食三净肉(有三种肉,病者可食,称为净肉。一、眼不见杀,即眼不见是生物为我而杀。二、耳不闻杀,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为我而杀。三、不疑杀,知如此处有屠家,或有自死之生物,故无为我而杀之嫌),我们不应食,以杀诸众生故。第三、世尊开许食咸盐,我们不应食,以不净水所生故。第四、世尊开许饮用牛奶,我们不能饮用,以危害小牛犊故。第五、世尊教剪去法衣下面的边须,我们不能剪,以浪费信施之财故。

你们愿意受持此五戒者可以取一个筹码(僧众举行安居等法会时,用以计算人数之柽柳制成的木筹码),不愿意受持者可以不取。”

五百比丘全部取了筹码,提婆达多将他们带到另一个经堂,他的大弟子果嘎勒嘎、堪达扎夏、嘎达莫嘎、加尔及加措新五位居上座,其余僧众在下面次第而坐。

提婆达多为他们传了一些相似的佛法,此时,他已破和合僧竟(略称破僧。即破坏和合之僧伽,为五逆罪之一。可分二种。一、破法轮僧,立邪法以破坏听闻佛陀教法之和合僧,二、破羯磨僧,在同一结界内,别立羯磨僧,在同一结界内,别立羯磨,以破坏僧伽的和合)。他的整个僧团不闻思修,不诵经诵戒,僧众的智慧不见增长,也没有任何觉受和验相。

诸比丘往诣世尊前启问:“世尊,以何因缘,今提婆达多破和合僧竟?愿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我往昔所造恶业的果报。众生所造之业不会成熟于外面的地水火风上,而是成熟于自身的界、蕴、处,即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昔日,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的境内有两位仙人:一位是在鹿野苑附近具五神通、有五百眷属的仙人。一位是南方来鹿野苑安住的仙人,具有智慧,精通十八明,亦有五百眷属。

本处仙人的弟子们对他渐渐有所了解,常去请教。因他们还未舍弃以前的上师,故外来仙人不肯赐教。

那些弟子们觉得以前的上师安排自己衣食非常周到,但不能象这位仙人那样赐予殊胜具神通智慧的教言,故不值得依止。

于是他们到南方仙人前如实述说原因,舍弃昔日之师,请求依止。南方仙人很乐意地摄受他们并说:‘如果你们早舍弃昔日之师,我也会早给你们传授教言。’

从此南方仙人对本处仙人的弟众布施财食和教言,使他们师徒间产生很大矛盾。

诸比丘,当时的南方仙人就是已证如来正等觉的我,因破他们师徒僧团的和合,故曾于千百万劫中在地狱受苦,得人身时,无论在何地,都有被破和合僧的违缘,以致有现在提婆达多破我和合僧团,离间五百比丘的果报。”

摘自 <百业经>

商主之子

一时,佛在庄严城。时,有狮子商主与妻共度良辰。不久,妻子怀孕,自此浑身臭气熏天,甚至她有时还想吃不净粪。

狮子商主担心妻子着魔或者将遭致其它违缘,专门请教一个相士,得知是因为胎儿之故,一旦孩子生下后即能恢复如常。施主方才放下心来。

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其臭无比的孩子,母亲用各种香水喷洒都丝毫不起作用。孩子所在之屋秽气弥漫,臭不可闻,妻子也不敢对商主言及此事。

后有人告诉商主真相,商主心中非常痛苦,认为养大也没有多大意义,打算将孩子抱去喂狗,当晚没如愿,一再拖延,仍未遂愿,无可奈何地养着。

后来,商主遇到大善知识、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世尊为他宣讲一些法要,他得证圣果,不再伤害众生,也明白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业力现前,若把他喂狗太不应理,不如养大后令他皈依佛法僧三宝,可能会清净他的业障。

如是理智抉择后即精心喂养照料。长大后,父亲对他说:“孩子,你以前世的业力所感而具丑相臭味,去释迦牟尼佛前皈依三宝,尽心承侍,这样会减轻你的业障。”

他顺从父意皈依三宝,并藉父母之力请佛及僧光临家中应供,他亲自供佛及僧。佛陀观察他的根机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他立即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位。

他暗想自己若非身臭相丑就可以随佛出家受比丘戒,只可惜自己没这个福报。发心的刹那他立即变得身相庄严、体无臭气,信心倍增立即往佛前祈求:“世尊,我愿于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

世尊即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使他马上纳受了比丘戒体,并传了一些法要,他自己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罗汉比丘以何因缘未皈依前具十八丑相、浑身发臭?又以何因缘于发心的刹那马上恢复如常人,并令佛生欢喜心得以出家证罗汉果位?唯愿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诸比丘,此皆他前世的业力现前。很早以前,一寂静地方有位相貌端严、财富圆满的婆罗门,自恃财貌慢心十足。

