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用完斋饭后,至宁静的安陀林中打坐。这时,精舍中有两位比丘起了争执,一人不断责骂对方,另一人则默然不语。开口责骂的比丘事后自觉惭愧,便向对方忏悔,然而静默的比丘竟不接受,于是其他比丘轮着劝谏,以致高声喧闹。
佛陀以天耳通听到精舍中的喧闹声,出定后回到精舍,敷好坐具,询问比丘们:“我刚刚在安陀林中静坐时,听到精舍中喧闹吵杂,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
于是比丘们向佛陀陈述刚才发生的事情。
佛陀了解后,对那位不愿接受道歉的比丘说:“你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忏悔呢?当对方感到惭愧而悔改时,却不接受其忏悔的人,可说是愚痴之人,将受无量之苦。过去世时,三十三天的天人曾起了争执,当时天主释提桓因说了一首偈语教诫大众:
“
于他无害心,瞋亦不缠结,
怀恨不经久,于瞋以不住。
虽复瞋恚盛,不发于粗言,
不求彼开节,扬人之虚短。
常当自防护,以义内省察,
不怒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若与恶人俱,刚彊犹山石,
盛恚能自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为善御,非谓执绳者。”
佛陀告诉比丘们:“释提桓因是统领三十三天的自在王,不仅修行忍辱之法,亦能赞叹行忍辱之行者。诸位比丘皆是正信出家,修学佛道,所以应当效法天主释提桓因修忍辱之行,并赞叹行忍辱之人。”
比丘们听到佛陀这番开示,无不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摘自<杂阿含经 / 卷四十>
发心护持护法之功德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法时,憍萨罗国内有一位名叫昙摩贯质的长者,虽然豪贵大富,却没有儿子,于是他遍求国内所有神祇,希望能得子嗣。长者的诚心祈求感动了天神,长者妇不久即怀孕,生下一位端正庄严、世所希有的男孩。长者请来几位相师为子占相吉凶,相师们观察之后,知道这个孩子是有德之人,于是为其取名为“檀弥离”。
檀弥离长大后,父亲便往生了。由于长者是当时的贵族,所以波斯匿王便让檀弥离继承父亲爵位。檀弥离受封爵位后,家宅七宝具足,所有库藏悉皆盈满,无有缺漏。
当时,波斯匿王有一个儿子在异乡感染了热病,被病苦折磨得十分憔悴。国王请来名医诊治,说要用珍贵稀有的“牛头栴檀”涂抹其身,才能治愈。于是国王颁布全国,表示能找到牛头栴檀送王宫者,酬金千两。这样的公告遍布国内所有角落,却始终没有消息。
一天,有人到王宫禀告国王:“国内有一位名叫檀弥离的长者,不仅家中非常富有,且宝库内收藏种种稀世珍宝,要什么有什么,您一定可以达成心愿。”
国王听了,立刻前往长者家。
守门人见到波斯匿王的到来,随即入内禀报,长者立即出门迎接。国王进到长者家后,便问檀长者:“刚刚在那道由纯银铸成的外门内,有一位相貌出众、举世无双的女子,坐在镶有银缕的座身旁有侍女十人,她是您的夫人吗?”
长者回答:“不是,她是守门的婢女。”
国王继续问:“这位婢女是做什么的?”
长者回答:“她负责通报消息。”
于是,国王再进入第二道门,此门以绀琉璃制成,门内亦有一女子,面貌更加端严,左右侍从比前一位还多。接着,再进入由黄金铸造而成的内门,门内亦有一名女子,其仪表庄严倍增,不仅坐在黄金制成的座椅上,左右侍者更多于之前的女子。国王问:“这位是你的夫人吗?”
长者还是回答:“不是。”
两人便往屋内走去。没想到映入眼帘竟是清澈如水的琉璃地面,屋内处处刻画着狮子、鱼等种种动物形象,微风吹过,影象投入地面,奕奕动摇,栩栩如生。国王以为走在水上,惊怖地问:“宅内难道没有其他地方做水池吗?”
长者回答:“这不是水,是绀琉璃镶成的地面。”并将七宝手镯投掷于地,手镯一路滑到墙角才停住。
国王见此景象非常欢喜,随即跟着长者进入大厅。大厅由七宝组成,檀弥离长者的夫人正坐在大厅中,其座椅也是由绀琉璃制成。长者请国王上座后,檀弥离夫人便流下眼泪,国王问:“夫人为何流泪?难道是不欢喜我来吗?”
夫人回答:“国王亲临是敝舍之福,心中甚是欢喜,只是国王衣服上有些烟气,令我禁不住熏出眼泪来。”
国王好奇地询问:“你们家不燃火吗?”
夫人回答:“我们从不燃火。”
国王再问:“不需燃火,家中如何煮食?”
夫人说:“只要到用餐时间,百味饮食自然现前。”
国王又问:“那么到了晚上,你们又如何照明呢?”
夫人回答:“用摩尼宝珠。”夫人于是关上门窗,拿出摩尼宝珠,此时只见一片光明甚于白日。这时,昙弥离长者恭敬地跪下,请问国王:“国王,您今日驾临敝舍,是为了什么事呢?”
国王告诉长者:“我有一子感染热病,需用牛头栴檀才能治愈,听说你这里有一切珍奇宝物,所以前来向你求取。”
于是,檀弥离长者带着国王一同前往宝库;宝库内七宝珍奇如日照般光明,牛头栴檀亦不可计数。长者告诉波斯匿王:“国王!您需要多少,任意拿取。”
国王说:“我只须二两。”于是长者折取一小段牛头栴檀,并遣使者先送回宫给王子服用。
波斯匿王十分感谢长者的善心,临行前告诉他:“你应当去见佛陀。”
长者问:“什么是佛?”
波斯匿王非常惊讶地问:“你没有听过佛陀?佛陀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因厌离生、老、病、死,所以出家学道,成就佛果,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受人天所尊敬,故号为佛。”
长者听了深生恭敬,于是询问:“佛在何处?”
国王告诉他:“佛陀正在王舍城竹林精舍。”
波斯匿王离开后,檀弥离长者便前往见佛,佛陀的相好庄严,令他心生欢喜,长者顶礼问讯,并且摄心聆听佛陀的开示,当下即证须陀洹果。于是檀弥离长者请求出家学道,佛陀立即应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着身。”
佛再为其说四圣谛法,檀弥离比丘烦恼漏尽、心垢皆除,证阿罗汉果。
阿难尊者及诸比丘合掌向佛问道:“世尊,不知檀弥离比丘有何功德,能够生在人中,却受天人般福德,且能不贪着世乐,出家未久即获道果?”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过去九十一劫时,毗婆尸佛灭度之后,有五比丘欲共同修道,在山林中找到一处泉水清美、适合修行的好地方。当时比丘们协商,劝发当中的一位比丘:‘这里离城里很远,托钵不易,你可以发心修福,供养我们。’此人立即应允,到城中托钵,日日为四比丘送食。四比丘由于能安心办道,三个月后便得道证果。
得道比丘们心怀感恩,对这位比丘表示:‘多亏你发心护持,使我们能专心修行,成就道果,你有任何愿望都可以说出来。’
比丘非常欢喜地说:‘愿我将来在天上人间皆能富贵无虞,所愿之物皆能不费气力自然获得;且能值遇大善知识,闻法心净,速得道果。’”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当时发心护持四比丘道业的就是檀弥离比丘,于九十一劫中,皆生天上人间,豪贵庄严,不处贫穷卑贱之家。今日得见我闻法得道,未来度众无量。”
阿难尊者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法喜充满,当下有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罗汉者,亦有发无上菩提心者,个个对于佛陀所说的教法信受不渝,顶戴奉行。
摘自<贤愚经 / 卷十二>
檀弥离长大后,父亲便往生了。由于长者是当时的贵族,所以波斯匿王便让檀弥离继承父亲爵位。檀弥离受封爵位后,家宅七宝具足,所有库藏悉皆盈满,无有缺漏。
当时,波斯匿王有一个儿子在异乡感染了热病,被病苦折磨得十分憔悴。国王请来名医诊治,说要用珍贵稀有的“牛头栴檀”涂抹其身,才能治愈。于是国王颁布全国,表示能找到牛头栴檀送王宫者,酬金千两。这样的公告遍布国内所有角落,却始终没有消息。
一天,有人到王宫禀告国王:“国内有一位名叫檀弥离的长者,不仅家中非常富有,且宝库内收藏种种稀世珍宝,要什么有什么,您一定可以达成心愿。”
国王听了,立刻前往长者家。
守门人见到波斯匿王的到来,随即入内禀报,长者立即出门迎接。国王进到长者家后,便问檀长者:“刚刚在那道由纯银铸成的外门内,有一位相貌出众、举世无双的女子,坐在镶有银缕的座身旁有侍女十人,她是您的夫人吗?”
长者回答:“不是,她是守门的婢女。”
国王继续问:“这位婢女是做什么的?”
长者回答:“她负责通报消息。”
于是,国王再进入第二道门,此门以绀琉璃制成,门内亦有一女子,面貌更加端严,左右侍从比前一位还多。接着,再进入由黄金铸造而成的内门,门内亦有一名女子,其仪表庄严倍增,不仅坐在黄金制成的座椅上,左右侍者更多于之前的女子。国王问:“这位是你的夫人吗?”
长者还是回答:“不是。”
两人便往屋内走去。没想到映入眼帘竟是清澈如水的琉璃地面,屋内处处刻画着狮子、鱼等种种动物形象,微风吹过,影象投入地面,奕奕动摇,栩栩如生。国王以为走在水上,惊怖地问:“宅内难道没有其他地方做水池吗?”
