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法句

生命无常迅速,就像风一般难以控制,更何况是驾御它。无常是生命的真相,众生反以无常为奇特;你听到这样的事情,却认为没什么值得好奇怪的,代表你还不懂得无常的道理。

摘自 <出曜经 / 卷一>

独善无忧

昔日,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灵鹫山中,为天人、国王及大臣宣说微妙法意。

众人中,有一位比丘的个性非常刚强勇猛,佛陀观察其因缘后,便派他至有鬼神的山谷中修行。佛陀教导他于树下打坐,修数息观,藉着观察气息的长短使心念专一,以断除欲求,灭去烦恼之苦,达到涅槃的境界。

比丘来到山谷,正想要打坐定心时,忽然听见山中鬼神说话的声音;因为只听得见声音,却看不到他们的形影,比丘感到万分恐惧,于是生起退悔之心。他心想:“我生于富贵人家,社会地位又高,今日出家修行竟要待在这杳无人烟的深山中,既无人陪伴,又没有行人路过,只有鬼神的声音经常出没吓唬人……”

当他正准备离开时,世尊来到他的身边,并坐于树下。佛陀问比丘:“你独自一人在此,是否会感到害怕呢?”

比丘向佛陀顶礼回答:“世尊,我不曾独处深山,所以在这里修行,实在感到担忧恐惧!”

这时,有一只野象王来到附近,倚靠着大树躺卧下来,象王心想:“能够远离其他大象,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佛陀知道象王的心意,于是问比丘:“你知道这只象为什么会来这里吗?”

比丘回答:“不明白。”

佛陀告诉比丘:“这只象的大小眷属多达五百多只,因为家眷众多,事情繁杂琐碎,感到厌烦,所以它才离开象群,来到这里休息。大象心想:‘能够脱离眷属之间的恩爱牢狱,是何等清凉欢喜的事呀!’

大象只是畜生,都知道追求清闲幽静的生活,何况你是出家人,舍弃了家庭,不就是为了求道度人,怎么才刚刚独自修行,就想要找寻伴侣?愚痴昏昧的伴侣,只会对你造成损害,还不如独自修道,没人与你谈天议论,才容易契证道果!”

于是世尊说了一首偈语:


学无朋类,不得善友,
宁独守善,不与愚偕。
乐戒学行,奚用伴为,
独善无忧,如空野象。”


佛陀说完偈语后,比丘心开意解,并且专心思惟佛陀的教诲,当下即证阿罗汉果。山中的鬼神听了佛陀的开示后亦有所领悟,不但皈依佛陀座下,并且遵从教诫,不再侵扰人民。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一>

金刚法句

成道的因缘,不在所学的教理多寡,而是在受用行持上。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二>

值得好奇怪

一天,阿难尊者欲至舍卫城托钵乞食,远远地便看见城门外有许多男子聚集一处,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演奏乐曲,玩得不亦乐乎。

当阿难尊者结束托钵,打算出城回去时,却发现早上还在高歌热舞的一名男子,竟然已经死去,其它人皆围绕在他身旁号啕大哭。阿难尊者见此景象,心想:“唉!这无常也来得太快了,早上我入城乞食时,这名男子还像天人般欢喜地唱歌跳舞,怎么马上就受到无常鬼的召唤,结束了生命!”

阿难尊者回到祇园精舍,顶礼佛陀后恭敬地长跪,合掌问道:“世尊,今日我入城托钵时,看见许多男子于街上载歌载舞,尽情欢乐,没想到等我出城时,其中一名男子已经命终,众人皆在旁号哭不舍。我心想:‘无常怎会如此迅速,早上进城还看到他高兴地歌舞,没想到一会儿的时间,无常就已示现。这件事情实在非常奇怪且前所未闻。’”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这件事情有何奇特呢?过去我所遇过的事情,都比你今天看到的还更加特别啊!”

佛陀又说:“昔日,我入城乞食时,同样也看到一名男子于街上载歌载舞,自我娱乐,等我托钵完准备回去时,仍见那名男子沉浸于歌舞之中。”

阿难尊者不解地问:“世尊,这很正常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佛陀接着说:“生命无常迅速,就像风一般难以控制,更何况是驾御它。无常是生命的真相,众生反以无常为奇特;你听到这样的事情,却认为没什么值得好奇怪的,代表你还不懂得无常的道理。”

于是佛陀为了使弟子们能明白无常究竟之理,便作了一首偈子告示大众,希望将此正法流传后世,令广大众生皆能拥有正知正见:


晨所睹见,夜则不现,
昨所瞻者,今夕则无。
我今少壮,无所恃怙,    
少者亦死,男女无数。”

摘自 <出曜经 / 卷一>

金刚法句

我生已安,清净无为,以乐为食,如光音天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三>

两个乞儿

一日,舍卫城里的两个乞儿,来到僧众聚集的地方,希望向比丘们乞讨用剩的菜肴。

其中,有一乞儿见到斋主为诸圣众准备种种上妙饮食,突然心生忌妒,便发了个恶愿:“这些道人凭什么受用这么好的东西?如果来世我成为国王,操纵人民的生死,我一定要用车轮辗断你们的头!”

但是,另一位乞儿却想:“出家人个个具足威仪,殊妙庄严,将来我要是成为国王,有大自在力,一定要筹办最好的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人,使他们不虞匮乏!”

等到比丘用斋毕,两位乞儿也各自乞足离开。心怀恶念的乞儿饱胀困卧于路边,不一会儿,数百辆的车队从远而近快速地驶过,扬起了满天的尘土,一个不注意,竟从乞儿身上辗过,轹断了他的头。结果,魂丧黄泉的恶心乞儿堕入地狱,受无量的苦报。而怀着善念的乞儿,饱食后心中满是欢喜和感恩,出城寻得一棵大树,便于树荫底下休息,心中恬静无杂乱想。

此时有一国家,新丧国王,又无嗣主,王位虚悬令群臣忧心不已。一天,群臣百官共同商议,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否则人心大乱将各自散去。这天,有一智慧明达的大臣提出外访贤人,推拥新君的建议,于是大家开始分头寻找威德福相具足之人来继承王位。

使者出了国界后徐徐而行,忽然看见一棵浓密的大树底下有一人熟睡,虽然日光早已偏移,但是树荫仍覆盖着他,好似有宝盖在上一般。使者大奇,趋近一看,只见此人面容殊好,神态贵不可言;使者心想:“此人若是作我国君,定能使民富足、国土安乐!”便令仆人唤醒乞儿,前呼后拥地带回宫中,群臣百官拜称“万岁”,拥戴为君。

世尊知晓此二乞儿迥然不同的遭遇后,即为大众开示:“诸法从心起,心是万法的根本,心中怀恶不舍,罪报如影随形,将为自己带来无尽的苦恼,如同恶念乞儿发了毒誓,所以葬身轮下。若心怀善念,身体力行,福报庆喜自然相随,亦如善念乞儿今生即成就善果。由此可知心念之力,强大如是!”

摘自 <出曜经 / 卷廿八>

金刚法句

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二>

睡眠之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转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烦恼;世间诸法尽皆无常,若能净心,即得智慧,彻见实相,便可远离苦恼,得大安乐。

当时,有一比丘心智昏钝不明,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放纵习性,恣意睡眠;贪爱色身快意舒适,从不修习无常观等观行法门。佛陀观察这位比丘总是懈怠懒惰地度过每一天,不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日的时间,担心他因放逸而堕落三涂,于是前往比丘静室予以度化。

然而在房内的比丘不知佛陀的到来,依旧酣睡不醒,世尊见其心念汩没,觉性迷昧不显,便弹指作声令其觉晓,同时呵斥道:“快起床,怎么还在睡觉呢?你这样的行径就像牛马身上的寄生虫,以及螺、蚌、蠹虫一样,不知此身乃众苦根源,隐蔽于不净之中,只因贪爱身体的舒适而懈怠堕落。如同有人受重伤,遭遇如此危急厄难,却安逸睡眠而不寻求解脱之道。

修行之人不能懒惰好眠,常当自警,心心念佛念法念僧,学习诸佛菩萨的行迹,便能远离忧患苦恼。此外,还要常观无常苦空,破除邪见、令生正见,便是世间明眼之人。若能如此,千倍福报功德由此而生,永远不会堕入三涂恶道。”

比丘闻佛音声,如雷贯耳,惊坐而起,见佛亲自教诲于前,立刻起身顶礼佛足。世尊接着问比丘:“你能忆知过去生的因缘吗?”

比丘惶恐地说:“弟子心智为五蕴烦恼所覆盖,不能明了多生累劫宿命之事。”

世尊悲悯地说:“你在过去维卫佛时曾出家修行,不仅不诵经持戒,更贪求名闻利养,饱食终日懒散不勤,从不存念佛法义理,所以命终之后便堕落为寄生虫。五万年后果报受尽,又投生为螺、蚌之类和树中蠹虫各五万年,这四种虫心智昏闇,长生暗冥无有智慧,贪身爱命喜好隐蔽之处,以冥为家不乐光明;若待其一觉醒来,已过了很长的时间!如此久远缠绕在罪业之网,不求出离。今日,你终于罪毕福生,能生而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为何还要重蹈覆辙,贪着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比丘听了过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缘,全身毛骨悚然,心生忏悔;自此一心念道,以精进勇猛之力漏尽烦恼,证得罗汉,不再受生死之苦。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一>

时正宜出家

过去,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为天人、龙鬼、国王、臣民,以及不可计量的大众说法。

当时有一大国的太子率领其他小国的王子共五百多人,来到鹿野苑顶礼佛陀,并且退坐一旁聆听佛陀开示。太子们赞叹佛陀,并且问道:“佛法义理精深微妙,自古以来,是否有国王、太子、大臣、长者子,舍弃名利地位,放下世间的荣华、快乐及家庭的恩爱来出家修行呢?”