当时无有如来出世,只有一位独觉应世。一日,独觉于城中化缘,钵满回返时路过这位婆罗门的家门,他为慢心驱使,把旁边不净粪的罐子踢到独觉身上,法衣钵盂都沾满不净粪。

婆罗门不生惭愧,反以之取乐,在一旁幸灾乐祸。独觉知道他以此罪业将来必定堕落,为了挽救他立即显示神变,飞在空中、打雷、下冰雹等等。

凡夫人对神变有很大信心,当他看到独觉的种种神变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造了恶业,知道独觉非一般凡夫,心生惭愧,急趋前恭敬忏悔:‘大尊者,我刚才造了很大的恶业,请您慈悲救度沉溺在轮回中的我。’

他把独觉恭迎到家中,为其换洗衣服,又亲手供养甘美饮食,并发殊胜的愿心:以此殊胜供养,愿我所造恶业不要成熟;生生世世生于富裕之家,将来在比独觉更殊胜的佛陀前令佛欢喜;一旦恶业成熟,愿在我发心出家的刹那,马上消除业报。

当时的婆罗门就是现在这个充满臭气具十八丑相的孩子,因前世恶业今世成熟,当时的愿力今亦成熟,故今生于富裕之家,在我教法下出家,并于发心出家的刹那一切恶业之报马上消除。”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以何因缘狮子商主今生财富圆满,并于佛陀的教法下令佛生欢喜心?愿为演说。”

世尊告曰:“此乃前世愿力所致。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一位皈依佛门,好行布施积累资粮的居士,临终前发愿:以我一生中所作的善根,愿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欢喜。

此居士即现在的狮子商主,以布施资粮故他今生财富圆满,以其愿成熟故今我生欢喜心。其因缘如是也。”

摘自 <百业经>

宝贤龙子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海中有一龙王名宝,长大后娶龙妻共享美好生活。后来生下一个庄严的龙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父名宝,取名为宝贤,精心喂养。

龙子长大后,因它不共的业感,昼夜各三次有龙宫里滚烫的热沙不断地降到身上,使它浑身又烫又痛,难以忍受。

小龙子奇怪长大后忍受这种突如其来的痛苦,即问父母:“父王母后,是不是在我有生之年将一直承受这样的痛苦?”

父母无奈地告诉它:“肯定是这样。”

它仔细观察其它大龙都没有这种痛苦,又去问父母原因,父母搪塞道:“它们的福报很大,故不受这样的苦。”

它又观察比自己福报小的小龙们也没受这样的痛苦,仍旧疑惑不解地问父母:“父王母后,那些大龙是福报大不受此苦,可我仔细观察,为什么比自己福报浅薄的小龙也没受此苦?”

“这些小龙已皈依了佛门守持戒律,以此功德力故不受此苦。”

“此皈依戒从哪里能得?”

“在南赡部洲人间中土,有能仁释迦如来出世降下甘露法雨,使众有情在热恼中获得清凉。”

“父王母后,您们能否开许我去人间中土皈依这位慈悲的佛陀以便减轻热沙痛苦?”

“龙儿,你千万不要去。因为热沙的痛苦算不了什么,如果你受皈依戒后犯戒,将堕入地狱、饿鬼、傍生三恶道中,其苦将胜过此苦的千万倍。”

“不管怎样,为了减轻现在的痛苦,我宁愿去受戒。”说毕即执持龙宫里的青莲、白莲等各种鲜花,刹那来到人间祗陀园。

时,世尊正为数百名眷属传法,宝贤龙子遥见世尊的庄严身相,内心无比欢喜,急趋前顶礼恭敬供养。世尊摄受它,传了皈依戒。

受戒后,它身上的热沙痛苦瞬间消失,极为感激世尊清除自己身心的痛苦和不安,并赐予安乐的源泉——传授皈依戒,于是祈求世尊能在有生之年唯受自己供养。

世尊说:“你不要这么祈求,有情无边,我不能只与一个众生结缘。”

龙子遵命。

一日,世尊从舍卫城往游王舍城,开许诸比丘著衣持钵随行。宝贤龙子闻讯后,祈佛开许自己于此二城之间一直沿途供养佛陀及僧众,世尊默然开许。

宝贤龙子以神变力把两城之间的道路清扫干净,遍洒香水,饰以鲜花,路旁树上云集鹦鹉、孔雀、共鸣之鸟,各出妙音,池中莲花竞相开放,天鹅翔集,小憩处皆有红白绿蓝四色宝床,道旁恭迎者各自手持百辐宝伞、金柄法幢、各种鲜花恭敬供养佛陀及僧众。