长者回答:“这不是水,是绀琉璃镶成的地面。”并将七宝手镯投掷于地,手镯一路滑到墙角才停住。
国王见此景象非常欢喜,随即跟着长者进入大厅。大厅由七宝组成,檀弥离长者的夫人正坐在大厅中,其座椅也是由绀琉璃制成。长者请国王上座后,檀弥离夫人便流下眼泪,国王问:“夫人为何流泪?难道是不欢喜我来吗?”
夫人回答:“国王亲临是敝舍之福,心中甚是欢喜,只是国王衣服上有些烟气,令我禁不住熏出眼泪来。”
国王好奇地询问:“你们家不燃火吗?”
夫人回答:“我们从不燃火。”
国王再问:“不需燃火,家中如何煮食?”
夫人说:“只要到用餐时间,百味饮食自然现前。”
国王又问:“那么到了晚上,你们又如何照明呢?”
夫人回答:“用摩尼宝珠。”夫人于是关上门窗,拿出摩尼宝珠,此时只见一片光明甚于白日。这时,昙弥离长者恭敬地跪下,请问国王:“国王,您今日驾临敝舍,是为了什么事呢?”
国王告诉长者:“我有一子感染热病,需用牛头栴檀才能治愈,听说你这里有一切珍奇宝物,所以前来向你求取。”
于是,檀弥离长者带着国王一同前往宝库;宝库内七宝珍奇如日照般光明,牛头栴檀亦不可计数。长者告诉波斯匿王:“国王!您需要多少,任意拿取。”
国王说:“我只须二两。”于是长者折取一小段牛头栴檀,并遣使者先送回宫给王子服用。
波斯匿王十分感谢长者的善心,临行前告诉他:“你应当去见佛陀。”
长者问:“什么是佛?”
波斯匿王非常惊讶地问:“你没有听过佛陀?佛陀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因厌离生、老、病、死,所以出家学道,成就佛果,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受人天所尊敬,故号为佛。”
长者听了深生恭敬,于是询问:“佛在何处?”
国王告诉他:“佛陀正在王舍城竹林精舍。”
波斯匿王离开后,檀弥离长者便前往见佛,佛陀的相好庄严,令他心生欢喜,长者顶礼问讯,并且摄心聆听佛陀的开示,当下即证须陀洹果。于是檀弥离长者请求出家学道,佛陀立即应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着身。”
佛再为其说四圣谛法,檀弥离比丘烦恼漏尽、心垢皆除,证阿罗汉果。
阿难尊者及诸比丘合掌向佛问道:“世尊,不知檀弥离比丘有何功德,能够生在人中,却受天人般福德,且能不贪着世乐,出家未久即获道果?”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过去九十一劫时,毗婆尸佛灭度之后,有五比丘欲共同修道,在山林中找到一处泉水清美、适合修行的好地方。当时比丘们协商,劝发当中的一位比丘:‘这里离城里很远,托钵不易,你可以发心修福,供养我们。’此人立即应允,到城中托钵,日日为四比丘送食。四比丘由于能安心办道,三个月后便得道证果。
得道比丘们心怀感恩,对这位比丘表示:‘多亏你发心护持,使我们能专心修行,成就道果,你有任何愿望都可以说出来。’
比丘非常欢喜地说:‘愿我将来在天上人间皆能富贵无虞,所愿之物皆能不费气力自然获得;且能值遇大善知识,闻法心净,速得道果。’”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当时发心护持四比丘道业的就是檀弥离比丘,于九十一劫中,皆生天上人间,豪贵庄严,不处贫穷卑贱之家。今日得见我闻法得道,未来度众无量。”
阿难尊者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法喜充满,当下有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罗汉者,亦有发无上菩提心者,个个对于佛陀所说的教法信受不渝,顶戴奉行。
摘自<贤愚经 / 卷十二>
如果了知爱染的话
一天,佛陀在摩竭国忧迦支江水旁的一棵树下,躬身敷座,端正身心,专注思惟。
这时,有一位梵志来到此处,见到世尊的足迹,极为殊好,便想:“这是谁的足迹呢?是天神的吗?还是龙的呢?还是鬼神、乐神、阿修罗、人或非人的?还是我先祖梵天的呢?”
于是梵志循着足迹前进,遥见佛陀正意端坐于树下,便问:“你是天神吗?”
佛陀回答:“我不是天神。”
又问:“那你是乐神吗?”
佛陀回答:“我不是乐神。”
又问:“那是龙啰?”
佛陀说:“我不是龙。”
又问:“那是夜叉吗?”
佛陀回答:“我不是夜叉。”
梵志若有所悟地说:“啊!那一定是我的先祖梵天吧!”
佛陀还是说:“我不是你的先祖梵天。”
这时,梵志问佛陀:“那么你到底是谁?”
佛陀开示梵志:“有爱染者则有受,有受则有爱染,因缘和合,然后各各相生,如此五阴炽盛之苦无有断绝之时。如果了知爱染的话,就会知道五欲,也会知道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故知这是五阴炽盛之本末。”
接着,佛陀便说此偈:
“
世间有五欲,意为第六生,
以知内外六,当念尽苦际。”
佛陀告诉梵志:“欲求方便灭苦之道,当灭内外六尘与六入,你应当如是学。”
当时梵志闻佛所说,专心思惟,保持正念,即于座上,诸尘垢尽,证得须陀洹果。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三十一>
这时,有一位梵志来到此处,见到世尊的足迹,极为殊好,便想:“这是谁的足迹呢?是天神的吗?还是龙的呢?还是鬼神、乐神、阿修罗、人或非人的?还是我先祖梵天的呢?”
于是梵志循着足迹前进,遥见佛陀正意端坐于树下,便问:“你是天神吗?”
佛陀回答:“我不是天神。”
又问:“那你是乐神吗?”
佛陀回答:“我不是乐神。”
又问:“那是龙啰?”
佛陀说:“我不是龙。”
又问:“那是夜叉吗?”
佛陀回答:“我不是夜叉。”
梵志若有所悟地说:“啊!那一定是我的先祖梵天吧!”
佛陀还是说:“我不是你的先祖梵天。”
这时,梵志问佛陀:“那么你到底是谁?”
佛陀开示梵志:“有爱染者则有受,有受则有爱染,因缘和合,然后各各相生,如此五阴炽盛之苦无有断绝之时。如果了知爱染的话,就会知道五欲,也会知道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故知这是五阴炽盛之本末。”
接着,佛陀便说此偈:
“
世间有五欲,意为第六生,
以知内外六,当念尽苦际。”
佛陀告诉梵志:“欲求方便灭苦之道,当灭内外六尘与六入,你应当如是学。”
当时梵志闻佛所说,专心思惟,保持正念,即于座上,诸尘垢尽,证得须陀洹果。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三十一>
当如观月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一位名叫生漏的婆罗门前往佛陀的处所,和其他比丘相互问讯后退坐一旁。当时,生漏婆罗门请示佛陀:“应该要如何看待恶知识?”
佛陀回答:“当如观月。”
婆罗门再请示:“那应当如何看待善知识呢?”
佛陀同样回答:“当如观月。”
婆罗门说:“您现在只是略说而已,没有广演其义,希望您能详细说明,使未能明了者皆能领悟。”
佛陀告诉婆罗门:“我现在就为你开示,你要专心谛听,并且好好思惟。”
佛陀对生漏婆罗门说:“恶知识犹如月末之月,昼夜周旋,渐渐减损,甚至有时还会隐没不见。恶知识因渐渐不信佛法之故,所以不守戒律、不听闻佛法、不愿布施,没有智慧;因为如此,命终后将堕入地狱之中。而月初的月亮经历昼夜,光明渐增,渐渐盛满,直至十五日之夜即圆满具足,一切众生没有不看到的。善知识因愈来愈相信佛法,所以遵守戒律、听闻佛法、欢喜布施,智慧增长;也因为如此,命终将生天上善处。所以,我才会说善知识趣向满月。”
接着,佛陀说了一首偈子:
“
若人有贪欲,瞋恚痴不尽,
于善渐有减,犹如月向尽;
若人无贪欲,瞋恚痴亦尽,
于善渐有增,犹如月盛满。”
佛陀勉励生漏婆罗门应当学习如初月般,善业渐增。生漏婆罗门聆听开示后随即赞叹:“佛陀,您说的真是太好了!我如黑暗中的人得以重见光明、迷路的人找到出路。请允许我成为受持五戒的佛弟子,我将终身持戒无有违犯。”
佛陀应允后,生漏婆罗门欢喜依教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八>
佛陀回答:“当如观月。”
婆罗门再请示:“那应当如何看待善知识呢?”
佛陀同样回答:“当如观月。”
婆罗门说:“您现在只是略说而已,没有广演其义,希望您能详细说明,使未能明了者皆能领悟。”
佛陀告诉婆罗门:“我现在就为你开示,你要专心谛听,并且好好思惟。”
佛陀对生漏婆罗门说:“恶知识犹如月末之月,昼夜周旋,渐渐减损,甚至有时还会隐没不见。恶知识因渐渐不信佛法之故,所以不守戒律、不听闻佛法、不愿布施,没有智慧;因为如此,命终后将堕入地狱之中。而月初的月亮经历昼夜,光明渐增,渐渐盛满,直至十五日之夜即圆满具足,一切众生没有不看到的。善知识因愈来愈相信佛法,所以遵守戒律、听闻佛法、欢喜布施,智慧增长;也因为如此,命终将生天上善处。所以,我才会说善知识趣向满月。”
接着,佛陀说了一首偈子:
“
若人有贪欲,瞋恚痴不尽,
于善渐有减,犹如月向尽;
若人无贪欲,瞋恚痴亦尽,
于善渐有增,犹如月盛满。”
佛陀勉励生漏婆罗门应当学习如初月般,善业渐增。生漏婆罗门聆听开示后随即赞叹:“佛陀,您说的真是太好了!我如黑暗中的人得以重见光明、迷路的人找到出路。请允许我成为受持五戒的佛弟子,我将终身持戒无有违犯。”
佛陀应允后,生漏婆罗门欢喜依教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八>
五支五身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前往精舍请示佛陀:“世尊,应当布舍给何种人呢?”