佛陀告诉太子:“其实世间的国土、荣乐、恩爱,如梦幻、如声响,生生灭灭,变化迅速,是无法恒常拥有的。国王、太子因为三个原因,所以不能得道:

一、不钻研佛法经藏,以微妙法义来提升自性,反而纵情恣欲,放逸堕落,滋生邪见;
二、贪婪不布施,吝于将自己的财物救济贫困人民,或与大臣、将士分享,所以无法建立国家富强之本;
三、不能远离色欲、爱欲,舍弃流转三界、令人烦忧的根源,藉由出家修行灭除众苦,返求自性。

但是由菩萨转世的转轮圣王,则不会执着这三件事,所以能成佛。另外,若国王、太子能够:

一、年轻时博学多闻,以仁德统领国家,化导人民力行十善;
二、经常布施财物给贫穷、孤寡人家及群臣将领,与民同乐;
三、时时思惟生命的无常,并有出家修行,断除生死轮回之苦的决心。

做到以上三事,则能得道。

接着,世尊为大众开示自己过去生的一段因缘:

过去生,我曾为转轮圣王,名为南王皇帝,能够飞行于虚空之中,周游各地,自由自在,无人能抵。出入皆有七宝,拥有宫殿、浴池、行宫、花园及群臣、夫人、宫女、象、马……等各八万四千。还有千位儿子,个个勇猛精锐,一人可抵千人。圣王寿命有八万四千岁,以法制治理国政,从不冤枉人民。

一日,圣王思惟,人命苦短无常,应当多修福德,契悟真道。常行布施,帮助贫困之人,并与人民共享财物,如此修习福德,再出家修行,断除种种贪欲,才能灭除人生苦恼。于是圣王便命令为自己梳发的人,一旦发现白发,一定要向他报告。

过了几万年,负责梳发的人看到圣王已长出白发,立刻报告圣王这个消息。圣王看着白发,悲泣地说:“第一使者已到,我头发已白,应当出家修行,求解脱道。”

于是说了一首偈子:


今我上体首,白生为被盗,
已有天使召,时正宜出家。”

圣王召集群臣,立太子为王后,便出家入山修行,等到寿命终了,转世为天帝释之子,天寿终了后又继位为王,统理天下。圣王亦如过去世般,吩咐梳发人发现白发时马上向他报告。当梳发人启禀圣王白发已生,圣王又说了相同的偈子:


今我上体首,白生为被盗,
已有天使召,时正宜出家。”

立太子为王后,便出家修行,寿命终了时,又转世为天帝释提桓因。前一位天帝释已享完天寿,下生世间,为转轮圣王的太子。

这三位圣王,互相轮为父子关系,在天界为天帝,在世间为转轮圣王,两者之间则为太子身份,历经数千万年,如此周而复始,往返三十六次,世世不忘以仁德教化大众、布施、断除生死苦这三件事,最后才证得佛果。

佛陀告诉大众:“当时的父王就是我,太子就是舍利弗,而当时的王孙就是阿难。此后我们三人,累生多世,展转为王,化导天下。”

太子与王子们听完佛陀的开示后,十分法喜,便受持五戒,证得须陀洹果。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四>

天女证得圣果

利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层天,又名三十三天,天主为释提桓因,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地藏经>。

一日,天上化生了一位天女,此女光明晃耀,冠于诸天,且容貌端严超群。释提桓因知道其中必有大因缘,于是鸣击天鼓集合大众,共聚于“善法堂”中。天人们见此天女,皆大惊奇,升起希有难得的赞叹心;天主即当着众人面前,询问天女过去生作何善业,今日才能感得“身如真金山,色如净莲花”如此殊胜的果报。

天女回答:“我于迦叶佛时代,出世于人间,因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清净无有毁犯,所以今日才得生天上,获得端正秀丽的果报。”

释提桓因听了之后,赞叹说:“诸佛如来真正是无上的功德福田,能长养最胜的良善果实;只因过去微小的善因,就能获得如此深厚的福报,受享天福妙乐。若闻此事者,应生大欢喜,恭敬人天师;欲求升天者,应当持净戒。”

天女感念佛德,手持华盖,鸣众天乐,来到精舍顶礼佛陀;佛陀亦为其开示佛法大意,天女当下即证阿罗汉果。在场比丘见此殊胜果报,便请示佛陀天女的得道因缘,佛陀告诉大众:“此天女于迦叶佛时代,曾受持八关斋戒,种下出世善因,所以今日不仅能生天道,更可得证圣果。”

摘自 <杂宝藏经 / 卷五>

弗加沙王

佛陀时代,弗加沙王与摩揭陀国的瓶沙王非常友好。一天,弗加沙王将一朵由金、银、琉璃……等七宝装饰而成的花送给瓶沙王,瓶沙王知道弗加沙王未曾听闻佛法,于是将花转供养佛陀。

瓶沙王告诉佛陀:“弗加沙王是我的好友,他送给我这朵珍贵庄严的七宝花,现在我将它转供养佛陀,希望他能藉此功德,放下成见,心开意解,并且前来拜见佛陀,听经闻法,从此敬重三宝。但是我现在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要准备什么东西来回报他的馈赠?”

佛陀告诉瓶沙王:“你就书写<十二因缘经>送给弗加沙王,他得到此经,一定会开始信受佛法。”

瓶沙王听了之后,回去马上抄写经卷,另外又附上一段话给弗加沙王:“你送了这么珍贵的宝花给我,我也以佛法之花回赠,若能思惟其中义理,必能明了因缘果报的道理。希望你收到后,可以马上诵读,以便同尝法味。”

果然,弗加沙王读诵经典后反覆思惟,当下便信解法义。他赞叹地说:“佛法实在是微妙精深,能够使人心神安定、国家兴荣,而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就是烦恼的根本。累劫以来我执迷不悟,今日才看清人生的真相,世间的一切并没有什么值得好贪恋享乐的。”

于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将王位交给太子后,便自行剃发出家。

出了家的弗加沙王,欲向佛陀求授教法及戒律,便着衣持钵一路行脚前往王舍城。到了城外,由于天色已晚,弗加沙王决定在制陶人家过夜,以便第二天一早入城托钵后,即可前去精舍向佛陀乞戒。

佛陀以神通力知道弗加沙王明日进城托钵时,将会意外身亡,不但无缘见佛,更遑论听经闻法。于是佛陀心生悲悯,化身为寻常比丘,前往制陶人家,欲求寄宿。主人说:“稍早也有一位沙门前来寄宿,现在正在窑窟里,你可以跟他同住一晚。”

于是佛陀抱了一捆干草前往窑窟,找一个角落坐下。佛陀问:“这位沙门,请问你从哪儿来啊?你的老师是谁呢?是什么样的因缘让你想要出家?你是否见过佛陀呢?”

弗加沙王回答:“我从未见过佛陀,只是看了<十二因缘经>后,便发心出家修行。我准备明天入城托钵后,就去求见佛陀!”

佛陀听了,告诉他:“人的生命是非常危脆的,朝夕之间变化迅速,根本无法预知无常何时会降临身上。我们平常就要观照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一旦死亡败坏时,只是四大组合归还本位,毋需惊慌恐怖。同时,也要保持觉性,远离妄想,一心专念佛法僧三宝;平时也要多做布施、严持净戒,体会无常的真理,若能如此,则如同亲见佛陀一样殊胜。如果你只是想着明天要见佛陀,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于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


夫人得善利,乃来自归佛,是故当昼夜,
常念佛法众。己知自觉意,是为佛弟子,   
常当昼夜念,佛与法及众。念身念非常,   
念戒布施德,空不愿无想,昼夜当念是。”

接着,佛陀又为弗加沙王开示苦空无常之理,弗加沙王一心思惟,摄心入定,即证得阿那含果。佛陀知道弗加沙王已契悟真理,于是恢复本来光明庄严的佛身。弗加沙王看了惊喜万分,马上顶礼佛陀。佛陀再次叮咛他:“无常来临时,千万不要害怕!”

弗加沙王则敬诺将依教奉行。

隔天一早,弗加沙王进城托钵,结果在城门附近,被一只刚生产完为了保护小牛的母牛,以牛角刺腹而亡,因为已证悟道果,死后往生至阿那含天。佛陀知道后,便派遣弟子为他火化,并且造塔。佛陀告诫弟子们:“罪业产生的根源,不可不谨慎小心啊!”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一>

履仁行慈

过去,在罗阅祇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从不耕种的生活。他们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

一天,佛陀以圣智观察,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于是来到这户人家附近,并于树下打坐。当时,这家男子都去打猎了,只剩妇女在家。她们看到树下坐着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照耀着天地,连树林、石头都变成金黄色。一家大小非常惊喜,认为此人必是神人,于是赶紧前往礼拜供养。佛陀除了为她们开示杀生的罪过以及护生的福报外,也解释无常的道理,即使恩爱非常,也难免有别离之时。妇女们听了都觉得深得法益,十分欢喜。

妇人们对佛陀说:“我们虽然贪心杀生,以肉为食,但还是希望您能接受我们微薄的供养。”

佛陀回答:“诸佛慈悲,不以肉为食,而我也是饱食才来,你们就不必为我准备了!”