宝贤龙子手持各种鲜花紧随世尊,沿途以各种甘美饮食供佛及僧,一路吉祥,终至王舍城。

宝贤龙子再三祈求佛陀及僧众受自己三个月饮食供养,世尊默许。

供养圆满之日,宝贤龙子供养世尊无价妙衣,也以各种宝物分别供养每位僧人。世尊慈颜微笑、身放四光,上照诸天,下射八寒八热地狱,各狱苦恼众生皆得安乐,蒙世尊威德力即生天上,光绕三千大千世界三匝后融入世尊白毫间。

阿难尊者见此启问世尊:“如来正等觉无因无缘不会放光微笑,世尊今以何因缘放光微笑?”

世尊曰:“阿难,汝见宝贤龙子一路上对吾等恭敬供养否?”

“见矣!”

世尊告曰:“宝贤龙子以此供佛及僧之善根,将于百劫中不堕恶趣,又于百劫中享人天福报,最后得人身为最后有者,彼时出家,在没有善知识及窍诀的寂静处现前独觉果位,名曰善愿独觉。这是上供下施的功德力所致。”

世尊如是宣说已,众等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摘自 <百业经>

一只大象

一时,佛在舍卫城。安居解制后佛偕眷属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

时,有一群大象,因惧狮子之侵害跑到山上,象王遥见世尊及其眷属,顿时生起极大的欢喜心跑到世尊前恭敬顶礼,然后用鼻子卷起“涅卓达”大树撑在世尊头顶上空象撑伞一样遮挡强烈的日光,送了很远一程才恭敬礼别。

在返回的路上,它不幸遇狮身亡,死后立即转生天界。天人的规矩是生天后马上作三种观察:观察自己从何处来,以何因缘而来,将去何方。

他观察到自己在傍生道因对佛陀生欢喜心的因缘而得生天,即拟未过夜之前去礼谢世尊,便身著天人的各种装饰,手持天界青莲、白莲、曼陀罗花等来到世尊圣居祗陀园。整个祗陀园一片光芒,他恭敬供养顶礼世尊后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了相应的佛法。

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以无比感激之情至诚赞叹世尊的功德:“承蒙佛陀的大慈大悲阻塞了我的轮回门,使我获得殊胜解脱地,您的恩德是国王大臣、父母亲人、良师益友等不可比拟的,是您使我脱离三界轮回之苦,赐给了我善趣之福乐圣果!”

赞毕右绕世尊三匝,象商人生意兴隆、农夫庄稼丰登、勇士战场凯旋、病人病苦解除一样悦不可言欢欣而去。

前后夜精进不眠的比丘们次日启问佛陀:“世尊,昨晚光芒是否是帝释梵天、四大天王来拜见世尊?”

世尊告曰:“既非帝释梵天亦非四大天王。你们还记得前几天途中一只大象路送我们吗?”

“记得。”

世尊曰:“那只大象在返回途中被狮子吞食后转生天界。昨晚就是他为报答我的恩德而来,在我给他传法后返回天界。”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此象为何对佛生欢喜心?以何业转于傍生界?以何业而生天界?请为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这是他前世和今生业力所感。所谓前世的业感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他是一位不精心护戒的比丘,虽未破根本戒,但没好好护持支分戒,他临终时发愿:以我今生出家之善根,愿我将来令佛欢喜。

因他严持根本戒及发如是愿故,今生遇我生欢喜心;因他支分戒没能善护之故转为傍生。所谓今生的业感是他生为大象时对我生欢喜心而亡,因此转生天界。”

摘自 <百业经>

寂静者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的商主与妻子恩爱度日,经常供养自己最有信心的阿那律尊者。

不久,妻子有孕,阿那律尊者观知胎儿是最后有者,即独自托钵前去化缘,夫妇二人见尊者缓步走来,立刻起身恭迎。施主留意到尊者独自一人,不解地问:“尊者为何不带侍者?”

尊者说:“现在我找不到合适的人,你能帮忙吗?”

施主说:“尊者,如果我的妻子以后生个男孩,就发心送给您作侍者可以吗?”