佛陀回答:“随大王所愿来布施。”
波斯匿王又问:“那应该布施何处,才能得到殊胜的果报呢?”
佛陀告诉大王:“您第一个问题是问:‘要布施给何种人?’又问:‘应布施何处,可以获得殊胜的果报?’这两个问题不是互相抵触吗?换我来问大王,请大王回答我。大王!譬如国家面临战争,集合所有的战士,当中有一位从东方来的婆罗门之子,年少而幼稚,长相端正却柔弱,肤白发黑,没有习过武艺,也没学过战术,心中怀着恐惧且怯弱,不能保护自己,尤其敌人在前时,还不忍心攻击对方,大王觉得这样的战士可以封赏他吗?”
大王回答:“当然不会封赏他。”
佛陀听到大王的回答后,又继续问说:“如果有刹利(王种)的童子从南方来,鞞舍(商贾之族)的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奴隶)的童子从北方来,和东方的婆罗门之子一样都没有技术,大王会封赏他们吗?”
大王回答:“当然都不会封赏。”
佛陀又继续问:“如果这个国家集合士兵,准备开战,这时有一位婆罗门童子从东方来,年纪轻且相貌端正,肤白发黑,学习种种武艺,精通各种战术,勇健无畏,纵使面临苦战,依旧不退却;且能够冷静应对,运用武器杀敌,破除对方战术,打败敌人。这样的战士,大王您会重赏他吗?”
大王肯定地回答:“当然,世尊!”
佛陀接着再问:“那如果刹利的童子从南方来,鞞舍的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的童子从北方来,皆年少端正,擅长各种武艺和战术,且都勇健威猛,即使面临苦战都不退却,就如同东方的婆罗门之子。对于这些战士,大王会封赏吗?”
大王回答:“能有这样的战士为国付出,当然是重赏!”
佛陀开示说:“大王!这些沙门、婆罗门就是在远离五支、成就五支的当中,建立自己的功德福报,能够供养这些沙门、婆罗门,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所谓舍离五支,即是断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什么是成就五身?即是指阿罗汉成就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身。大王!我们若能去供养这些舍离此五种烦恼、成就五身,建立此功德福报的人,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
运戈猛战斗,堪能勇士夫,
为其战斗故,随功重加赏。
不赏名族胄,怯劣无勇者,
忍辱修贤良,见谛建福田。
贤圣律仪备,成就深妙智,
族胄虽卑微,堪为施福田。
衣食钱财宝,床卧等众具,
悉应以敬施,为持净戒故。
人表林野际,穿井给行人,
溪涧施桥梁,迥路造房舍。
戒德多闻众,行路得止息,
譬如重云起,雷电声振耀。
普雨于壤土,百卉悉扶疏,
禽兽皆欢喜,田夫并欣乐。
如是净信心,闻慧舍悭垢,
钱财丰饮食,常施良福田。
高唱增欢爱,如雷雨良田,
功德注流泽,沾洽施主心。
财富名称流,及涅槃大果。”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法喜充满,顶礼佛陀后离去。
摘自<杂阿含经 / 卷四十二>
佛陀回答:“随大王所愿来布施。”
波斯匿王又问:“那应该布施何处,才能得到殊胜的果报呢?”
佛陀告诉大王:“您第一个问题是问:‘要布施给何种人?’又问:‘应布施何处,可以获得殊胜的果报?’这两个问题不是互相抵触吗?换我来问大王,请大王回答我。大王!譬如国家面临战争,集合所有的战士,当中有一位从东方来的婆罗门之子,年少而幼稚,长相端正却柔弱,肤白发黑,没有习过武艺,也没学过战术,心中怀着恐惧且怯弱,不能保护自己,尤其敌人在前时,还不忍心攻击对方,大王觉得这样的战士可以封赏他吗?”
大王回答:“当然不会封赏他。”
佛陀听到大王的回答后,又继续问说:“如果有刹利(王种)的童子从南方来,鞞舍(商贾之族)的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奴隶)的童子从北方来,和东方的婆罗门之子一样都没有技术,大王会封赏他们吗?”
大王回答:“当然都不会封赏。”
佛陀又继续问:“如果这个国家集合士兵,准备开战,这时有一位婆罗门童子从东方来,年纪轻且相貌端正,肤白发黑,学习种种武艺,精通各种战术,勇健无畏,纵使面临苦战,依旧不退却;且能够冷静应对,运用武器杀敌,破除对方战术,打败敌人。这样的战士,大王您会重赏他吗?”
大王肯定地回答:“当然,世尊!”
佛陀接着再问:“那如果刹利的童子从南方来,鞞舍的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的童子从北方来,皆年少端正,擅长各种武艺和战术,且都勇健威猛,即使面临苦战都不退却,就如同东方的婆罗门之子。对于这些战士,大王会封赏吗?”
大王回答:“能有这样的战士为国付出,当然是重赏!”
佛陀开示说:“大王!这些沙门、婆罗门就是在远离五支、成就五支的当中,建立自己的功德福报,能够供养这些沙门、婆罗门,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所谓舍离五支,即是断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什么是成就五身?即是指阿罗汉成就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身。大王!我们若能去供养这些舍离此五种烦恼、成就五身,建立此功德福报的人,便能获得殊胜的果报。”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
运戈猛战斗,堪能勇士夫,
为其战斗故,随功重加赏。
不赏名族胄,怯劣无勇者,
忍辱修贤良,见谛建福田。
贤圣律仪备,成就深妙智,
族胄虽卑微,堪为施福田。
衣食钱财宝,床卧等众具,
悉应以敬施,为持净戒故。
人表林野际,穿井给行人,
溪涧施桥梁,迥路造房舍。
戒德多闻众,行路得止息,
譬如重云起,雷电声振耀。
普雨于壤土,百卉悉扶疏,
禽兽皆欢喜,田夫并欣乐。
如是净信心,闻慧舍悭垢,
钱财丰饮食,常施良福田。
高唱增欢爱,如雷雨良田,
功德注流泽,沾洽施主心。
财富名称流,及涅槃大果。”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法喜充满,顶礼佛陀后离去。
摘自<杂阿含经 / 卷四十二>
五种出世间食
过去佛陀在婆罗园弘法时,一天,着衣持钵入婆罗村乞食。魔王波旬心想:“现在佛陀欲入村乞食,我要想办法使人们不要供养他食物。”于是便奔走各地,告诉人们不要布施食物给佛陀。结果,佛陀到婆罗村后,村民们都不跟他说话,也没有人供养他,佛陀只好离开村子。
这时,魔王波旬故意来到婆罗园,问佛陀说:“沙门,你竟然没有化缘到食物?”
佛陀回答:“这是魔王你的恶行,使我化缘不到食物,但不久之后你就会受其果报。在贤劫时,有位拘楼孙如来出现于世,那时他也依此村落居住,化导四十万大众。那时,也有魔王曾这样想:‘我要命令婆罗村的人民,不可以供养那位沙门食物。’所以比丘们到村里托钵,都没有化缘到食物,只好离开婆罗村。”
“后来,拘楼孙如来为诸比丘开示微妙之法:‘你们仔细观察,其实饮食可分为九种,其中四种为世间食,五种为出世间食。
世间食是哪四种呢?
一者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
二者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
三者思食,即知觉;
四者识食,即思想或意志,这就是世间四食。
出世间食是哪五种呢?
一者禅悦食,修圣道之人因得禅定而生心身喜悦,以长养慧命者。
二者愿食,即修圣道之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之善根者。
三者念食,即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
四者八解脱食,即修圣道之人解脱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菩萨善根者。
五者法喜食,即修圣道之人爱乐妙法,必生喜悦,以长养慧命者。
这就是五种出世间食。所以比丘们,你们应以出世间食为主,专心舍去四种世间食,才能成办五种出世间食,你们应当如此学习。’比丘们受到佛陀的教导,皆节身自制,成办五种出世间食,因此魔王波旬的计划就失败了。”
魔王波旬心想:“既然这个计划失败,我要改在眼、耳、鼻、口、身、意上去诱惑他们,要叫村里的百姓供养这群比丘,并且过其所需,使他们贪着利养不愿舍离,从眼、耳、鼻、舌、身、意之供养中堕落。”
隔天一早,佛陀又带领比丘们入村托钵,结果村民们皆争相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物,使其不虞匮乏。此时,佛陀教诫比丘们说:‘贪着利养者,必堕恶道,无法与无为法相应,你们当舍此贪着利养之念。若有比丘贪着利养,则无法成就五分法身且不具足戒德。’”
最后,佛陀教诫比丘们,未有利养之恶念者,当令不生;已生利养之恶念者,当疾灭除,你们应当如此学习、警惕。此时,魔王波旬即消失匿迹,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四十一>
这时,魔王波旬故意来到婆罗园,问佛陀说:“沙门,你竟然没有化缘到食物?”
佛陀回答:“这是魔王你的恶行,使我化缘不到食物,但不久之后你就会受其果报。在贤劫时,有位拘楼孙如来出现于世,那时他也依此村落居住,化导四十万大众。那时,也有魔王曾这样想:‘我要命令婆罗村的人民,不可以供养那位沙门食物。’所以比丘们到村里托钵,都没有化缘到食物,只好离开婆罗村。”
“后来,拘楼孙如来为诸比丘开示微妙之法:‘你们仔细观察,其实饮食可分为九种,其中四种为世间食,五种为出世间食。
世间食是哪四种呢?
一者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
二者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
三者思食,即知觉;
四者识食,即思想或意志,这就是世间四食。
出世间食是哪五种呢?