又说:“人生在世,可以赖以维生的东西非常多,你们为何不选择一些有益的食物呢?如此残害众生以养活自己,死后会堕入恶道,对自己只有损害没有帮助。人们应当食用五谷杂粮,并且悲悯众生皆有贪生怕死之性,屠杀它们来养活自己的罪业是无法消灭的,唯有心怀慈悲不杀生,才能世世吉祥无患。”

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娆恼,是应梵天。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此时,外出打猎的男子正好回家,却发现妇女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心想:“平常回家,妻子都会出来迎接,怎么今天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不知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

情急之下,将猎物丢下,四处寻找。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坐在树下,合掌聆听佛陀的开示。男子们非常生气,冲动地想要殴打佛陀,妇女们赶紧劝道:“这位可是大神,千万不可以对他乱来。”

男子们一听,赶紧向佛礼拜忏悔。于是,慈悲的佛陀又为男子们再说一次不杀得福、杀生有罪的道理。男子们听了非常惭愧,长跪向佛说道:“我们自幼生长于深山,以杀猎为生,罪过如山,有什么办法才能免除我们的恶业?”

于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


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
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仁爱,不毒不兵,   
水火不丧,所在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

说完之后,在场的一百二十二个人都欢喜信受,受持五戒。佛陀并且请罗阅祇国的瓶沙王,赐给他们田地与粮食。从此以后,整个罗阅祇国和国家边境外的人民,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一>

放逸的祸害

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贮放于阁楼之中。

有一回,长者取完酥油后,未将瓶盖栓紧,于是阁楼中的老鼠闻香而至,一头便钻入瓶内大快朵颐。贪吃的老鼠实在无法克制酥油香浓的诱惑,便一直待在瓶内不愿离去,结果不出数日,便撑死于瓶中。浓浓的酥油覆满老鼠全身,泛漾着金黄的颜色,已分不出是酥或是鼠。久而久之,老鼠的尸体渐渐地于酥油中分解四散,身骨下沉于瓶底,四肢髑髅则漂浮其上。

一天,长者为了替客人取酥油,手持火把,拾级而上来到阁楼。正当以量杯入瓶中取油时,发现了固状的物体,乍看之下以为是酥油所凝,仔细察看却似骸骨。长者心想:“我取酥时瓶口未密,想必是老鼠溜进瓶内偷吃酥油,贪心不肯离去而撑死的。”

长者见状,便自思惟:“放纵欲望多所过患,实在是真实不虚的道理啊!世俗之人贪著名利财色,心怀悭贪,不愿布施、不持净戒,月月年年耽溺享乐而不持斋,虽得人身,于道无所增益。一旦福报享尽,死后不免堕入三途恶道,受苦无尽。

出了家的修行人,若只是外形别于世人,内心依然放逸无度,不阅经藏承受圣教、不念禅定、不思戒律,出家也只是虚劳其功,不仅今生无法成道证果,来世依旧要承受果报。由此可知,‘放逸’真正是蹉跎时志、加速败亡的险径啊!”

摘自 <出曜经 / 卷五>

金刚法句

心已休息,言行亦止,从正解脱,寂然归灭。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二>

老狝猴之喻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鬼等众生宣说微妙法义。

当时,有一人舍去了家宅、妻儿,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希望能于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陀慈悲应允后,为其剃度,并且教他于树下禅修静坐,思惟佛法义理。比丘领受佛陀的教诲后,遂前往离精舍有百里之远的深山中精进用功。

就这样,比丘独坐树下修道三年,因不见任何成就,不禁起了怀疑与退悔:“我舍弃了家宅、妻儿,不就是想要成道吗?但三年了,看来是毫无所成,再这样下去,简直是浪费时间和生命。我倒不如回家和妻儿团圆,再享天伦之乐。”

想毕,便准备下山回家。

此时,佛陀以神通力观察,得知此人应可得道,只因一时愚昧而想放弃解脱之路。于是,佛陀化成一位寻常沙门,并以神足通来到比丘修行的山中。果然,一到该地,只见比丘行色匆匆地往山下走,沙门即向前问道:“对不起,我恰巧从这路过,见您所来方向,请问您可是从山中而来?这边刚好有一平坦草地,不如我们坐着休息一下,也可藉此因缘向您请法。”

比丘点头答应,两人坐下之后,比丘感叹道:“不瞒您说,三年前我一心求道,舍离了家宅、妻儿,来到这深山修行,但几年过去却一事无成。所以我想与其在这吃苦、浪费生命,倒不如趁早回家与妻儿重温天伦之乐,然后再做打算!”

两人在谈话之际,发现有一只老狝猴竟然离开树林,在平地生活。沙门问比丘:“这老狝猴真是奇特,为何会出现在这儿呢?这附近并无大树可供它栖止、休息,为何它乐意这样做呢?”

比丘回答:“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这只狝猴了,根据我在山中的观察,它选择在这儿生活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妻子眷属众多,就算日夜辛苦奔波,所得饮食仍不得饱足众口。第二、为求饮食,每天都要上下攀爬树木,不仅脚底容易磨破受伤,也难有片刻空闲。所以老狝猴选择离群索居,住在这个地方。”

两人才刚讲完这番话,却发现老狝猴竟然又爬回林中的树上。沙门问:“你看到了吗?这只老狝猴又回到树上,和同伴一起生活了。”

比丘回答:“这只老狝猴实在太愚痴了!既然能远离喧嚣,又不用再为三餐奔波劳苦,为何还要舍弃这样自在的生活,回去自找烦恼呢?”

沙门听了比丘的话,便说:“其实您与这只老狝猴又有何差别?当初您也是因为两个原因而舍家修行:一是妻子、家庭犹如牢狱一般,令人不得自由;二是儿子眷属如同枷锁,为其奔波,难有喘息之时。所以您出家求道,就是为了了断生死轮回之苦,但今日您却想要舍道归家,犹如将枷锁再套回身上,走入牢狱之中。所以贪恋不舍的情执,将会带您走向地狱之路。”

沙门说毕,即还现佛陀丈六金身,光明普照,大地震动,飞鸟走兽皆循光来到佛前,忏悔过往的罪业。于是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如树根深固,虽截犹复生;爱意不尽除,辄当还受苦。
狝猴如离树,得脱复趣树;众人亦如是,出狱复入狱。
贪意为常流,习与憍慢井;思想猗淫欲,自覆无所见。    
一切意流衍,爱结如葛藤;唯慧分别见,能断意根源。
夫从爱润泽,思想为滋蔓;爱欲深无底,老死是用增。”

比丘见到佛陀的光明瑞相,又听到佛陀所说的偈语,不禁惭愧汗颜。于是,比丘恭敬地顶礼忏悔,不再起诸恶念、妄想,并且一心思惟佛陀教法,当下即证得阿罗汉果。诸天人众亦听闻佛陀说法欢喜不已,所以散花供佛,同声赞叹佛陀无量功德!

摘自 <法句譬喻经 / 卷三>

非常微细的善根

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在,于是欢喜地前往精舍,希望皈依于佛陀座下。老人到了精舍,才知道佛陀早已出门行化,他心想:“虽然世尊不在,但听说佛弟子中,舍利弗尊者的智慧第一,我何不求他让我出家呢?”

当他见到尊者,满心欢喜地表明来意时,舍利弗也在默默观察此人的善根是否具足?尊者发现,这个人于此生乃至过去百千世中,都没有善根;再仔细推寻,这一劫乃至过去百千劫,竟然还是没有任何的善根福德……尊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你的因缘还未具足,先回去修修福报吧!”

如此的结果,并没有浇息老人出家求道的热忱,于是他又转而向其他比丘求助,希望能完成他的心愿。可是当比丘们听说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都婉拒他时,便说:“连舍利弗尊者都不度化你,肯定你有什么重大的过患,我们又怎能度你出家呢?你还是走吧!”

万念俱灰的老人,神情落寞地蹲在精舍门口,喃喃自语道:“福慧具足的佛陀啊,为何我的罪业如此深重?任何种姓不问尊卑皆可出家,为何独我福薄,如此广大的佛门竟无我容身之地!这么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说了一首偈子:


犹如清净水,一切悉得饮,乃至旃陀罗,各皆得出家。
如此佛法中,而不容受我,我是不调顺,当用是活为?”

此时,佛陀早已了然他的委屈,来到精舍门前,说了一首偈子:


一切种智身,大悲以为体,
佛于三界中,觅诸受化子,
犹如牛求犊,爱念无休息。”

泪眼朦胧之中,老人发现有一无比柔软的手,如轻抚爱子般地抚摩着他的头。眼前的身影,散发清净柔和的光芒,那正是众人爱敬的佛陀。佛陀慈悲地问道:“你为何在这哭泣呢?”