阿那律尊者心里非常高兴,对施主说:“大正士说话言必行,行必果,你以后不会违诺吧。”

“一定言而有信。”

施主的妻子自怀孕后,就不再愿意与任何人交往,总喜欢去寂静的地方独处。施主担心妻子着魔,便去找相士观察,得知因为胎儿是个了不起的最后有者故而妻子的行为异于从前,方才放心。

九月后,施主的妻子生下一个身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手臂修长等等具种种妙相的端庄男孩,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因母亲怀他后,喜乐静处,故取名寂静者,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精心护育。

小寂静者如海莲般迅速地成长。他从小就有忆知宿世的神通,悉知自己往昔因散乱的过患而多生轮回,遭受极大痛苦。一看到散乱的环境、想到散乱的过患,他就一刹那也不愿意住在散乱的环境中,更不愿与世俗人相处,只愿去寂静之地。所以,他经常远离散乱,独自去寂静的地方修行。

阿那律尊者见调化寂静者的机缘成熟即去施主家,说:“大施主,你的孩子还在娘胎里即已经答应给我,现在我准备接他。”

施主把孩子叫到尊者前嘱咐道:“孩子,在你未出生之前,父亲已许诺把你给尊者当侍者。你这就随尊者去,好好承侍尊者。”

寂静者高兴地对父亲说:“多谢父亲如此安排,我非常乐意随从尊者。”

阿那律尊者把他带回经堂剃度授戒传法,他自己精进修持,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现前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虚空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的功德。

之后,他仍然喜欢在寂静森林里生活,不愿与任何人接触。

诸比丘启问:“世尊,此寂静者以何因缘生在富裕之家,对如来生欢喜心,然后出家获证阿罗汉果?又以何因缘远离一切散乱嗜好寂静处?祈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诸比丘:“他俱生能忆宿世,悉知散乱过患,故愿住于寂静处。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僧团中有一比丘执事员生活非常散乱,违犯净戒后仍随意享用十方僧众财产和修塔功德款,且随便送人。

以此果报,他于五百世中转生饿鬼。每每思及如是痛苦,就很想去寂静处护持自己的根门。此执事比丘在临死时发愿将来在我的教法下获证罗汉果位,故此今生转生富裕之家,并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新来的比丘

一时,佛在舍卫城。每年有两大法会:夏三月安居法会和解制法会(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于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安居时比丘们各住山洞、山林、尸陀林精进修持;解制时僧众可将疑难问题请示世尊,之后可以出游及化缘。

有一年解制后,一位新来舍卫城不久的比丘也手持锡杖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

时,近中午仍未找到施主,见其他比丘都满钵而归,他有点着急,不知路径而四处转悠,碰上了邬难陀(为六群恶性比丘之一),就上前询问:“请问比丘,应往何处化缘?”

本性不善的邬难陀听了顿生害意:附近有一个作任何事都不吉祥的施主,对佛法也没信心,人格又不好,趁机捉弄他一次。于是指点说:“新来比丘到某某施主家能化到缘。”

新来比丘按指点到了施主家门前,正赶上施主有事出门,看见比丘来化缘,顿时觉得很不吉祥,忍不住抓住比丘,不分青红皂白用拳头石头将他打得头破血流,锡杖被折断,钵盂被打破,法衣被撕烂……半死不活的比丘非但未化到缘,反而遭到意想不到的厄难,悲哀之极带着遍体鳞伤逃回祗陀园。

诸比丘见他拿着破钵狼狈不堪的样子,问明缘由后即诣佛前禀白。

佛告诸比丘:“以后凡对客比丘示路,不能如此,应好好指点;若客比丘新来此处不熟悉,最好不要让他去化缘,否则将有诸多过患。”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为何邬难陀今天特意欺骗加害这位新来比丘,使遭大违缘?愿为吾等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邬难陀不仅今生欺骗他,以前也曾欺骗他。昔日一只乌龟在莲花池里安闲自在地畅游,一只狐狸来池边喝水看见了它立即咬进嘴,乌龟非常害怕,告诉狐狸:‘朋友,请不要吃我,我身体太小,不够您充腹,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诉你一个大动物让您饱餐一顿。’

狐狸闻言放下乌龟问大动物在哪里。乌龟骗它说:‘在某某地方的一个山洞里有雪蛙八母子,您可以一饱口福。’

实际上,山洞里有一只母狮子和两只乳狮,母狮的习性是对刚出生的乳狮在几个月内天天护持,一直不离。

狐狸前往山洞途中遇到另一只狐狸问它去哪,它如实相告乌龟之言,另一只狐狸劝它:‘千万别去山洞,否则有很大违缘。’

它自不量力地吹嘘道:‘象我这样力大无比的狐狸,不管怎样都会如大象踩泥水一样应付过去,今天我一定要吃掉它们,你不要管我。’

它兴致勃勃地来到山洞前,两只小狮子见来了个狐狸也很高兴,马上抓住它,一个吃耳朵一个吃尾巴,慈悲的母狮说:‘不要吃它,放了它吧。’

两个小狮子放了没耳没尾的狐狸,它往回逃的途中又碰到刚才那只狐狸,对方觉得蛮好笑故意嘲弄它:‘喂,朋友,你真是英雄!世上没有象你这样无耳无尾的狐狸,你很象大象踩泥水一样到山洞里英勇搏斗,很了不起!’