一者禅悦食,修圣道之人因得禅定而生心身喜悦,以长养慧命者。
二者愿食,即修圣道之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之善根者。
三者念食,即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
四者八解脱食,即修圣道之人解脱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菩萨善根者。
五者法喜食,即修圣道之人爱乐妙法,必生喜悦,以长养慧命者。
这就是五种出世间食。所以比丘们,你们应以出世间食为主,专心舍去四种世间食,才能成办五种出世间食,你们应当如此学习。’比丘们受到佛陀的教导,皆节身自制,成办五种出世间食,因此魔王波旬的计划就失败了。”
魔王波旬心想:“既然这个计划失败,我要改在眼、耳、鼻、口、身、意上去诱惑他们,要叫村里的百姓供养这群比丘,并且过其所需,使他们贪着利养不愿舍离,从眼、耳、鼻、舌、身、意之供养中堕落。”
隔天一早,佛陀又带领比丘们入村托钵,结果村民们皆争相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物,使其不虞匮乏。此时,佛陀教诫比丘们说:‘贪着利养者,必堕恶道,无法与无为法相应,你们当舍此贪着利养之念。若有比丘贪着利养,则无法成就五分法身且不具足戒德。’”
最后,佛陀教诫比丘们,未有利养之恶念者,当令不生;已生利养之恶念者,当疾灭除,你们应当如此学习、警惕。此时,魔王波旬即消失匿迹,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四十一>
最终流入涅槃大海
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舍求见佛陀说:“出家众剃除须发,正信出家,虔修梵行,成道时能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请世尊慈悲开示,我会独自在一静处专心思惟,精进不放逸。”
此时佛陀观察恒河水,见水中有一大树随流而下,于是询问比丘:“你有看到恒河中正在漂流的大树吗?”
比丘回答:“是的,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如果此树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入水中、不在沙洲上搁浅,亦不为洄流所住,不为人、非人所取,又不腐败,最后会流入大海吗?”
比丘回答:“会的,世尊。”
佛陀说:“比丘也是如此,如果能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入水底,不在沙洲上搁浅,亦不为洄流所住,不为人、非人所取,又不腐败,最后终会流入大海。”
比丘请示佛陀:“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什么叫沉没?什么是在沙洲上搁浅?什么是洄流?什么是被人取?什么是被非人取?如何为腐败?请世尊为我广说,我闻法后,必择一静处,专心思惟,直至悟道证果。”
于是佛陀为其开示:“此岸者,即是执着色、声、香、味、触、法;彼岸者,即是执着远离色、声、香、味、触、法;人取者,即是忧悲喜乐皆近于俗人;非人取者,犹如有人愿修梵行,持戒苦行,当生天处;回流所住者,如舍戒还俗;腐败者,即是犯种种恶行不善之法而堕落。若能不着此岸、不着彼岸,远离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持戒清净,虔修梵行,最后一定可以流入涅槃大海。”
比丘听闻开示后欢喜离去,择一静处,精进思惟,即证阿罗汉果,远离生死轮回之流。
又有一牧牛人,名为难屠,在距佛不远处牧牛。比丘离去之后,难屠来到佛前至诚顶礼,退于一旁后请示佛陀:“世尊,我今可以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入水中、不停滞于洲渚上,亦不为洄流所住,不为人、非人所取,又不腐败,能于世尊座下剃发修行吗?”
佛陀问牧牛人:“你将牛还给主人了吗?”
牧牛人回答:“牛群皆能自行返家,不需我送,只要您准许我出家学道,其余不用担心。”
佛说:“牛虽然可以自己回家,但你受人所雇,理应返家回报主人。”
牧牛人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退。
此时舍利弗尊者在旁,不解佛意,待牧牛人离去后请示佛陀:“难屠欲求出家,为何您要遣他回家呢?”
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难屠返家后是不会受五欲所诱惑,等他将牛还给主人,自然会回到这里。此时心无挂碍,如法如律出家学道,修清净梵行,最后会证得阿罗汉果。”
果然,难屠将牛归还主人之后,又来到佛所,顶礼佛足,依法出家,修清净梵行,最后成就阿罗汉果。
摘自<杂阿含经 / 卷四十三>
此时佛陀观察恒河水,见水中有一大树随流而下,于是询问比丘:“你有看到恒河中正在漂流的大树吗?”
比丘回答:“是的,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如果此树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入水中、不在沙洲上搁浅,亦不为洄流所住,不为人、非人所取,又不腐败,最后会流入大海吗?”
比丘回答:“会的,世尊。”
佛陀说:“比丘也是如此,如果能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入水底,不在沙洲上搁浅,亦不为洄流所住,不为人、非人所取,又不腐败,最后终会流入大海。”
比丘请示佛陀:“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什么叫沉没?什么是在沙洲上搁浅?什么是洄流?什么是被人取?什么是被非人取?如何为腐败?请世尊为我广说,我闻法后,必择一静处,专心思惟,直至悟道证果。”
于是佛陀为其开示:“此岸者,即是执着色、声、香、味、触、法;彼岸者,即是执着远离色、声、香、味、触、法;人取者,即是忧悲喜乐皆近于俗人;非人取者,犹如有人愿修梵行,持戒苦行,当生天处;回流所住者,如舍戒还俗;腐败者,即是犯种种恶行不善之法而堕落。若能不着此岸、不着彼岸,远离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持戒清净,虔修梵行,最后一定可以流入涅槃大海。”
比丘听闻开示后欢喜离去,择一静处,精进思惟,即证阿罗汉果,远离生死轮回之流。
又有一牧牛人,名为难屠,在距佛不远处牧牛。比丘离去之后,难屠来到佛前至诚顶礼,退于一旁后请示佛陀:“世尊,我今可以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入水中、不停滞于洲渚上,亦不为洄流所住,不为人、非人所取,又不腐败,能于世尊座下剃发修行吗?”
佛陀问牧牛人:“你将牛还给主人了吗?”
牧牛人回答:“牛群皆能自行返家,不需我送,只要您准许我出家学道,其余不用担心。”
佛说:“牛虽然可以自己回家,但你受人所雇,理应返家回报主人。”
牧牛人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退。
此时舍利弗尊者在旁,不解佛意,待牧牛人离去后请示佛陀:“难屠欲求出家,为何您要遣他回家呢?”
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难屠返家后是不会受五欲所诱惑,等他将牛还给主人,自然会回到这里。此时心无挂碍,如法如律出家学道,修清净梵行,最后会证得阿罗汉果。”
果然,难屠将牛归还主人之后,又来到佛所,顶礼佛足,依法出家,修清净梵行,最后成就阿罗汉果。
摘自<杂阿含经 / 卷四十三>
这一朵花
六祖大师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也就是说,「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
我们说一朵花,从种籽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by 星云法师
我们说一朵花,从种籽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by 星云法师
Rarity of Human Existence
When some great teachers of the past reflected on the rarity of human existence, they did not even feel like sleeping; they could not bear to waste a single moment. They put all their energy into spiritual practice.
by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by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种下的苦子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他:“比丘!你种下的苦子极为鄙秽。所谓诸根恶漏,有漏汁处,必有蝇集。”比丘一听,明白佛陀已识其心念,于是升起敬畏之心,赶紧匆忙离去。
佛陀回到鹿野园苑后,告诉比丘们今天所遇到的事。此时,一位比丘恭敬合掌请示佛陀:“世尊,何为种苦子?什么是鄙秽、恶漏?什么又是蝇集?”
佛陀开示说:“心中种种瞋恚嫌害,即为苦因。这些苦就如同种子,种下后将来必会招感种种苦果。再者,放纵自心、贪着五欲,则为卑鄙污秽之行。如果不知改正自心,进而违犯戒律规矩,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即名恶漏。一旦六根长养了这些恶习,没有惭耻之心,不知悔改,恶习就会如汁液招感苍蝇般,招感更多烦恼,此即蝇集。”
接着,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
若有不摄诸根者,增长欲爱种苦子,
作诸鄙秽常流出,亲近欲觉恼害觉。
若在聚落空闲处,心终无有暂乐时,
若于己身修正定,修集诸通得三明。
彼得快乐安隐眠,能灭觉蝇使无余,
能修得行住健处,履行圣迹到善方。
得正智迹终不还,入于涅槃寂灭乐。”
比丘们听完佛陀开示,欢喜奉行。
摘自<别译杂阿含经 / 卷一>
佛陀回到鹿野园苑后,告诉比丘们今天所遇到的事。此时,一位比丘恭敬合掌请示佛陀:“世尊,何为种苦子?什么是鄙秽、恶漏?什么又是蝇集?”