“我想要出家求道,但是比丘们皆不答应我的请求,说我因缘还未具足,所以我很难过。”

“其实每个人的因果业力都极为微细,只有证得一切种智的圣者才能了解全貌。是谁说你没有出家的因缘呢?”

这个人一听,立刻说:“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佛陀安慰老人说:“你错怪舍利弗了,并不是他没有慈悲心、不肯度人,而是无量劫微细之事,纵使是舍利弗的智慧也无法穷尽啊!我也是经由累劫难行能行的修行实证,才能明了因果业力的微细奥妙。我所要寻找的就是像你这样信乐佛法之人,怎会让你过佛门而不入呢?”

于是佛陀牵着老人的手走进精舍。

佛陀于众僧面前问舍利弗尊者:“舍利弗,为何你不愿让这位老人家出家呢?”

舍利弗回答:“佛陀,弟子观察其宿世因缘,发现他实在没有一点点善根呀!”

佛陀告诉舍利弗:“千万不要有如此的想法,因为此人的善根因缘是非常微细的,就好比埋藏在瓦砾砂石中的金矿一样,必须藉由甚深禅定与智慧才能发现。”

于是,舍利弗尊者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祈请佛陀慈悲开示。佛陀告诉舍利弗:“这位老人的善根因缘十分微细,就连证到辟支弗果位的圣者都无法知晓。在久远劫前,有一个穷人到深山里捡柴,遇到老虎,惊慌恐怖之际,一声‘南无佛!’脱口而出,这一声佛号便种下了未来解脱的种子。这个穷人就是今世的老人,因为善根种子成熟,所以他才有出家修行得解脱的因缘。”

接着,佛陀说了一首偈子:


唯见此称佛,以是为微细,因是尽苦际,如是为善哉。
至心归命佛,必得至解脱,得是相似果,更无有及者。”

于是,老人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修行,并且接受佛陀的亲自教化,经过不断的精进用功,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摘自<大庄严论 / 卷十>

焚烧的七个人

久远以前,在印度罗阅衹城南方四千里处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尊崇外道,侍奉数千名的修行人。当时,国内正遭逢前所未有的大旱灾,整整三年都没有降下一滴雨水,无论人民如何祈求祷告都没有改善,生活苦不堪言。

为此,心急如焚的国王召来国内所有的梵志,请他们向天神请示:何以降下如此巨大的灾厄?

这些梵志禀告国王:“等我们斋戒完毕,就立即派人向梵天请示,询问其降灾的原因。”

国王听完,高兴地说:“你们有什么需要的物品,尽管提出来,我都可以为你们一一办理。”

梵志们回答:“我们需要二十车的柴火、酥酪、蜜、膏、油、花、香、幡盖、金、银及祭祀器具,一样都不能缺少。”

于是国王马上派人准备,并且送至城外七里远的一处空地上。

梵志们在宽广平坦的空地上,用带来的柴火堆成一座小山。他们认为不惜牺牲性命的人,死后必可生至梵天,于是推选出七个人,准备以火化的方式前往梵天询问旱灾的原因。七人接受完种种的祝祷仪式后,便在大家的簇拥下登上柴堆顶端,旁人则从下燃起熊熊的火焰。

当炽热的火苗渐渐窜升,被火焚烧的恐惧和痛苦,使得柴堆上的七个人不停地向左右围观的同伴求救。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呼喊,始终没有人对他们伸出援手。在炙热烈火的煎熬下,七个人绝望地喊道:“天啊!三界内若真有大慈大悲的人,可以解救我们脱离危难的话,我们愿意马上皈依他,请救救我们吧!”

佛陀在远方得知了这件事,便循其音声前来救苦。佛陀于虚空中展现种种光明瑞相,七人见到佛陀来救度他们,莫不悲喜交集,感激地说:“我们愿意皈依您的座下,请帮助我们脱离烈火的危难吧!”

于是佛陀为此七人说了一首偈语:


或多自归,山川树神,
厝立图像,祷祠求福。
自归如是,分吉非上,  
彼不能来,度汝众苦。
如有自归,佛法僧众,
道德四谛,必见正慧。  
生死极苦,从谛得度,
度世八难,斯除众苦。
自归三尊,最吉最上,  
唯独有是,度一切苦。”

佛陀说完偈语后,大火随之熄灭,当下这七个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安与喜乐。而在旁围观的梵志及百姓见到如此景象,深受震撼。光明巍巍的佛陀,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或分身无数、或忽隐忽现、或全身涌现水火,五色光明闪耀,所有人见了莫不五体投地,至诚顶礼。

劫后余生的七个人从柴堆上走了下来,百感交集地说了一首偈语:


见圣人快,得依附快,得离愚人,为善独快。
守正见快,互说法快,与世无诤,戒具常快。  
使贤居快,如亲亲会,近仁智者,多闻高远。”

说完偈语后,所有的梵志都希望能追随佛陀出家修行,佛陀亦慈悲应允为其剃度,最后皆证得阿罗汉果;而国王、大臣及百姓也都皈依佛陀,信奉佛法。不久,天空即降下了大雨,解除了长久以来的旱象,国家从此富饶安乐,人们乐闻法要,勤修道业。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三>

金刚公主

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为“金刚”,年纪轻轻就已守寡。国王夫妇怜悯女儿的境遇,特别为她建了一座宫殿,并且派遣五百名歌伎随侍在侧,镇日歌舞,以排遣公主空虚寂寞的日子。

这些歌伎中,有一位年纪较长者,名为“度胜”,经常到市集采买胭脂花粉及香花。一天,度胜到城里采购,却发现城中气氛不同以往,大众皆手持香花,竞相出城。度胜禁不住好奇地问路人:

“请问,你们这么欢喜,是要去哪里呀?”

路人回答:“大家之所以这么欢喜,是因为三界至尊的佛陀正在祇园精舍说法,他不仅已出离生死,还教导大众修行的法门,以达到解脱的境界,所以我们准备了香花要去供养。”

度胜听了之后,甚是欢喜,心想:“我活到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能遇到一位有智慧的圣者,实在是宿世的福报,怎能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呢!”

于是,度胜挪出一部份原本要买香粉的钱,另外买了鲜花,并且随着众人来到祇园精舍。度胜至诚顶礼佛陀后,即退至一旁散花及燃香供养,并且虔敬聆听佛陀的开示。

结束后,度胜回到市集取回她之前买好的东西,因为听法的功德,再加上宿世善行所感得的果报,使得原已采买的花粉,香味及重量都更胜于前,甚至增加数倍之多。

度胜回到宫中,公主和歌伎们早已不耐久候,纷纷责问度胜:“你怎么去这么久,是不是到哪儿偷懒啦?快,老实说来!”

度胜据实以报:“你们有听过‘佛陀’这位圣者吗?三界至尊的他,今日在祇园精舍为大众说法,开示解脱烦恼的法门。佛陀的法音,犹如击动巨大的法鼓,足以撼动三千大千世界,而今日到祇园精舍听法的人更是难可计量。我之所以这么晚回来,就是随着大众去给孤独园,聆听佛陀的开示。”

公主及其他侍女听了度胜的叙述后,知道世尊的教法深妙难闻,非一般世学所能比拟,不禁忧喜参半。喜的是佛陀已在舍卫城中,忧的是,自己竟无福亲闻佛陀开示,于是感叹地说:“过去不知造了什么业,竟然没有福报听闻佛法?”

但公主霎时转念一想,即对度胜说:“既然你已听过佛陀的开示,何不为我们宣讲当时的内容。”

度胜面有难色地说道:“奴婢身分卑贱,口业不净,怎敢如此随便宣说佛法。公主,不如我去请示佛陀看看,您说好吗?”

度胜得到公主的允许后,便赶紧前往精舍请示佛陀,而其他人则在庭院中焦急地等待度胜的归来,其渴切之心,犹如孩子等待母亲回家一般,难以按捺。

度胜到了精舍,至诚顶礼佛陀后即表明来意。佛陀告诉度胜:“你回到宫中为大众说法,将使许多人获得解脱。但是,宣说佛法前,听法的大众须为说法者准备高座,这样才符合规矩。”

度胜回到宫中,将佛陀所交代的话重复一遍,大众听了都非常高兴,便决定各脱一件衣服,叠成法座。而度胜则回到住所沐浴更衣,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表示对法的尊重。

在佛力的加被下,度胜说法甚为殊妙,与佛亲宣无异,所以公主与歌伎们皆破除疑惑、断除恶念,当下证得须陀洹果。不幸的是,正当大众在聆听法要时,宫殿突然失火,因为所有人都在专注听法,浑然不觉环境的险迫,等到发现时,火势早已不可收拾。因此,公主及五百歌伎皆葬身火海,死后即投生天界。

波斯匿王听到女儿宫殿失火的消息,马上带人前往救火,可是到现场一看,宫殿早已烧为灰烬。虽然波斯匿王伤心欲绝,却也只能赶紧命人准备棺柩,为公主、歌伎们殓葬。待丧事毕,波斯匿王难掩悲伤地来到精舍,顶礼佛陀后即满面愁容地坐在位子上。

佛陀问:“国王,你今日到这儿是为了什么事呢?”