狐狸深觉惭愧,耷拉着脑袋说:‘确实我很羞愧没听您的劝告。我轻信乌龟的谎言,去山洞里没见到雪蛙却遇上了狮子,以致弄成这个样子。’

诸比丘,当时的乌龟就是现在的邬难陀,狐狸就是现在这位新来的比丘。当时它欺骗狐狸使之受到违缘,今生他也是给新来的比丘胡乱指路使之受大违缘。”

摘自 <百业经>

一只雪蛙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鹿野苑森林中苦行的陈如等五比丘看见世尊远远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果达玛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坐着招呼一声‘你来了,请坐’即可。因我们曾一起苦行,后来他不再少欲知足,每天吃饭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用热水沐浴,很不如法。今天我们不要对他多做其它的侍奉。”

世尊渐临,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有的敷座请佛入座,有的端来温水请佛濯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禅杖、钵盂并热情地说:“果达玛,您来了,请坐!”世尊明白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的誓言,仍缄默不语。

入座后,五比丘直呼世尊之名和种姓,语气态度仍失恭敬。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你们不应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自己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因为对圆满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

他们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时没有得到圣者的一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象你也没有什么增长,不同的是你求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

世尊问五比丘:“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

五比丘异口同声地答曰:“见到了。”

世尊慈祥地说:“我们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过于耽著世间享受和使五蕴过于受苦、无衣无食的二边,因为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不易成就。当远离二边、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

五比丘听世尊开示后态度迥然不同,生起恭敬心祈求传法。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从此便开始为他们传法。时,五比丘得罗汉果位,八万天子同时得圣果。

诸比丘齐赞世尊:“稀有!善哉!世尊今令五比丘得证罗汉果位,八万天子亦得殊胜妙法身心满足,并得趣入最究竟的涅槃圣果。”

世尊告众比丘曰:“今生我以殊胜的妙法令其满足,往昔我也曾以自身血肉满足他们。

汝等谛听:昔日一寂静地方的小山洞里住了一只具足慈悲心的雪蛙,它从来不害任何众生,仅以植物的根、茎、果维持生命。

一日,它照例外出寻食,被一个没有丝毫慈悲心的恶劣猎人捉住竟活生生剥光了皮放在地上。雪蛙死不了活不成,痛苦难忍,四处蹦跳,见到树下一处凉荫,便去小憩。

一只蚂蚁看见后立即返回蚁穴叫来八万只蚂蚁共来咬食没皮的雪蛙。雪蛙忍受着剧痛想到自己虽然能设法逃离,但会害很多生命,遂决定宁舍生命也不伤害一个众生。

大菩萨身堕恶道,心却未堕落。它一边安忍,一边发无上的菩提心:以此善根愿沉溺在轮回中的众生,未得度者速得度,未安乐者得安乐,未解脱者得解脱,未涅槃者速涅槃;愿我能圆满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的果位。现在我以己血肉满足它们,愿将来能以无上妙法满足它们,令彼皆证圣果。

诸比丘,当时的雪蛙即现证无上菩提的我,八万蚂蚁即今得圣果的八万天人。今昔皆有如是因缘。”。

摘自 <百业经>

一只乌龟

一时,佛在舍卫城。陈如等五比丘得到罗汉果后八万天子也得到圣果,众比丘赞叹:“善哉!善哉!世尊以殊胜妙法满足五比丘及八万天子之愿,令彼等皆得究竟之圣果!”

世尊闻此告众比丘曰:“不仅今生我如是满足他们,往昔我也以自身的血肉满足过他们。汝等谛听:很早以前,一古老之河里有一只具慈悲心的乌龟,或在河里悠游,或到岸边草地上嬉戏。

一日,它于岸边草地上戏耍良久,发困而睡。一只蚂蚁看见后立刻回到蚁穴带八万只蚂蚁浩浩荡荡地爬来咬食熟睡的乌龟。痛醒的乌龟睁眼看见浑身上下遍满蚂蚁,全都咬食着自己的身体。

大菩萨虽然身为傍生,然心没有堕落。它想如果马上去河里或山上,自己肯定可以解除痛苦,但八万只蚂蚁可能会丧失性命,遂发大慈悲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

于是一直忍受着任八万只蚂蚁食咬,同时恳切发愿:以此善根,愿沉溺在轮回中的愚痴众生,未得度者令得度、未解脱者令解脱、未安乐者令安乐、未涅槃者令涅槃;愿我以此善根将来获得如来应供、人天导师、正等觉的果位;今生我以血肉满足这些众生,愿我将来用殊胜妙法满足他们。