佛陀开示说:“心中种种瞋恚嫌害,即为苦因。这些苦就如同种子,种下后将来必会招感种种苦果。再者,放纵自心、贪着五欲,则为卑鄙污秽之行。如果不知改正自心,进而违犯戒律规矩,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即名恶漏。一旦六根长养了这些恶习,没有惭耻之心,不知悔改,恶习就会如汁液招感苍蝇般,招感更多烦恼,此即蝇集。”
接着,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
若有不摄诸根者,增长欲爱种苦子,
作诸鄙秽常流出,亲近欲觉恼害觉。
若在聚落空闲处,心终无有暂乐时,
若于己身修正定,修集诸通得三明。
彼得快乐安隐眠,能灭觉蝇使无余,
能修得行住健处,履行圣迹到善方。
得正智迹终不还,入于涅槃寂灭乐。”
比丘们听完佛陀开示,欢喜奉行。
摘自<别译杂阿含经 / 卷一>
A Compassionate Desire
To recognize the nature of your mind is to engender in the ground of your being an understanding that will change your entire worldview and help you discover and develop, naturally and spontaneously, a compassionate desire to serve all beings, as well as a direct knowledge of how best you can do so, with whatever skill or ability you have, in whatever circumstances you find yourself.
by Sogyal Rinpoche
by Sogyal Rinpoch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 usually say the aim of life is to be happy. Our existence is based on hope. Our life is rooted in the opportunity to be happy, not necessarily wealthy, but happy within our own minds. If we only indulge in sensory pleasure, we’ll be littl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n fact, we have this marvellous brain and intelligence; we must learn to use it.
by Dalai Lama
by Dalai Lama
恶口过患
婆罗门女家中有一座果园,母亲每天留女儿在家看守园子,自己则外出求食,待吃饱后为女儿送食。一天,过了吃饭时间母亲仍未送食来,婆罗门女因饥渴所逼而起瞋心地说:"母亲今天怎么没有送食物来我、没有来看我?"忧恼再三,更生气地说:"母亲真是连畜兽都不如,畜兽、野鹿遇到孩子饥渴时,念念都不安心。"过了不久,母亲即送食物来给女儿。
婆罗门女正要吃饭时,见到一位辟支佛沙门从南向北飞来,心生欢喜,即起身合掌顶礼,为其敷清净座,并供养鲜花与饮食。辟支佛沙门应供后,为婆罗门女开示微妙之法,法喜充满的婆罗门女随即发愿:‘愿我来世能遇贤圣,礼事供养,容貌端正,尊荣豪贵,行于路时亦有莲花承足。’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婆罗门女即是摩耶夫人的前世,因以饮食、净花供养辟支佛,所以五百世中尊荣豪贵,衣食自然而得,亦有莲花承足。她因过去愿力之故,今世得值五百辟支佛礼事供养,亦因过去恶言,不知母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所以五百世堕为鹿身。人在世间,祸从口出,应当勤护口业,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所以,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口舌者,犹如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佛说此经时,有上千优婆塞、优婆夷慎护口过,即得初果,亦有无量比丘、比丘尼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无量人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大众闻佛说法,欢喜奉行,作礼而去。
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 / 卷三>
婆罗门女正要吃饭时,见到一位辟支佛沙门从南向北飞来,心生欢喜,即起身合掌顶礼,为其敷清净座,并供养鲜花与饮食。辟支佛沙门应供后,为婆罗门女开示微妙之法,法喜充满的婆罗门女随即发愿:‘愿我来世能遇贤圣,礼事供养,容貌端正,尊荣豪贵,行于路时亦有莲花承足。’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婆罗门女即是摩耶夫人的前世,因以饮食、净花供养辟支佛,所以五百世中尊荣豪贵,衣食自然而得,亦有莲花承足。她因过去愿力之故,今世得值五百辟支佛礼事供养,亦因过去恶言,不知母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所以五百世堕为鹿身。人在世间,祸从口出,应当勤护口业,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所以,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口舌者,犹如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佛说此经时,有上千优婆塞、优婆夷慎护口过,即得初果,亦有无量比丘、比丘尼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无量人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大众闻佛说法,欢喜奉行,作礼而去。
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 / 卷三>
Physical Aging
The more you are preoccupied by your own physical aging, the more anxious you will become. Do not worry so much about your physical appearance. Concentrate, rather, on not wasting your life. Practice the Dharma. The more you engage in it, the more your satisfaction will grow.
by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by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究竟解脱,不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下随身的庄严饰物,虔诚顶礼后再请法。
一日,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法要,国王听了心生法喜,请求佛陀及比丘僧接受自己三个月的供养。回宫后,波斯匿王告诉大臣们这个消息,并请大众共发欢喜心。接着,国王在宫门外兴建殊妙庄严的大讲堂,并备齐百味饮食、僧衣、卧具、医药,无所短少。
三个月后,波斯匿王向佛陀禀白自己的功德已圆满成办,佛陀慈悲地说:“国王,修善积福应无有疲厌,千万不要说所做的功德已经圆满。众生轮回生死,无可称记,福德亦随之消磨殆尽,毫厘不存,所以不要说福德已圆满足够,应追求身、口、意之一切行持没有烦恼、过失,体悟真生命的解脱自在为首要,而不是以生灭的福报为满足!若能如此,就能于漫漫生死长夜中得到无量的安稳喜悦。”
波斯匿王当下心怀恐惧,悲泣交集地向佛陀忏悔顶礼,改往修来,不再贪求会随生死轮回而变灭的福报。就在此时,大众中一位迦旃延比丘尼听闻佛陀开示后法喜充满,顶礼后禀白佛陀:“三十一劫以前,有一饭式诘如来出现于他方世界度化众生。当时的野马城内有一位名叫纯黑的仆役,见到如来入城托钵游化,于是回家准备斋食供养如来,发愿以此殊胜功德,令己不再堕落三涂恶道,来世亦能值遇如来,为己说法,从烦恼无明的深渊得到解脱。”
迦旃延比丘尼表示:“仆役纯黑即是我前世,因为在饭式诘如来前发了誓愿,希望未来之世永闻如来解脱生死之妙法,故于三十一劫中不曾堕入三恶道中,得生天上、人间,今世随佛出家学道,漏尽烦恼成阿罗汉。”
迦旃延比丘尼发愿,愿将身口意三业所有行持,毫无迟疑地落实修行,观照自心,毫不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以求究竟解脱。若见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贤士,如同见佛一般,尽当欢喜供养,并一一询问沙门所需之物,只要承诺的,必尽力去求取。正因为如此护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的因缘,最后得入涅槃之道。
佛陀观察迦旃延比丘尼的发心后,询问在座比丘:“你们是否见过对于修行解脱有如此信心的人?”
众人回答:“没有。”
于是佛陀对大众说:“在声闻中第一位得到信解脱的比丘尼,就是迦旃延比丘尼。”
迦旃延比丘尼、波斯匿王及四众弟子闻佛所说,皆欢喜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十三>
一日,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法要,国王听了心生法喜,请求佛陀及比丘僧接受自己三个月的供养。回宫后,波斯匿王告诉大臣们这个消息,并请大众共发欢喜心。接着,国王在宫门外兴建殊妙庄严的大讲堂,并备齐百味饮食、僧衣、卧具、医药,无所短少。
三个月后,波斯匿王向佛陀禀白自己的功德已圆满成办,佛陀慈悲地说:“国王,修善积福应无有疲厌,千万不要说所做的功德已经圆满。众生轮回生死,无可称记,福德亦随之消磨殆尽,毫厘不存,所以不要说福德已圆满足够,应追求身、口、意之一切行持没有烦恼、过失,体悟真生命的解脱自在为首要,而不是以生灭的福报为满足!若能如此,就能于漫漫生死长夜中得到无量的安稳喜悦。”
波斯匿王当下心怀恐惧,悲泣交集地向佛陀忏悔顶礼,改往修来,不再贪求会随生死轮回而变灭的福报。就在此时,大众中一位迦旃延比丘尼听闻佛陀开示后法喜充满,顶礼后禀白佛陀:“三十一劫以前,有一饭式诘如来出现于他方世界度化众生。当时的野马城内有一位名叫纯黑的仆役,见到如来入城托钵游化,于是回家准备斋食供养如来,发愿以此殊胜功德,令己不再堕落三涂恶道,来世亦能值遇如来,为己说法,从烦恼无明的深渊得到解脱。”
迦旃延比丘尼表示:“仆役纯黑即是我前世,因为在饭式诘如来前发了誓愿,希望未来之世永闻如来解脱生死之妙法,故于三十一劫中不曾堕入三恶道中,得生天上、人间,今世随佛出家学道,漏尽烦恼成阿罗汉。”
迦旃延比丘尼发愿,愿将身口意三业所有行持,毫无迟疑地落实修行,观照自心,毫不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以求究竟解脱。若见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贤士,如同见佛一般,尽当欢喜供养,并一一询问沙门所需之物,只要承诺的,必尽力去求取。正因为如此护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的因缘,最后得入涅槃之道。
佛陀观察迦旃延比丘尼的发心后,询问在座比丘:“你们是否见过对于修行解脱有如此信心的人?”
众人回答:“没有。”
于是佛陀对大众说:“在声闻中第一位得到信解脱的比丘尼,就是迦旃延比丘尼。”
迦旃延比丘尼、波斯匿王及四众弟子闻佛所说,皆欢喜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十三>
The Practice of Compassion
You can have no greater ally in the war against your greatest enemy, your own self-grasping and self-cherishing, than the practice of compassion.
It is compassion, dedicating ourselves to others, taking on their suffering instead of cherishing ourselves, that, hand in hand with the wisdom of egolessness, destroys most effectively and most completely that ancient attachment to a false self that has been the cause of our endless wandering in samsara.
That is why in our tradition we see compassion as the source and essence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heart of enlightened activity.
by Sogyal Rinpoche
It is compassion, dedicating ourselves to others, taking on their suffering instead of cherishing ourselves, that, hand in hand with the wisdom of egolessness, destroys most effectively and most completely that ancient attachment to a false self that has been the cause of our endless wandering in samsara.
That is why in our tradition we see compassion as the source and essence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heart of enlightened activity.
by Sogyal Rinpoche
Compassion is not a Sign of Weakness
If someone behaves negatively towards you, it helps to remember that he or she is a human being like you an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n action and the person who does it.