波斯匿王合掌答道:“我心爱的女儿金刚公主不幸遭遇火灾,连平日服侍她的五百歌伎都葬身火窟,我刚刚才办完她们的葬礼,心中的悲伤、痛苦实在难以抑忍。不知她们过去造了何种罪业,今日才遭此横祸?祈请世尊能为弟子开示其中的因缘道理。”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过去世中,有一座城名为‘波罗奈’。一天,城中有位长者夫人带领五百位侍女,至城外举行祭祀大典。祭祀的规矩甚为诡秘,除了这一家人,外人皆不得靠近,若有不知情而犯者,皆抛入烈火中烧死。当时,有位辟支佛名为“迦罗”,住在山里修行,早晨出外托钵,傍晚则回到山中用功。

这一天,迦罗托钵经过祭祀的地方,长者夫人见了非常愤怒,马上派人将其捉住,并且抛至烈火当中。迦罗等到全身烧至焦烂,忽显神足通,飞升至虚空中。在场大众见此异状,才知冒犯到圣者,心中不禁惊慌害怕,当场跪倒在地,痛哭失声,并且忏悔地说:‘我们真是一群愚蠢无知的女人,竟然有眼不识圣者,且毁辱伤害您。我们自知罪业深重,过高如山,祈求圣者您大人大量,给我们忏悔的机会,以消弭所造的罪业。’

辟支佛听了长者夫人如此悲切的心声,即从空中而下,进入涅槃之境。长者夫人为表悔过迁善之心,即为迦罗尊者起塔,供养其舍利。”

接着,佛陀又说了一首偈语:


愚蠢作恶,不能自解,殃追自焚,罪成炽然。  
愚所望处,不谓适苦,临堕厄地,乃知不善。”

佛陀对波斯匿王说:“昔日的长者夫人就是金刚公主,而度胜等五百歌伎即是当时的侍女。其实,罪业和福德总是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无论时间的长短,只要因缘会遇就会显现,这是无从弃舍的。”

佛陀开示完善恶因果的道理后,全国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皆受持了三皈、五戒,并且遵循佛陀的教诲,用功修行。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二>

调伏自己的三种方法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为四众弟子、天龙鬼神及国王、大臣、百姓等宣说佛法。

这时,一位名叫呵提昙的长者来到精舍,至诚顶礼佛陀后,长跪合掌:“世尊!弟子长久以来承蒙您的教化,今日能够瞻仰圣容,真的非常荣幸,只是修行上未能有所成就,恳请世尊慈悲宽恕。”

佛陀和蔼地请这位长者起身就座,并且询问其姓名及所从何来?但是长者依旧恭敬地长跪回答:“世尊!弟子名叫呵提昙,是前任国王的驯象师。”

佛陀问呵提昙:“你都是用什么方法来驯服大象呢?”

呵提昙回答:“我以三种方法来降伏大象,第一、用铁钩钩住大象的嘴巴,以牵制它的行动,使其无法逃脱;第二、减少大象的食物,使其饥饿消瘦;第三、用木棍打它,使其感到痛苦与害怕。只要照这三种方法去做,就能将大象驯服。”

佛陀又问:“这三种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呵提昙回答:“用铁钩钩住大象的嘴巴,是为了制服它强大的力量;减少食物的份量,是为了控制它庞大的身躯,使其无力反抗;而用木棍打它,是为了使大象听话,达到驯服的目的。”

佛陀听完呵提昙的解释后,再问:“你驯服的这些大象,有何作用呢?”

呵提昙回答:“经由这些方法训练出来的大象,不但能够成为国王的坐骑,也可派上战场打仗,任人指挥使用,没有障碍。”

佛陀问呵提昙:“除了这三种方法外,还有其他驯服大象的方法吗?”

呵提昙回答:“没有!要驯服大象就只有这三种方法而已。”

佛陀告诉呵提昙:“你这么善于驯服大象,那么能否调伏自己呢?”

呵提昙回答:“目前我仍不知调伏自己的方法?恳请世尊慈悲开示。”

于是,世尊告诉呵提昙:“我也有三种方法,既能调伏一切众生,也可调伏自己,达到无为清净之境。

第一、以至诚恳切心对治口业,不乱说话;
第二、以慈悲坚固心对治刚强难伏的身业;
第三、以智慧除灭一切愚痴、执着的心念。

如果能运用这三种方法来调伏自己,就能度脱一切,远离三涂恶道,成就道果,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不再有忧愁苦恼。”

于是佛陀为呵提昙及所有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如象名护财,猛害难禁制;
系靽不与食,而犹慕逸象。
本意为纯行,及常行所安;   
悉舍降结使,如钩制象调。
乐道不放逸,能常自护心,
是为拔身苦,如象出于陷。   
虽为常调,如彼新驰,
亦最善象,不如自调;
彼不能适,人所不至,   
唯自调者,能到调方。”

呵提昙听完佛陀的开示后,法喜充满,内心的困惑也得到解答,当下证得法眼。而其他在场的听众,对于佛法也都有更一步的领悟。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三>

佛说真吉祥经

过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恒河岸边,住着一位名叫尼揵的外道修行人,他不仅年高望重,博学多闻,更具足五种神通,通晓古今之事。

尼揵门下有五百位弟子,在他的调教下,个个也是精通天文、地理,知晓星象、民情,并且擅长占卜吉凶祸福等事。一天,弟子们相约至恒河边讨论各国的吉祥物,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辩不已,最后还是无法得到结论,于是决定向他们的师父请益。

弟子们来到师父的住所,行礼后即合掌请示:“弟子从师学道已久,虽已无所不通,但仍不知什么才是各国人民所认为最吉祥的东西?”

尼揵梵志回答:“你们问得很好!南阎浮提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小国,各国都有其所珍视的吉祥物:有的是金、银,有的是水晶、琉璃、明月神珠、象、马、车舆、玉女、珊瑚、凤凰、孔雀,也有以日月星辰图案为装饰的宝瓶。这些都是各国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物,如果你们看到这些东西,一定要加以赞叹,因为这些都是吉祥的感应,也是国家祥瑞的标帜。”

弟子接着请示:“请问师父,世上还有没有更特殊的吉祥物,有助于我们的生命,死后能够往生天界?”

尼揵梵志回答:“自创教以来,从来没听说有这样的祥瑞之物,典籍上也没有记载。”

弟子告诉师父:“听说有一位释迦族人出家修行,六年苦修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并于定中降魔得道,证得天眼、宿命、漏尽三达智,也许他所知更为渊博,我们何不去请教他,师父您觉得呢?”

于是师徒一行五百余人,跋山涉水来到佛陀的住所,至诚顶礼后即长跪合掌,向佛请示:“请问世尊,各国都有其代表的吉祥瑞物,当中不外乎金、银、水晶、琉璃……,不知世上还有比这些更为殊胜的吗?”

佛陀回答:“诚如你们所说,这些都只是世间吉祥之物,人们认为拥有它即能获得吉祥;反之,则会招致祸殃,但这些都无法究竟救度众人之苦。我知道有一吉祥妙法,若能依之修持,则能永离三界轮回之苦,证得清净解脱涅槃。”

于是世尊为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有梵志道士,来问何吉祥?
于是佛愍伤,为说真有要,已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
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神祠,是为最吉祥。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敕身承贞正,是为最吉祥。
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
多闻如戒行,法律精进学,修己无所争,是为最吉祥。   
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乏行,是为最吉祥。
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覆,以时诵习经,是为最吉祥。
所闻常欲忍,乐欲见沙门,每讲辄听受,是为最吉祥。   
持斋修梵行,常欲见贤明,依附明智者,是为最吉祥。
已信有道德,正意向无疑,欲脱三恶道,是为最吉祥。
等心行布施,奉诸得道者,亦敬诸天人,是为最吉祥。   
常欲离贪淫,遇痴瞋恚意,能习成道见,是为最吉祥。
若以弃非务,能勤修道用,常事于可事,是为最吉祥。
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人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智者居世间,常习吉祥行,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

尼揵师徒听了佛陀开示的偈语后,心开意解,法喜充满,于是至诚顶礼佛陀,并且说道:“这真是世间稀有的无上妙法!我们长久以来为烦恼、执着所覆蔽,没有因缘听闻如此殊胜之法,恳请世尊慈愍救度,我等愿皈依世尊座下,出家修行。”

佛陀赞叹大众的发心,并且说道:“善来比丘!”

尼揵师徒即现清净比丘相,精进修持禅定,不久即证阿罗汉果。而其他在场的听众,也都领悟佛法大意,获得正法眼藏。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四>

佛化沙门度七比丘

从前,有七位比丘一起到深山里修行参道,然而历经了十二个寒暑,还是不能与道相应。一天,七人共坐一处,讨论是否要继续修行。

一位比丘首先说道:“我们出家修行不畏艰苦,不惧寒热,不但放弃了世间种种享乐,还要持守种种戒法、终身乞食,虽然如此,仍坚守着出家人的志节,然而……”

另一位比丘接着感叹:“虽是如此忍耐,道业却未有成就,往昔所造的罪业,似乎也难以灭除。”其余比丘听闻此语,皆面带愁容,沉默不语。

这时,一位年轻比丘奋然起座,说道:“既然如此,与其老死山中而无所成,倒不如各自下山回乡,娶妻生子,建立门户。”

“是呀!再有一番事业,从事些许生意买卖,生活自是无虞。如此有妻有子,衣食丰饶,这后半辈子也就不怕没有依靠了。”

比丘们协议后,便一起下山回乡。此时,佛陀虽在远处,却以神通力知道这七位比丘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且不忍见他们因无法忍受修行上一时的辛苦,而终将造下堕入地狱的罪业,于是化身成一位寻常沙门前去度化。

佛陀所化身的沙门来到谷口,正好遇到下山的七位比丘,于是开口问道:“比丘们,请问你们在山中修行多久了?你们又要前往何处呢?”