诸比丘,当时的乌龟即是现在圆满菩提果位的我,八万只蚂蚁即现在得圣果的八万天子。当时我以血肉满足它们,现在以殊胜妙法满足他们,使他们得到了究竟涅槃的果位。我们往昔有如是因缘,汝等当知”。

摘自 <百业经>

五百商主

一时,佛在舍卫城。五百商人携带货物穿过大小城市山庄去他方经商。路经一片森林,里面有一专门夺取众生生命、精气和威力的忿怒可怖夜叉,常常作害于众生。

五百商人走进森林后,它便狂起阴风制造种种违缘。五百商主在阴森可怖、远离人烟的林中惧怕之极,皆祈祷所有他们知道的世间具威神力的天尊地神,还是无济于事,都慌作一团,六神无主。

其中一位居士商主知道其他的人把非皈依境作了皈依境,以致所有的祈祷都无济于事,便劝诫大家:“你们应该一心一意祈祷佛陀,佛陀才是真正的皈依境,因为佛陀是遍知一切的智者,具足悲心、能遣除一切灾难和违缘,是救护众生的仁者。”

众商主开始一心一意地祈祷遍知能仁佛陀。

世尊具足二种智慧及种种共不共的殊胜功德,并时时刻刻地观照众生得度的因缘,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时,五百商人至诚祈祷世尊,世尊观知调化彼等机缘已成熟,便显示神通遥舒右臂,将五百商人及货物都摄至舍卫城旁边,刹那间遣除了夜叉对他们所造的违缘。

五百商人既惊喜又觉得不可思议,对佛陀生起很大的信心。他们各自料理好自己的眷属和事务后到祗陀园释迦牟尼佛前恭敬顶礼供养,祈求传法。

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和意乐,传授相应之法,他们都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获得圣果,之后在佛陀前再三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使他们都纳受了比丘戒体。

他们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烦恼,都得到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们的功德。

诸比丘赞曰:“世尊不仅是把他们从暂时的违缘中救出来,而且对他们传法令获罗汉果位,从生死轮回的大海救度出来,不可思议!”

世尊告曰:“不仅现在我救了他们,往昔我也曾救过他们,使他们得到四禅五通。

昔有五百商人到外地经商时路经森林,遇夜叉制造违缘,都束手无策,惊慌失措,大喊救命。当时森林附近有个大神通的仙人以自己的威神力把他们救了出来。

这五百商人感谢仙人的救命之恩,在仙人前出家,之后都得到了四禅五通。此仙人就是现在获证正等觉的我,当时的五百商人即今之五百商人,前后因缘如是。”

世尊复告诸比丘:“复有另一段因缘,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此五百商人共同出家为五百比丘,在临终时发愿:我们一生中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愿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得证罗汉果。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因往昔这两个因缘和合,故今生我救了他们,他们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并获证罗汉果。”

摘自 <百业经>

慈力国王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鹿野苑,在鹿野苑森林中苦行的陈如等五比丘看见世尊远远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果达玛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坐着招呼一声‘你来了,请坐’即可。因我们曾一起苦行,后来他不少欲知足,每天吃饭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还用热水沐浴,很不如法。今天我们不要对他多做其它的侍奉。”

世尊渐临,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有的敷座请佛入座,有的端来温水请佛濯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禅杖、钵盂并热情地说:“果达玛,您来了,请坐!”

世尊明白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的誓言,仍缄默不语。

入座后,五比丘直呼世尊之名和种姓,语气态度仍失恭敬。释迦牟尼佛温言告曰:“你们不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因为对圆满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

他们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没有得到圣者的一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象也未增长,不同的是你求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

世尊问五比丘:“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

五比丘异口同声地回答:“见到了。”

世尊慈祥地说:“我们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过于耽著世间享受和使五蕴过于受苦、无衣无食的二边,因为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不易成就。当远离二边、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

五比丘听了世尊开示后态度迥然不同,生起了恭敬心祈求传法。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五比丘传授苦、集、灭、道等四谛法,告之应知苦而断集,为灭苦而修道。此五大比丘听受四谛法后,都摧毁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欲界、色界的人和天人得知世尊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后皆随喜赞叹。有者赞叹说:“佛陀为五比丘传付妙法,令其都得到究竟涅槃!”