If counter measures are needed to prevent someone doing harm, it's always better to do it with a calm rather than an agitated mind. If you act out of anger, the best part of your brain fails to function. Remember, compassion is not a sign of weakness.
by Dalai Lama
无常总在左右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舍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恶行亦会感愁忧、祸患,且要忍受生死轮回之苦。”
佛陀开示完,即入城托钵。当时,娑扫国城中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梵志与一名年仅七岁的长者子往生,两家人同时送丧,举着五彩的幡旗,妇女、小孩们全都披头散发,亲戚们啼哭悲泣,场面哀痛不已。
佛陀回到精舍后,藉由这个因缘,为比丘们开示:“人生短暂,活不到百年就死亡了,纵使寿命有超过百年之人,最后也难逃一死。因为想要保有一切,所以心怀恐惧。对于事物的贪爱心,源自于错认一切都是恒常不变,殊不知无常总在左右。死亡犹如大海,一切都因之漂荡、动摇,世间人误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应当以智慧心观察真理,勿贪爱这个虚妄不实的我。”
“世间的快乐就像梦境一般,醒来后还能看见什么?贪恋世间种种的人事物也是如此,当神识变灭时,还存在些什么?曾经历过的一切都已逝去,无论善恶已不复见。一切皆会舍离这个世间,唯有过去的声名仍会存在。人们因为过于悲伤转为憎恨,却又念念不舍,贪执爱恋。若能舍离爱着,就可远离恐怖,到达安详自在之处。比丘们莫起妄念,欲望会败坏名声,你们要时时观照身口意三业。今为大众开示无住的道理,应当依此修行,舍离爱憎、悲忧;当如莲花般清净无染,不执着也不希求,不听闻偏邪之事,也无需从中求得解脱,没有染污之念,又怎会有贪着之心?当如莲花般不着相,在污水中生长着,也无需离开污水。应如是修行,闻如未闻,修而无修。”
比丘们闻佛开示后,皆欢喜奉行。
摘自<佛说义足经 / 卷上>
佛陀开示完,即入城托钵。当时,娑扫国城中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梵志与一名年仅七岁的长者子往生,两家人同时送丧,举着五彩的幡旗,妇女、小孩们全都披头散发,亲戚们啼哭悲泣,场面哀痛不已。
佛陀回到精舍后,藉由这个因缘,为比丘们开示:“人生短暂,活不到百年就死亡了,纵使寿命有超过百年之人,最后也难逃一死。因为想要保有一切,所以心怀恐惧。对于事物的贪爱心,源自于错认一切都是恒常不变,殊不知无常总在左右。死亡犹如大海,一切都因之漂荡、动摇,世间人误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应当以智慧心观察真理,勿贪爱这个虚妄不实的我。”
“世间的快乐就像梦境一般,醒来后还能看见什么?贪恋世间种种的人事物也是如此,当神识变灭时,还存在些什么?曾经历过的一切都已逝去,无论善恶已不复见。一切皆会舍离这个世间,唯有过去的声名仍会存在。人们因为过于悲伤转为憎恨,却又念念不舍,贪执爱恋。若能舍离爱着,就可远离恐怖,到达安详自在之处。比丘们莫起妄念,欲望会败坏名声,你们要时时观照身口意三业。今为大众开示无住的道理,应当依此修行,舍离爱憎、悲忧;当如莲花般清净无染,不执着也不希求,不听闻偏邪之事,也无需从中求得解脱,没有染污之念,又怎会有贪着之心?当如莲花般不着相,在污水中生长着,也无需离开污水。应如是修行,闻如未闻,修而无修。”
比丘们闻佛开示后,皆欢喜奉行。
摘自<佛说义足经 / 卷上>
真诚布施
佛陀在世时,有一大富六口之家,奴婢、金银珍宝不可称数。一天,佛与阿难尊者入城乞食,来到这户人家,全家人都非常欢喜,请佛入内应供。富丽堂皇的屋里,铺设着毛织的地毯,使用的食器皆以金、银、琉璃打造而成,细巧精致,无与伦比。
阿难尊者问佛:“这户人家以何因缘,今世能享有如此富贵?”
佛陀回答:“过去世时,这位屋主非常贫穷,有一年发生了饥荒,粮食短缺,只能采撷水边的植物充当粮食。这天,正好采了一些水生植物煮成羹汤喝,恰巧遇到沙门托钵乞食,屋主的父母说:‘把我的那一份拿去供养沙门吧!’于是,其他儿孙们便将自己的食物供养父母,而父母又将其转供养沙门,所以一家大小将当天仅有的食物尽数供养。”
“因为这样的真诚布施,全家人得生天上人中,常得安稳快乐,财富丰饶,亦因这样的因缘,世世共结眷属,同享福乐。今世重逢,全家人欢喜受持五戒,命终后得生天上,受福无量。”
摘自<杂譬喻经 / 卷下>
阿难尊者问佛:“这户人家以何因缘,今世能享有如此富贵?”
佛陀回答:“过去世时,这位屋主非常贫穷,有一年发生了饥荒,粮食短缺,只能采撷水边的植物充当粮食。这天,正好采了一些水生植物煮成羹汤喝,恰巧遇到沙门托钵乞食,屋主的父母说:‘把我的那一份拿去供养沙门吧!’于是,其他儿孙们便将自己的食物供养父母,而父母又将其转供养沙门,所以一家大小将当天仅有的食物尽数供养。”
“因为这样的真诚布施,全家人得生天上人中,常得安稳快乐,财富丰饶,亦因这样的因缘,世世共结眷属,同享福乐。今世重逢,全家人欢喜受持五戒,命终后得生天上,受福无量。”
摘自<杂譬喻经 / 卷下>
Your Own Buddha Nature
There is a spark of hope, a playful humor about the posture we take in meditation, which lies in the secret understanding that we all have the buddha nature. So when you assume this posture, you are playfully imitating a buddha, acknowledging and giving real encouragement to the emergence of your own buddha nature. You begin to respect yourself as a potential buddha.
At the same time, you still recognize your relative condition. But because you have let yourself be inspired by a joyful trust in your own true buddha nature, you can accept your negative aspects more easily and deal with them more generously and with more humor.
When you meditate, invite yourself to feel the self-esteem, the dignity, and the strong humility of the buddha that you are. If you simply let yourself be inspired by this joyful trust, it is enough: Out of this understanding and confidence, meditation will naturally arise.
by Sogyal Rinpoche
At the same time, you still recognize your relative condition. But because you have let yourself be inspired by a joyful trust in your own true buddha nature, you can accept your negative aspects more easily and deal with them more generously and with more humor.
When you meditate, invite yourself to feel the self-esteem, the dignity, and the strong humility of the buddha that you are. If you simply let yourself be inspired by this joyful trust, it is enough: Out of this understanding and confidence, meditation will naturally arise.
by Sogyal Rinpoche
Long Term Satisfaction
We have a largely materialistic lifestyle characterized by a materialistic culture.
However, this only provides us with temporary, sensory satisfaction, whereas long-term satisfaction is based not on the senses but on the mind. That’s where real tranquility is to be found. And peace of mind turns out to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our physical health too.
by Dalai Lama
However, this only provides us with temporary, sensory satisfaction, whereas long-term satisfaction is based not on the senses but on the mind. That’s where real tranquility is to be found. And peace of mind turns out to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our physical health too.
by Dalai Lama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下静坐的阿难尊者,思惟佛陀说过的道理:“世界上所有的香味,都比不上植物的根、茎、花这三种自然的
香味。但是,这些香味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能闻得到──顺风的时候,可以闻到;逆风时,就闻不到这些香味。”心生疑惑的阿难尊者,决定前往请示佛陀。
到了王舍城,阿难尊者至诚顶礼佛陀后,合掌恭敬地说:“世尊,我在山林间静坐思惟,您说过诸香中,植物自然的根、茎、花香是最香的,但是这些香味只有顺着风向才能闻到,有没有哪一种香,不论逆风、顺风都能闻到呢?”
佛陀回答:“的确,世上有一种好香,是不为风向所影响,不论逆风、顺风,不论在城镇或乡村、是男或女都能闻得到,这是什么香呢?只要有人能够持守不杀生、 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五条戒,就会获得天人、证得天眼者的欢喜赞叹。不论城乡男女,只要能受持五戒,这个地方就有戒香。这种戒香不为风向所影 响,不论顺风、逆风都能闻到。”
接着,佛陀为在场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
若栴檀沈水,根茎及花叶,此香顺风闻,逆风无闻者。
持戒香丈夫,芳馨遍世界,名闻满十方,逆顺悉闻之。
栴檀及沈水,优钵罗拔师,如此香微劣,不如持戒香。
如是种种香,所闻处不远,戒香闻十方,殊胜诸天香。
如此清净戒,不放逸为本,安住无漏法,正智得解脱。
众魔虽欲求,莫知其方所,是名安隐道。
此道最清净,永离于诸向,舍弃于众趣。”
所有的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皆欢喜信受奉行。
摘自<别译杂阿含经 / 卷一>
到了王舍城,阿难尊者至诚顶礼佛陀后,合掌恭敬地说:“世尊,我在山林间静坐思惟,您说过诸香中,植物自然的根、茎、花香是最香的,但是这些香味只有顺着风向才能闻到,有没有哪一种香,不论逆风、顺风都能闻到呢?”
佛陀回答:“的确,世上有一种好香,是不为风向所影响,不论逆风、顺风,不论在城镇或乡村、是男或女都能闻得到,这是什么香呢?只要有人能够持守不杀生、 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五条戒,就会获得天人、证得天眼者的欢喜赞叹。不论城乡男女,只要能受持五戒,这个地方就有戒香。这种戒香不为风向所影 响,不论顺风、逆风都能闻到。”
接着,佛陀为在场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
若栴檀沈水,根茎及花叶,此香顺风闻,逆风无闻者。
持戒香丈夫,芳馨遍世界,名闻满十方,逆顺悉闻之。
栴檀及沈水,优钵罗拔师,如此香微劣,不如持戒香。
如是种种香,所闻处不远,戒香闻十方,殊胜诸天香。
如此清净戒,不放逸为本,安住无漏法,正智得解脱。
众魔虽欲求,莫知其方所,是名安隐道。
此道最清净,永离于诸向,舍弃于众趣。”
所有的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皆欢喜信受奉行。
摘自<别译杂阿含经 / 卷一>
Choose a Different Door
In the West, millions of people suffer from depression, but if you dedicate your life in the morning to numberless sentient beings, you will have unbelievable joy and happiness the whole day. Cherishing the 'I' opens the door to all suffering, while cherishing others opens the door to all happiness. When you live your life every day for others, the door to depression, relationship problems and all such things is closed and instead there is incredible joy and excitement.
by Lama Zopa Rinpoche
by Lama Zopa Rinpoche
七觉支法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均头比丘卧病在床,连日常起居都无法自理。均头比丘心起烦恼,悲叹地说:“好久没看到世尊的慈颜,如今我得此重病,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看来此生就要走到尽头。”但又想到佛陀曾经开示:“若人因缘已到但未得度,我终不舍弃,生生世世发愿度化。”
然而时至今日,却未见佛陀前来探望,被遗忘之感油然而生,病苦之痛倍增!此时,佛陀以天耳通听到均头比丘心中的遗憾,便集合众比丘前往探望。
卧病在床的均头比丘,远远即看见如来庄严的身影,便赶紧下床礼拜;佛陀知其身患重疾,吩咐他不需下床,并且慰问:“病情有没有好些?”