“我们在山中已经修行十二年了!不过,我们已经决定放弃修行。”

“你们已经精勤修行这么久,为何还要放弃平静的修行生活,回到喧嚣的尘世呢?”

一位比丘率先答道:“我们虽然修行已十二年,道业却无所成就,看来罪业也难有除灭之日。而且山中人烟稀少,少有供养之人,每每托钵乞食,还要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如此虚耗岁月,枉自困苦,缩衣节食,仍不知‘道’在何处,又有何意义?”

“那你们下山有何打算?”

“我们打算就此还乡,各自建立门户,并且创造一番事业,等到上了年纪再来学道。”

说完此话,七位比丘即欲离去。

沙门随即阻止:“且慢!且慢!各位请听我说几句话吧。人的生命是很无常的,犹如水中泡沫一般,朝不保夕。虽然修行学道很苦,却能以一时之苦换得永久的安乐。各位如果就此返乡还俗,其后居家之艰辛困苦,将是穷尽万劫无有止尽。难道你们以为妻妾、子孙皆能常相左右,一切欲望皆能随心满愿,从此不再忧愁苦恼了吗?这种妄想如同生病之人错服毒药,不仅无法治愈,还会加重病情。”

比丘们默然而立,沙门继续说道:“三界众生皆有烦恼,唯有信守戒法,精进不退,不放逸懈怠,才能真正永离众苦。”

沙门说毕,即现佛身相,并且放大光明,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学难舍罪难,居在家亦难;
会止同利难,艰难无过有。    
比丘乞求难,何可不自勉;    
精进得自然,终无欲于人。    
有信则戒成,从戒多致宝;    
亦从得谐偶,在所见供养。    
一坐一处卧,一行不放恣;    
守一已正心,心乐居树间。”

七位比丘见佛慈容相好,又闻此偈,皆心生惭愧,五体投地顶礼佛足,自此收摄身心,诚心悔过,并且决定继续修行。七位比丘于山中精进不懈,无有疲厌,并且认真思惟偈语之义理,守心一处,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三>

佛为病比丘洗浴

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期卧病,不仅身体枯瘦、形容憔悴,甚至因无人看顾而污秽不堪,散发出阵阵恶臭。

一天,佛陀于定中观察到这位病比丘的处境,于是带领五百位比丘前往他的住所。与世尊同行的比丘们,见到屋内如此污秽脏乱,个个掩鼻皱眉,希望能尽速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佛陀却请比丘们轮流进去探视,并且请人熬煮稀饭给病比丘食用。

大家见到病比丘羸瘦的身躯,又闻到他身上发出的恶臭,不禁心生轻贱、厌恶。万万没有想到,为三界共尊的佛陀,竟然请帝释天王取来香汤,亲自为病比丘洗浴身体。此时,大地为之震动,放大光明,大众见此景象,莫不惊讶。

世尊为病比丘洗浴的事情立刻传遍各地,国王大臣、诸天鬼神们纷纷前来求见佛陀。国王至诚顶礼后,恭敬地请示:“佛陀,您是三界至尊,万德具足,是什么因缘让您屈意为这位又臭又脏、枯瘦无德的病比丘洗浴呢?”

佛陀告诉国王及与会大众:“诸佛世尊之所以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要救度一切穷厄无护的众生,使他们能离苦得乐,解脱自在。更何况,供养病弱沙门、修道者及贫穷孤独的老人,可以获得无量的福德,所愿如意。就像五大河流汇聚成大海一般,唯有从点点滴滴的善行开始累积,方能圆满功德,得道证果。”

国王又请示佛陀 :“世尊!这位病比丘过去到底造了何种罪业,以致今世老病羸瘦,无法痊愈呢?”

于是佛陀将病比丘的前世因缘娓娓道来。

过去,有位暴虐无道的国王名为“恶行”,他常命令一位名叫“五百”的大力士去鞭打犯人。五百凭藉着国王的权势,私自收取贿赂,对于有贿赂的犯人,在行刑时就会轻轻鞭笞;反之,则会加重力道,令受刑者痛不欲生。

当时,有位贤人被人诬陷,即将接受鞭刑。行刑前,贤人告诉五百大力士:“我是佛弟子,从来没犯过恶行,今日因遭人陷害,才落此下场,希望您能手下留情,放我一条生路。”

五百听了贤人的请求,刻意在施鞭时,不让鞭子落到贤者的身上。

五百大力士命终之后,因生前作恶多端,堕于地狱当中,受尽千般拷打,痛苦不堪。地狱罪尽又投生于畜生道中,亦受鞭打之苦,直至五百世后,罪报受尽才投生为人。五百虽然生而为人,仍常身患重病,饱受病痛。

佛陀说完后,告诉国王:“当时的恶行王即是今日的调达比丘,五百大力士则是这位为病所苦的老比丘,而当时被人诬谄的贤者,即是我的前生。因为前世受到五百的恩惠,才能免受鞭刑之苦,所以今日我亲自为其洗涤污秽。其实,人生在世,无论为善作恶,终究自作自受,即使生死流转,都无法逃过因果!”

接着,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挝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
灾卒无赦,生受酷痛,形体毁折。   
自然恼病,失意恍忽,人所诬者。   
或县官厄,财产耗尽,亲戚离别。   
舍宅所有,灾火焚烧,死入地狱,如是为十。”

病比丘听完开示后,悟知过去所造的恶行,于是向佛至诚忏悔,结果连年病痛霍然痊愈,同时因为身心安定,与道相应,而证得阿罗汉果。贤提国的国王,因听闻佛陀微妙的开示,法喜非常而求受五戒,终生谨遵教诲,精进用功,最后亦证得须陀洹果。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二>

愚者嫉之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有五百位婆罗门因无法忍受大众对佛陀的崇敬,所以时常挑剔佛陀日常的一言一行,想要藉机毁谤世尊的圣誉。而佛陀是一位智慧圆满的圣者,知道这群人被“嫉妒”蒙蔽了真心,虽然心生悲悯,想要度化他们,但是因缘未到,也只好等待时机的成熟。

一天,这五百位婆罗门又聚在一起讨论如何陷害佛陀。其中一人提议:“我们何不找个屠夫,请他设斋供养佛陀及比丘僧,佛陀一定会接受邀请,等他赞叹屠夫的功德时,我们就可质问佛陀,如果屠夫有功德,那他过去所造的杀业不就没有罪过了?反之,佛陀若说屠夫有罪过,我们就以屠夫设斋供养应该得福,来向佛陀问难。”

众人应声附和。于是这五百位婆罗门兴高采烈地来到屠夫家中,请他设斋供佛,屠夫听了也非常欢喜,马上就到精舍求见佛陀。

屠夫至诚顶礼佛陀后,表明来意:“佛陀!我是村中的屠夫,久闻世尊的德行,希望能设斋供养佛陀及众比丘。”

佛陀慈悲应允后,告诉屠夫:“凡事有因有果,恶业果熟自会堕落,善业福具自然会有得度的因缘,你早点回去准备斋僧的用品吧。”

斋僧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佛陀带着弟子安详徐步地来到屠夫家,而这五百位婆罗门也不怀好意地一路尾随,他们暗自窃喜今日终于可以抓到佛陀的把柄。用斋时,佛陀以神通力观察在场的每个人,明白有些人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示现广长舌相,放大光明,遍照全城,并以和雅的梵音声说了一首偈子:


如真人教,以道活身。愚者嫉之,见而为恶。
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   
亦各须熟,彼不相代。习善得善,亦如种甜。”

五百位婆罗门听完偈语后,明白种恶得恶、种善得善的因果道理,于是向佛陀顶礼忏悔过去的无知,并表示:“由于我们的智慧不足,未能通晓佛陀的教诲,恳请佛陀慈悲,让我们出家修行,领悟佛法大义。”

于是佛陀应允五百婆罗门的请求。而见到佛陀神通变化的村民们,莫不欢欣法喜,自此以圣贤为榜样,一心向善,信受佛法,不再以杀生为业。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三>

五百年少梵志

过去,印度有一婆罗门教徒聚集的村落,村内有五百多户人家,并有五百位年少梵志。少年们年轻气盛,为人骄慢,不仅目无尊长,且出言不逊,自恃甚高。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

“听说,瞿昙沙门自称是佛,通达一切世间、出世间的道理,没有人能胜过他呢!”

“真的吗?我不相信!我们何不办一场斋会,趁此因缘和瞿昙辩论一番,这样就可以知道传言是否属实,甚至还可以让他无地自容呢!”

因此,五百年少梵志准备了丰盛的斋饭,请世尊前来应供,世尊也慈悲地接受他们的请求,希望藉此因缘度化他们。于是,世尊带着弟子来到婆罗门村,接受年少梵志的供养。当时,村子里正好有一对老夫妇在路边乞食,佛陀知道他们原本非常富有,而且还做过大官,于是故意问年少梵志:

“你们认识那对乞食的长老梵志吗?”