世尊告曰:“现在我以妙法使此五比丘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往昔我也曾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之行持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彼复启问:“世尊往昔如何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其行持十善?愿为演说。”

世尊告曰:“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慈力国王,他在位时国泰民安,佛法昌盛,非常圆满。国王具大慈大悲心,广积资粮,常供养沙门比丘,亦布施婆罗门、贫者、病痛者各自所需,此外,还对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等有情作布施。举国人民行持佛法,任何邪魔外道都不能侵害。

时,多闻天子的监狱里跑出五个夜叉准备祸乱人间。在鹿野苑,它们欲以传染病来夺取人们的精血、财物,削弱人民的威力,但想尽办法,都不能得逞,甚至对傍生也束手无策,故心生疑惑,询问牧童原因何在。

牧童说:‘因为我们鹿野苑的慈力国王以大慈悲心护佑自己的眷属,其悲心遍及于飞禽走兽海底游鱼,故你们无法侵害。’

五夜叉心生欢喜,料想具大悲心的慈力国王会满自己所愿,即以婆罗门形象来到国王前祈求:‘慈悲的国王,我们已很久无食充饥,饥肠辘辘,您能不能想法让我们饱餐一顿?’

国王很乐意地说:‘可以!你们需要什么饮食,我无论如何都满足你们。’

五夜叉说:‘我们只需活人鲜血。’

国王略觉为难,想到自己已发慈悲心不害任何人和傍生,只好抽自己的血布施他们。他询问夜叉这样如何,它们十分高兴地说:‘非常好!非常好!’

国王内心清楚它们是非人而非婆罗门,但它们也是众生,自己一定要满它们的愿,即令御医为自己抽血布施。御医不敢,竭力推谢了国王的要求。

精通医术的慈力国王就照着镜子从血管里抽出血布施五夜叉饮用,同时发了一个坚定的誓愿:‘在未满其愿之前,我将不断地抽自己的鲜血布施它们。’

慈力国王的善举及誓愿感动了帝释天,他知国王发心清净,悲心深广,恐其身体难支,故用天人的方法加持国王的身体迅速得到恢复。

五个夜叉满愿后慈力国王深切地发愿:‘以此布施血肉之善根,愿世上无明愚痴诸众未解脱者速解脱;未得安慰者得安慰;未得度者令得度;未涅槃者速涅槃!愿以此善根成熟我无上正等觉的果位。’

五个夜叉闻此马上说:‘大菩萨发愿成就如来正等觉,我们亦发愿作您的首座眷属。’

国王问他们:‘汝等之举与我眷属之行为格格不入,怎么能作我的眷属呢?我的眷属不能有象你们这样经常害众生、喝人血等不应理的做法。’

五夜叉坚定地说:‘如果您摄受我们,我们以后再不害任何众生而奉行十善。’

国王方才开许,它们即共同发愿:愿在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成为其首座弟子。

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的慈力国王就是现在获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我,五夜叉即今之五比丘。当时我以自己的血肉满其所愿,现在以自己体证的妙法赐彼慧命,令其得阿罗汉果位。”

摘自 <百业经>

月光国王

一时,佛在舍卫城赞叹布施的功德说:“诸比丘,我了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若欲界众生如我一样悉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则他们将不愿享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即便是一口饭也愿意布施。遗憾众生不知如是。”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今对我等赞叹布施的圆满功德与少分功德?唯愿为我等宣讲。”

世尊告曰:“诸比丘,我今生赞叹布施功德,前世也曾赞叹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汝等谛听:昔日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月光国王,其在位期间,以佛法治国,政通人和,百业兴盛,非常圆满。具大慈大悲心的月光国王常行布施,无论何人皆令其所求如愿,又亲自诊治众生诸疾,除其病苦。

后一精通天文的婆罗门观知此国将在十二年中滴雨不下,旱灾严峻,故向国王请教解决办法。

国王召集所有大臣如实告以旱情后宣布:‘凡国中臣民若有足以维持十二年生活的财富,则可安住国内;若无可去异国他乡谋生,否则生命也很危险。若外出谋生客死他乡则不必回葬本国;若能幸存,十二年后可返回故里。’

一部分人离家外出谋生,一部分因难舍仁慈之君而留在本国。

后来果遇极大旱灾,国人生活困顿,纷纷祈问国王如何生活。国王令统计国库之财并计算十二年中人均每日饭食定量,结果人均每日只有一口饭,国王两口饭,如是勉强能维持生存。

尽管如此,国王仍坚持为众人宣说佛法,人民行持佛法,很多人死后都转生天界,故天人越来越多。帝释天知道天人增多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佛出世,世间人民行善;二是人间有转轮王。

他观察后得知目前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行持佛法的月光国王教人行善,因此天人越来越多。帝释天决定观察月光国王的发心,若的确清净则应随喜;若非如是也该赐予安慰,于是他变成一婆罗门的形象到月光国王前乞食。