均头比丘回答:“感恩佛陀的关心,虽然服遍众多草药,但因业障深重,病情实未好转。”
佛又关心:“比丘们有没有来探望啊?”
均头比丘回答:“比丘们都有来探望。”
这时佛陀观因缘成熟,即为大众开示七觉支法──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均头比丘闻法当下身心清凉,所有疾病顿时消除,身口意三业悉皆清净,不再为病所恼。均头比丘以欢喜之心禀告佛陀:“感恩佛陀开示此七觉支法,令我脱离烦恼病苦,此法乃诸药草中最胜妙药!”
佛陀开示大众:“你们应受持此七觉支法,依法精勤诵持,对佛、法、僧当生敬信,勿生轻疑。若能了达此七觉支法,则一切诸法能了然于心。此法能照明一切诸法,就像良药能治疗一切疾病,欢喜奉行如饮甘露般无有疲厌。能受持此七觉支法,则能免于三界轮回。”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开示,皆欢喜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三十三>
然而时至今日,却未见佛陀前来探望,被遗忘之感油然而生,病苦之痛倍增!此时,佛陀以天耳通听到均头比丘心中的遗憾,便集合众比丘前往探望。
卧病在床的均头比丘,远远即看见如来庄严的身影,便赶紧下床礼拜;佛陀知其身患重疾,吩咐他不需下床,并且慰问:“病情有没有好些?”
均头比丘回答:“感恩佛陀的关心,虽然服遍众多草药,但因业障深重,病情实未好转。”
佛又关心:“比丘们有没有来探望啊?”
均头比丘回答:“比丘们都有来探望。”
这时佛陀观因缘成熟,即为大众开示七觉支法──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均头比丘闻法当下身心清凉,所有疾病顿时消除,身口意三业悉皆清净,不再为病所恼。均头比丘以欢喜之心禀告佛陀:“感恩佛陀开示此七觉支法,令我脱离烦恼病苦,此法乃诸药草中最胜妙药!”
佛陀开示大众:“你们应受持此七觉支法,依法精勤诵持,对佛、法、僧当生敬信,勿生轻疑。若能了达此七觉支法,则一切诸法能了然于心。此法能照明一切诸法,就像良药能治疗一切疾病,欢喜奉行如饮甘露般无有疲厌。能受持此七觉支法,则能免于三界轮回。”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开示,皆欢喜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经 / 卷三十三>
The Ground of Truth
When you fall from a great height, there is only one possible place to
land: on the ground—the ground of truth. And if you have the
understanding that comes from spiritual practice, then falling is in no
way a disaster, but the discovery of an inner refuge.
by Sogyal Rinpoche
by Sogyal Rinpoche
成就我的恩德
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佛陀仍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大悲光,远照其身。佛陀告诉大众:“提婆达多并非只有今世伤害我,过去世时也常伤害我,我以慈悲力才得以保全性命。”
当时,阿难尊者观察到在场大众心中有疑,即从座起,右膝着地,恭敬合掌请示佛陀:“提婆达多过去世时曾毁害世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佛陀开示:“提婆达多三番两次欲伤害如来,有次在手指甲上涂以能致人于死的毒药,准备在顶礼时抓住佛足。没想到顶礼佛足时,毒药顿时变成甘露。可是提婆达多仍不死心,又想了一计:‘佛陀现在在耆阇崛山下,我可以从山顶将大石头推下,砸死佛陀。’但这次只伤到佛的脚趾,提婆达多也随即身陷阿鼻地狱。”
佛陀又为大众开示:“过去久远劫前,应现如来出现于世。佛灭度后,有一比丘独在林中坐禅,却深受虱虫之苦,于是与其商量坐禅时勿来扰乱,虱子即依教奉行。经过一段时间,有一只土蚤询问虱子:‘为什么你的身体如此饱满肥盛?’
虱子告诉土蚤:‘我所依附的主人常修禅定,又教我在适当的时间饮食,因为如此,所以所需充足,无有匮乏。’
土蚤闻言,即表示要与虱子一起生活,虱子说:‘只要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就行。’
但当比丘开始坐禅时,土蚤闻到血肉香,便忍不住大饱口福一番。结果,这位比丘心生苦恼,即脱衣以火烧之。”
佛陀表示:“那时的坐禅比丘是迦叶佛,土蚤则是提婆达多,虱子即是我,提婆达多为贪利养而伤害我,乃至今日成佛,亦因利养而出佛身血,身陷阿鼻地狱。事实上,提婆达多无数劫以来一直怀着恶心,欲毁害如来,而如来常以慈悲心力怜悯他。我亦因为提婆达多而速得成佛,所以发慈悲心感念他成就我的恩德。”
于是佛陀即遣阿难尊者前往地狱,探视提婆达多是否能忍受地狱之苦。阿难尊者来到地狱门前,向牛头阿傍说:“请为我传唤提婆达多。”
牛头阿傍说:“尊者是问哪一尊佛的提婆达多?过去每一尊佛皆有提婆达多。”
阿难尊者说:“我是要找释迦牟尼佛的提婆达多。”
牛头阿傍随即唤提婆达多:“阿难尊者在外面,希望和你见面。”
提婆达多十分感动地说:“阿难你来了!如来是否还怜念我呢?”
阿难尊者回答:“佛陀派我来关心你,是否能够忍受地狱之苦痛?”
提婆达多说:“我虽处阿鼻地狱,却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
佛陀开示大众:“菩萨为接引众生修大方便法,虽受生死无量大苦,却不以为患。所以不要认为提婆达多入阿鼻地狱即是恶人,实是提婆达多微密妙行大方便之示现。”
在场无量百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量百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百千人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天人散天花遍覆大众,并作天伎乐,放大光明。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此微妙法,欢喜作礼而去。
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 / 卷四>
当时,阿难尊者观察到在场大众心中有疑,即从座起,右膝着地,恭敬合掌请示佛陀:“提婆达多过去世时曾毁害世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佛陀开示:“提婆达多三番两次欲伤害如来,有次在手指甲上涂以能致人于死的毒药,准备在顶礼时抓住佛足。没想到顶礼佛足时,毒药顿时变成甘露。可是提婆达多仍不死心,又想了一计:‘佛陀现在在耆阇崛山下,我可以从山顶将大石头推下,砸死佛陀。’但这次只伤到佛的脚趾,提婆达多也随即身陷阿鼻地狱。”
佛陀又为大众开示:“过去久远劫前,应现如来出现于世。佛灭度后,有一比丘独在林中坐禅,却深受虱虫之苦,于是与其商量坐禅时勿来扰乱,虱子即依教奉行。经过一段时间,有一只土蚤询问虱子:‘为什么你的身体如此饱满肥盛?’
虱子告诉土蚤:‘我所依附的主人常修禅定,又教我在适当的时间饮食,因为如此,所以所需充足,无有匮乏。’
土蚤闻言,即表示要与虱子一起生活,虱子说:‘只要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就行。’
但当比丘开始坐禅时,土蚤闻到血肉香,便忍不住大饱口福一番。结果,这位比丘心生苦恼,即脱衣以火烧之。”
佛陀表示:“那时的坐禅比丘是迦叶佛,土蚤则是提婆达多,虱子即是我,提婆达多为贪利养而伤害我,乃至今日成佛,亦因利养而出佛身血,身陷阿鼻地狱。事实上,提婆达多无数劫以来一直怀着恶心,欲毁害如来,而如来常以慈悲心力怜悯他。我亦因为提婆达多而速得成佛,所以发慈悲心感念他成就我的恩德。”
于是佛陀即遣阿难尊者前往地狱,探视提婆达多是否能忍受地狱之苦。阿难尊者来到地狱门前,向牛头阿傍说:“请为我传唤提婆达多。”
牛头阿傍说:“尊者是问哪一尊佛的提婆达多?过去每一尊佛皆有提婆达多。”
阿难尊者说:“我是要找释迦牟尼佛的提婆达多。”
牛头阿傍随即唤提婆达多:“阿难尊者在外面,希望和你见面。”
提婆达多十分感动地说:“阿难你来了!如来是否还怜念我呢?”
阿难尊者回答:“佛陀派我来关心你,是否能够忍受地狱之苦痛?”
提婆达多说:“我虽处阿鼻地狱,却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
佛陀开示大众:“菩萨为接引众生修大方便法,虽受生死无量大苦,却不以为患。所以不要认为提婆达多入阿鼻地狱即是恶人,实是提婆达多微密妙行大方便之示现。”
在场无量百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量百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百千人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天人散天花遍覆大众,并作天伎乐,放大光明。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此微妙法,欢喜作礼而去。
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 / 卷四>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坏也因缘,就例如人生的聚散,聚散总是缘!