“当然知道呀!他们原本是国王的大臣,有无数的财富呢!”

“既然他们曾经财富无数,又为什么现在必须乞食维生呢?”

“因为他们不懂节制,任意挥霍,将家产败光,所以今日才沦落为乞丐啊!他们是自作自受。”

佛陀告诉年少梵志:“你们不也是如此吗?不仅自恃甚高,甚至不懂得礼敬长上。要知道世间有四件事情是要谨慎小心的,如果能够注意,自然就能福德具足,免离贫穷,不会像这对夫妇一样落得贫困的下场。哪四件事呢?

第一、年盛力壮时,切莫骄慢;
第二、年老时要精进,不贪淫欲;
第三、有了钱财珍宝,要常行布施;
第四、要亲近善知识,接受别人的忠告与劝导。像那对行乞的老者,就是没有做到这四件事,以为世间一切都是恒常不变,有了钱就永远不会变穷,没想过成败是在一瞬之间,一旦家产耗尽,就像池中的天鹅,死守枯竭的池子,永远也抓不到鱼。”

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昼夜慢惰,老不止淫,有财不施,不受佛言。
有此四蔽,为自侵欺,咄嗟老至,色变作耄。   
少时如意,老见蹈践,不修梵行,又不富财。   
老如白鹄,守斯空池,既不守持,又不积财,   
老羸气竭,思故何逮?老如秋叶,行秽鉴录,   
命疾脱至,不容后悔。”

接着,佛陀告诉年少梵志:“你们应当要知道,若能在人生中的四个时期精进行道,则能免离一切苦难:

第一、年少有势力时,
第二、富贵时,
第三、得遇三宝能种福田时,
第四、思惟万物无常,聚散离别时。

如果能把握这四个时节因缘,努力修行,则能所愿皆得,道业也能成就。”

于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语:


命欲日夜尽,及时可勤力,世间谛非常,莫惑堕冥中。
当学然意灯,自练求智慧,离垢勿染污,执烛观道地。”

佛陀说完此偈,举身放大光明,普照大地。五百年少梵志顿时心开意解,顶礼佛足,愿为佛陀座下弟子。世尊慈悲应允,说道:“善来比丘,袈裟自着,须发自落。”

而这五百位年少梵志也应时成就罗汉圣果。村民们听了佛陀的开示后,亦法喜充满,决心遵照佛陀的教诲,奉行正法。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三>

仆人分那

从前,有一个靠近南海的国家,名叫那梨,人民以采集珍珠及种植栴檀木为业。

其中,有一对兄弟自父母双亡后,就想要分家创业,而双亲所留下的除了财产外,还有一位名叫分那的仆人,他年少聪明,对于买卖贸易或入海寻宝等事无所不知。于是,兄弟俩将财产当成一份,仆人分那也划为一份,并以掷筹的方式决定继承的东西。结果,弟弟得到了仆人分那,却失去了继承财产的权利,只好带着妻儿和分那,空手离家。

当时的环境非常艰困,人们都过着贫苦节俭的生活,对于只有分得仆人的弟弟来说,一想到家人未来的生计,不免担忧起来。分那知道后,对主人说:“请主人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让大家的生活永保无虞,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让你们的财富胜过你哥哥。”

主人听了虽半信半疑,但也别无他法,于是对分那说:“好吧!只要你能够做到,我就恢复你自由之身。”

说罢,弟弟便将妻子存的一些珠宝交由分那,作为生意的资本。

当时,正逢海水涨潮,城内的人民纷纷到海边去捡拾木柴。分那也来到城外,眼尖的他,看到一位乞丐所扛的一大捆木柴中,有着非常珍贵难得、可以当药治病的牛头栴檀。于是他二话不说,就以两枚金钱买下这块珍木,并且将它剖成数十段。

此时,听说城里正好有位长者生了重病,需要二两的牛头栴檀配在药里服用,才有痊愈的希望,但是大家都遍寻不到这种珍木,正在为此发愁。于是,分那马上带着一段牛头栴檀来到长者家中,长者的家人喜出望外,马上以二千两金换取分那手中的牛头栴檀。

后来,分那又陆续将剩下的牛头栴檀卖出,所得的财富比主人的哥哥还超过十倍之多。主人为了感谢分那的恩德,并且遵守当初的诺言,于是还他自由之身,随他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分那离开主人后,一心向道,于是来到舍卫国拜见佛陀,请求出家。分那顶礼佛陀后,长跪佛前:“弟子虽然出身卑贱,但求道之心却是坚定不摇的,希望世尊能慈悲救度我!”

佛陀听了分那的祈求后,说道:“善来分那!须发自堕,法衣着身。”

分那示现比丘相,佛陀为他开示佛法的道理,分那一念相应,即证阿罗汉果。

分那心想,今日能证得六种神通,达到生死自在的罗汉果位,全要感谢主人给予自由,才有机会亲近佛法,所以我应当去度化主人一家及该国的国人。于是分那回到那黎国的主人家,主人一见到分那,非常高兴,马上准备丰盛的菜肴款待他。

分那食毕,将手洗净后,便飞至空中,分身变现,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种种神通,光明晃耀,从空中缓缓降下。分那告诉主人:“今日我之所以有种种神德,都是因为主人赐我自由,所以我才有机会跟佛陀学道。”

主人听了回答:“佛陀的智慧、神通如此广大!我愿拜见佛陀,听闻教法。”

分那听了非常高兴,告诉主人:“只要你发至诚恳切心,设斋供养佛陀,佛陀一定能感受到你的诚心,前来接受供养。”

于是,主人马上准备供养佛陀的斋饭,并且向着舍卫国的方向稽首长跪,烧香祈请佛陀能够屈驾至此度化众生。佛陀知道他们的心意后,即带领五百位证得罗汉果位的沙门,运用神足通抵达。

那梨国的国王与人民见到如此殊胜的景象,莫不升起敬畏之心,纷纷来到佛前,顶礼佛陀。待用斋后,佛陀便为主人和国王百姓开示法要;大众闻法后,也都欢喜受持五戒,成为佛弟子。

此时,主人怀着感恩之心,来到佛前赞叹分那:“分那从前在家时,就非常勤劳,出家证果后,也不忘救度我们。他的圣德高远,让全国人民都得以亲近佛法,我们该如何报答他的恩德呢?”

于是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心已休息,言行亦止,从正解脱,寂然归灭。
弃欲无着,缺三界障,望意已绝,是谓上人。   
若聚若野,平地高岸,应真所过,莫不蒙度。   
彼乐空闲,众人不能,快哉无望,无所欲求。”

主人和国王听到佛陀的偈语后,更加法喜,于是又恳请佛陀留下接受供养七日,最后他们亦证得须陀洹果。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二>

我生已安

久远以前,在王舍城东南方三百里处,有一村落,住着五百余户人家,村民刚愎强悍,难以教化。

一天,佛陀观察村民的宿世福德,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于是化身为一位寻常的比丘,前往村落托钵乞食。乞食毕,比丘来到村外的一棵大树下端身静坐,入三昧禅定,一坐就是七天。七天当中,比丘始终寂然不动,了无气息,令村民肯定地认为比丘已经往生。

于是,他们相偕找来柴、火,为比丘火化埋葬。没想到,在大火燃尽的刹那,佛陀却自灰烬中坐起,全身散发出清净的光芒,照耀十方法界。显现了神通变化之后,佛陀又回到树下打坐,依旧心静神宁,满脸怡悦。

村民见此殊胜景象,莫不惊异震撼,纷纷向佛陀顶礼告罪:“山民冥顽无知,有眼不识神圣,竟胆大妄为,火烧您尊贵的身躯,望您慈悲,赦免我们的罪过!”

“不知您的身体有无受伤?您的心中有无怨恨?您渴了吗?饿了吗?”

佛陀神色和悦,为村民说了一首偈子:


我生已安,不愠于怨,众人有怨,我行无怨;  
我生已安,不病于病,众人有病,我行无病;  
我生已安,不戚于忧,众人有忧,我行无忧;  
我生已安,清净无为,以乐为食,如光音天;  
我生已安,恬淡无事,弥薪国火,安能烧我?”

其时,有五百位村民听了佛陀所说的偈语,当下即与道相应,发心出家,证得阿罗汉果。其余村人,无论男女老少,也都法喜充满,至心皈依三宝。随后,佛陀便与这五百位证果比丘,以神通力飞回竹林精舍。

阿难尊者见到佛陀与这五百位得道比丘一同回到精舍,恭敬地请示佛陀:“不知这些得道比丘有何殊胜因缘,得值世尊亲自前去度化?”

于是,佛陀娓娓道出村民的前世因缘:“久远以前,有一位辟支佛经常在离此村落不远的山中打坐用功。一天,他在村落附近的树下,展现种种神通变化后,入于涅槃。村民便准备了柴、火,为这位修行者火化身躯,并将捡取的舍利恭敬地收藏在宝瓶中,埋于山顶。村民共同发愿,希望未来也能够成就道果,如同这位辟支佛一样,生死自在。正因为村民在过去曾经恭敬供养辟支佛的舍利,所以才有今日佛陀亲自前往度化,成就他们这一世成道证果的殊胜因缘!”