国王自己有两口饭,觉得一人一口饭比较合理,即发心给‘婆罗门’一口饭,但婆罗门要求得两口饭,国王想到若两口饭皆施自己肯定会饿死,但对方毕竟是众生之一,为了众生自己应该发心。

他发愿:以我布施之善根愿我将来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然后把自己仅有的另一口饭布施给‘婆罗门’。

这时,帝释天非常高兴月光国王真实的发心,即显出本来的身相请求月光国王:‘您将来成就如来正等觉时请一定记得摄受我们。’说毕不见。

诸比丘,月光国王即现在现前菩提果的我,当时我赞叹布施的功德并行持布施波罗密多。现在我仍是如此!”

摘自 <百业经>

三藏法师

一时,佛在舍卫城。目犍连常到地狱、饿鬼、傍生、人间、天界,见到地狱众生寒热杀戮之苦,饿鬼众生饥渴燃烧之苦,傍生互相啖食役使之苦,人道有情的求不得、怨憎会、生老病死之苦,天界天人下堕之苦,返回人间后把现量见闻的痛苦如实对众人宣说,凡闻者皆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一日,他以神通去地狱,见一众生身长几由旬在无间地狱中受苦。以其业力显现,有很多狱卒拖出它的舌头铺在燃烧得通红的钢板大地上钉住,许多农夫驱牛耕犁,有时火焰炽燃,整个舌头与身体被一团火燃烧烬尽,一会儿又复活;又有许多农夫在舌头上耕地,耕牛与农夫的脚踏下去抬起来每步都有一个兵器出来把舌头割成一块块的碎肉,它痛苦难忍,辗转翻滚,大声喊叫。

目犍连目睹此罪苦众生,用声闻智慧入定观察它前世究竟造了何等恶业以致于今天在无间地狱受苦,观至自己的声闻智慧无法观察到的生生世世,此众生一直都在无间地狱受苦,且此狱坏尽时转生它狱,无有出期。

目犍连思忖只有遍知智者释迦牟尼佛才能彻见究竟,于是刹那间回到舍卫城,见世尊正为众眷属传法,即上前恭敬顶礼启问:“世尊,我常到地狱、饿鬼、傍生、人间、天界观察各道不共的痛苦,回来如实告诉人们,使他们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今我于地狱见一众生身长几由旬,以其业力所现,有很多狱卒把它的舌头拉出来铺在燃烧的钢板大地上钉住,许多农夫在舌头上驱牛耕犁,农夫与耕牛的脚每踏一处便立刻显出宝剑,把它的舌头一块块地割下来,此众生非常痛苦,辗转反侧大声喊叫,不知它是因何恶业而遭受此报?唯祈世尊为我等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此众生曾造极大恶业。往昔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无失心如来出世,王宫里一位三藏法师为王宫上下及内外城民恭敬供养承侍,衣食药物非常富足。

后一位是罗汉比丘的三藏法师带五百个眷属先在王宫小住后安住于宫外。此罗汉法师相貌庄严具圣者之德行,很多人对他渐生极大信心,恭敬供养承侍,皇宫里的三藏法师失去昔日的名闻利养心生苦恼欲作损害。

于是他在很多人面前对三藏法师作无因诽谤:‘那位三藏法师已破了根本戒,他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邪知邪见,你们千万别依止,恭敬供养也没有什么实际利益……’

听到这些诽谤的人居然毫无理由地信以为真。之后很多人不再恭敬供养罗汉三藏法师。那位三藏法师也明白原因所在,决定离开此地返回以前的地方以免他继续无因诽谤造更多恶业。

皇宫里的三藏法师自然很高兴,名闻利养也恢复如前,死后却堕入无间地狱。诸比丘,当时的那位三藏法师即今在地狱里正受无间痛苦的众生。因它无因诽谤罗汉比丘,自无失心如来至现在我的教法下仍没得到解脱。”

目犍连复又启问:“世尊,这个众生到何时方得解脱?”

世尊曰:“将来正觉师如来出世时它才能得到人身,在其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得到罗汉果位时也是受很多人诽谤。以他无因谤三藏法师故,以后的生生世世会受很多人诽谤。”

众眷属谛听世尊如是演说此众生的前后因缘,都对轮回之苦生起厌离心,对因果生起诚信。世尊见彼等已堪为法器,传了相应的法。闻法后,其中有些人得到了加行道的暖、顶、忍、胜法位;有些得到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罗汉果;有些得金轮王位;有些得梵天、帝释天、辟支佛位;其余种下了无上菩提的因;有些不信佛法的也生起信心而皈依佛门。

摘自 <百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