朋友相识、夫妻结合,一定有因有缘,才能相聚在一起;离散,也是有因缘才会离散。父母儿女,今生有缘成为一家人,一旦因缘离散,也会人各一方,甚至天人永隔。
岂止是人生聚散总是缘,大至世界,“成”也是缘、“住”也是缘、“坏”也是缘、“空”也是缘;“成住坏空”总是缘。人生,“生”也是缘、“老”也是缘、“病”也是缘、“死”也是缘;“生老病死”总是缘。
国家的从成到败,也都是有因缘主宰;一个家庭的兴旺衰微,也都离开不了因缘。一件物品,一桩事业,所谓“一事一物”,一旦离开了因缘的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
“缘”之一字,说来简单,释迦牟尼佛多年的修行,最后觉悟的,只是“缘”之一字。从知识上看,缘是很好懂的一个道理;从人间成败的上面,大至宇宙,小至微尘,都在一个“缘”字之中,那就不是一般人容易明白的道理了。
一朵花,就算有了种子,有了泥土、阳光、空气、水份,假使没有“缘”的结合,它也不会开花结果;一栋房子,就算砖瓦、木料、器材都具备了,甚至图样、人工、执照都齐全了,如果这当中没有“缘”的聚集,也不能成为房子。
人都希望成就事业,但要知道先决的条件“缘”在那里呢?二个人一旦感情不睦,分手的时候,伤感、怨恨,彼此计较,但是你有了解“缘”的聚散分合吗?
缘是相互的,缘是彼此的,缘是合成的,既然聚散总是缘,缘在那里呢?在我们的手中,在我们的口里,在我们的心意之内。天地日月,山河大地,男女老少,风霜雨雪,好好坏坏,那一样不是我们的缘份呢?
很多的好事,因为一句话破坏了因缘;很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有人从中给予一点助缘,反而使其成功了。父母师长给我们一些缘份,让我们成就人间多少的事业;一些不当的人士,他也会破坏人间许多的好事。所以,成也是缘,败也是缘,“缘”之一字,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要注意多给别人一些好因好缘,可能别人也会给我们一些善美的因缘喔!
by 星云法师
朋友相识、夫妻结合,一定有因有缘,才能相聚在一起;离散,也是有因缘才会离散。父母儿女,今生有缘成为一家人,一旦因缘离散,也会人各一方,甚至天人永隔。
岂止是人生聚散总是缘,大至世界,“成”也是缘、“住”也是缘、“坏”也是缘、“空”也是缘;“成住坏空”总是缘。人生,“生”也是缘、“老”也是缘、“病”也是缘、“死”也是缘;“生老病死”总是缘。
国家的从成到败,也都是有因缘主宰;一个家庭的兴旺衰微,也都离开不了因缘。一件物品,一桩事业,所谓“一事一物”,一旦离开了因缘的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
“缘”之一字,说来简单,释迦牟尼佛多年的修行,最后觉悟的,只是“缘”之一字。从知识上看,缘是很好懂的一个道理;从人间成败的上面,大至宇宙,小至微尘,都在一个“缘”字之中,那就不是一般人容易明白的道理了。
一朵花,就算有了种子,有了泥土、阳光、空气、水份,假使没有“缘”的结合,它也不会开花结果;一栋房子,就算砖瓦、木料、器材都具备了,甚至图样、人工、执照都齐全了,如果这当中没有“缘”的聚集,也不能成为房子。
人都希望成就事业,但要知道先决的条件“缘”在那里呢?二个人一旦感情不睦,分手的时候,伤感、怨恨,彼此计较,但是你有了解“缘”的聚散分合吗?
缘是相互的,缘是彼此的,缘是合成的,既然聚散总是缘,缘在那里呢?在我们的手中,在我们的口里,在我们的心意之内。天地日月,山河大地,男女老少,风霜雨雪,好好坏坏,那一样不是我们的缘份呢?
很多的好事,因为一句话破坏了因缘;很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有人从中给予一点助缘,反而使其成功了。父母师长给我们一些缘份,让我们成就人间多少的事业;一些不当的人士,他也会破坏人间许多的好事。所以,成也是缘,败也是缘,“缘”之一字,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要注意多给别人一些好因好缘,可能别人也会给我们一些善美的因缘喔!
by 星云法师
Merely Imputed
In Good & Bad Conidtions
When we have enough food and clothes, enjoy good health, have whatever we need and are without troubles of any sort, we should not become attached to these benefits nor dependent on them.
Conversely, when we do not enjoy such good conditions, and when everything is going badly, we should use such a situation as a trigger for our courage and take them as the Bodhisattva path. We should not give up when conditions are difficult; on the contrary, that is precisely when we should practice the twofold Bodhicitta, bringing all our experiences onto the path.
by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Conversely, when we do not enjoy such good conditions, and when everything is going badly, we should use such a situation as a trigger for our courage and take them as the Bodhisattva path. We should not give up when conditions are difficult; on the contrary, that is precisely when we should practice the twofold Bodhicitta, bringing all our experiences onto the path.
by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心念来下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五百人住在崛山里,经常抢劫过路的人,做种种恶事。当时佛陀以神通力化作一人,不仅自身及所骑之象以七宝装饰,而且身着铠甲,手持弓箭与短矛,就这样独入险道,往崛山而去。
五百贼人远远地看到这个人,彼此说道:“我们作贼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
贼主听了,便问大家:“你们到底看见了什么?”
其中一人回答:“我见一人独自乘着大象,自身及象都被着七宝璎珞,放大光明,照耀天地。若能擒获此人,七世衣食将无所匮乏。”
贼主一听,心生欢喜,便下达命令:“切记不要射伤他。”
于是,五百贼人合力将此人前后围绕。
这时,佛陀因悲愍他们,拿起弓箭朝这群人射出。五百贼人皆被射中一箭而痛苦倒地,嚎啕大哭;想要使力将箭拔起,却无法拔出。五百贼人心怀恐怖地说:“今天我们必死无疑,从来没有遇过这么难以对抗的人。”便同声问道:“您是何方神圣,难道是龙或鬼神,能够一箭射五百人?我们愿意归依于您,不敢有所违抗,希望您能为我们除去此箭。”
此人便回答:“伤疮的疼痛比不上恶心之苦,弓箭所造成的伤害比不上瞋怒,这并不是强力就能拔除,须从多闻改变想法、心念来下手。”
随后,佛陀回复形象,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众生见此光者,盲者得以看见光明,驼背者能挺直身躯,残疾者复得手足,邪迷之人得闻正法……一切不如意者皆得如愿。佛陀为此五百贼人说种种法,众人闻法皆得法喜,身上的伤口痊愈,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同声说道:
“
我等已发心,广利诸众生;
应当常恭敬,随顺诸佛学。
念佛慈悲力,拔苦身心安;
应当念佛恩,菩萨及善友,
师长及父母,及诸众生类,
怨亲心平等,恩德无有二。”
当时,虚空中的天人们散天花,以伎乐供养如来,并说偈赞叹:
“
我等先世福,光明甚严饰,
众妙供养具,利益于一切。
世尊甚难遇,妙法亦难闻,
宿殖众德本,今遇释中神,
我等念佛恩,亦当发道心。
我今得见佛,所有三业恶,
为诸众生故,回向无上道。”
诸天说此偈已,绕佛百千匝后,顶礼佛陀,飞空而去。
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 / 卷五 / 慈品七>
五百贼人远远地看到这个人,彼此说道:“我们作贼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
贼主听了,便问大家:“你们到底看见了什么?”
其中一人回答:“我见一人独自乘着大象,自身及象都被着七宝璎珞,放大光明,照耀天地。若能擒获此人,七世衣食将无所匮乏。”
贼主一听,心生欢喜,便下达命令:“切记不要射伤他。”
于是,五百贼人合力将此人前后围绕。
这时,佛陀因悲愍他们,拿起弓箭朝这群人射出。五百贼人皆被射中一箭而痛苦倒地,嚎啕大哭;想要使力将箭拔起,却无法拔出。五百贼人心怀恐怖地说:“今天我们必死无疑,从来没有遇过这么难以对抗的人。”便同声问道:“您是何方神圣,难道是龙或鬼神,能够一箭射五百人?我们愿意归依于您,不敢有所违抗,希望您能为我们除去此箭。”
此人便回答:“伤疮的疼痛比不上恶心之苦,弓箭所造成的伤害比不上瞋怒,这并不是强力就能拔除,须从多闻改变想法、心念来下手。”
随后,佛陀回复形象,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众生见此光者,盲者得以看见光明,驼背者能挺直身躯,残疾者复得手足,邪迷之人得闻正法……一切不如意者皆得如愿。佛陀为此五百贼人说种种法,众人闻法皆得法喜,身上的伤口痊愈,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同声说道:
“
我等已发心,广利诸众生;
应当常恭敬,随顺诸佛学。
念佛慈悲力,拔苦身心安;
应当念佛恩,菩萨及善友,
师长及父母,及诸众生类,
怨亲心平等,恩德无有二。”
当时,虚空中的天人们散天花,以伎乐供养如来,并说偈赞叹:
“
我等先世福,光明甚严饰,
众妙供养具,利益于一切。
世尊甚难遇,妙法亦难闻,
宿殖众德本,今遇释中神,
我等念佛恩,亦当发道心。
我今得见佛,所有三业恶,
为诸众生故,回向无上道。”
诸天说此偈已,绕佛百千匝后,顶礼佛陀,飞空而去。
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 / 卷五 / 慈品七>
Posit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We need to be clear which emotions are harmful and which are helpful; then cultivate those that are conducive to peace of mind.
Often, due to a lack of knowledge, we accept anger and hatred as natural parts of our minds. This is an example of ignorance being the source of our problems. To reduce our destructive emotions we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ones; such emotional hygiene can contribute to a healthier society.
by Dalai Lama
Often, due to a lack of knowledge, we accept anger and hatred as natural parts of our minds. This is an example of ignorance being the source of our problems. To reduce our destructive emotions we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ones; such emotional hygiene can contribute to a healthier society.
by Dalai L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