佛陀开示后,在场听法的天人皆契悟法理,同证道果。

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三>

持守斋戒的功德

佛陀于菩提树下得道证果后,于罗阅祇国弘法教化,后来又前往舍卫国度化众生,深得波斯匿王与百官的敬仰。当时,国内有位大商主,名叫波利,带领五百位商人出海寻宝,正当船只行驶于一望无际的大海时,海神突然现身于众人之前。海神双手捧水,问波利:“海水与我手中之水比较,何者为多?”

波利回答:“当然是您手中的水多,虽然大海浩瀚无边,难以计量,却不能拯救饥渴的人;相反的,捧在掌中的水虽少,却能帮助饥渴的人活命,如此植福培福,生生世世受福无尽。”

海神听了波利的回答,觉得很有道理,连声赞叹,不仅取下身上所配戴的八种香饰和璎珞送给波利,还准备了金、银、琉璃……等七种珍宝,让他们带回去。在海神的神通助力下,波利一行人平安抵达陆地,并且快乐地踏上回国之路。

波利回到舍卫国,想到这么稀有珍贵的香璎,绝不是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所适合配戴的,于是前往皇宫将这些宝物献给波斯匿王。国王得到这些珍奇宝物,非常欢喜,马上派人去请诸位夫人出来,并且言明将把香璎赏赐给当中最美丽的一位。

消息布达后,宫中的每一位夫人无不极尽全力将自己装扮得美艳动人,希望自己会是雀屏中选的幸运者。这时,后宫佳丽依序来到国王面前,国王看了看,独缺末利夫人一人,于是问道:“末利夫人怎么没有来?”

侍者回答:“今天是十五日,夫人正在持守八关斋戒,因为身着素服,没有装扮,所以没有来。”

国王听了很不高兴,派侍者转告末利夫人:“难道你今天持斋受戒,就可违抗国王之命不出来吗?”

就这样传达了三次王命后,末利夫人终于出现于众人之前,质朴的衣着中未添任何装饰,素净的面容上没有一丝脂粉,全身散发耀眼光采,比平常更加庄严。

国王见了非常惊讶,心存敬意地问道:“是什么样的修为,让你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

夫人回答:“我想到自己累劫以来少修福德,所以今世得为女人,情深业重,秽垢堆积如山。况且,人命短促,若不精勤修行,稍有不慎,便会堕入三涂恶道。所以至诚发心每月持守斋戒,割舍世间种种贪爱,遵从佛陀教法,希望世世皆能蒙受法益,增长福德。”

国王听了非常欢喜,决定将香璎送给末利夫人。夫人告诉国王:“今日我持守斋戒,不适合佩戴香璎,请国王将它送给别人吧!”

国王说:“我本意要将这些珍贵的宝物送给最美丽的夫人,而你就是后宫中最端严者。尤其你奉行佛陀戒法,道心圣洁,令人敬爱,倘若你谦虚不受,我该如何是好呢?”

夫人回答:“国王不用担心,如果可以,希望国王能够与我前往佛陀的精舍,将香璎供养佛陀,并且聆听佛陀的开示,如此生生世世都能受福无尽。”

于是,国王立刻派人准备车驾,与夫人前往拜谒佛陀。

波斯匿王一行人来到精舍,向佛陀至诚顶礼,并且谦卑地站立于为他准备的座位旁。国王捧着宝物向佛陀禀白:“这些香饰璎珞是海神送给商人波利的珍贵宝物,波利又将它献给我。所有后宫夫人看了无不想要,唯独末利夫人因为奉持斋戒,心不存贪念,所以辞谢了这些礼物。在末利夫人的建议下,我们今日特地前来将宝物供养世尊,希望世尊慈悲纳受。”

波斯匿王接着又说:“请问世尊,弟子以如此的诚心护持夫人斋戒,并且真心信仰佛道,不知有无福德呢?”

感于国王的诚恳,世尊接受了香璎,并且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多作宝华,结步摇绮,   
广积德香,所生转好;   
琦草芳华,不逆风熏,   
近道敷开,德人逼香;   
栴檀多香,青莲芳花,   
虽曰是真,不如戒香;   
华香气微,不可谓真,   
持戒之香,到天殊胜;   
戒具成就,行无放逸,   
定意度脱,长离魔道。”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斋戒的福德广大长久,能够使人得到好的名声与大众的敬爱。即使有人将遍满天下十六大国的珍宝,拿来布施修福,所得的福报,也不及末利夫人一日一夜持守斋戒的功德。与末利夫人的福德相比,须弥山不过如一粒豆子罢了!所以斋戒是福慧双修之法,可以解脱烦恼,证得涅槃,不是世间福报可以比拟。”

国王、夫人及群臣听了佛陀的开示,法喜充满,决心遵照佛陀的教导,奉行正法。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二>

深入思惟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他自取一撮珍宝而去。奇怪的是,国王如此布施了数日,珍宝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佛陀知道国王宿世积福,度化因缘成熟,于是变化成外道修行者前往该国。国王知道有行者远来,便出来接见,寒喧作礼后,国王问:“你来此地,有何请求吗?可以直说,不用客气。”

行者回答:“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想跟国王化缘珍宝,建造屋宅。”

国王听了,告诉行者:“没问题!你就自取一撮珍宝吧。”

行者取了一撮珍宝,走了七步,又将珠宝放回原处,国王疑惑地问他:“你为何要放回去呢?”

行者回答:“这撮珍宝变卖后,只够我建盖房舍而已,日后要再娶妻就不够用了,所以不如不取。”

国王一听,说:“这还不简单,那你就取三撮珍宝吧。”

于是行者取了三撮珍宝,走了七步后,还是回头将珠宝放回原处。国王又问他:“你为什么又不要了呢?”

行者回答:“这三撮珍宝只够我娶妻,没有剩余的钱可以购买田地、奴婢、牛马,既然无法满足我的欲望,还不如放下。”于是国王又应允他取七撮珍宝。

行者走了七步,还是又退还回去。国王再度询问原因,行者回答:“我娶妻后会生儿育女,子女从出生到嫁娶,一切所需难可计量,所以我决定还是不要罢了!”

国王听了,大方地说:“不要担心,我将所有的珍宝都布施给你,你就不需再为将来烦忧了。”

行者原本已要接受国王的供养,但想了想还是拒绝国王的好意,准备告辞,国王疑惑地问:“你为何不接受我的供养呢?”

行者说:“本来我是想要乞取珍宝,好令生活充裕无缺。但我深入思惟,却发现人生苦短,万物无常,若是追逐财物,贪求五欲,妄计未来,只是徒增忧苦,一日比一日烦恼,还不如放下这些贪欲,精进修行,勤求佛道。所以我再也不需要任何珍宝了!”

国王听了行者的话,心开意解,也愿意皈依佛教。

于是,佛陀恢复本貌,腾升虚空,现光明身相,为国王说了一首偈语:


虽得积珍宝,崇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如似不爱,
以苦为乐相,狂夫为所厌。”

国王与大臣见到佛陀如此端严的光明瑞相,又听闻佛陀微妙的开示,法喜非常,纷纷求受五戒,当下即证须陀洹果。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三>

世人如群牛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

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群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抵触。世尊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


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    
亦养命去 千百非一 族性男女    
贮聚财产 无不衰丧 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 寿之消尽 如荧穿水”

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

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只回城?”

阿难回答:“是的。”

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豢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只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牧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的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的无智,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仅这群牛是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晓得无常的道理,执着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

当时座中,正好有两百位贪求利养,不知在法上用功的比丘。他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心生惭愧,深自惕励,遂于当下定慧相应,即证阿罗汉果,具六种神通。在座大众皆法喜充满,恭敬地向佛顶礼。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一>

普光如来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的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虽然亲近佛陀未多久,却对佛所开示的无上妙法,信受不疑。一日,波斯匿王对末利夫人说:“女儿胜鬘聪慧利根,悟性极高,如能亲见佛陀,听闻开示,一定可以契悟佛理,心得无碍。我们应该将佛陀的无量功德智慧告诉她,令她发起无上菩提心。”

末利夫人听了,赞同地说:“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写信。”书写完毕,波斯匿王立即派遣使者旃提罗前往阿逾阇国,将信呈给胜鬘夫人。

胜鬘夫人恭阅后,法喜充满,由衷赞叹佛陀的殊胜功德,深深景仰佛陀,于是说了一首偈子:


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
所言真实者,应当修供养。
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    
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

胜鬘夫人说完此偈,佛陀知其度化因缘成熟,以神通力现身空中,普放光明。胜鬘夫人及其眷属见到尊贵的佛陀,以至诚恭敬心顶礼佛陀。佛陀对胜鬘夫人说:“善女人,你以赞叹如来的真实功德,于无量阿僧祇劫在天人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见如来,皆如今日赞叹如来。”

佛陀又说:“你应供养无量阿僧祇佛,如实修行,二万阿僧祇劫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普光如来的国土没有恶道、老病、衰恼等不如意之苦,其中众生色、力、寿命、五欲悉皆具足,快乐胜于他自在诸天,并且众生皆为修习大乘的善根众生。”

胜鬘夫人得到佛陀的授记,恭敬而立,至心向佛明志:“弟子至诚受持:

一者,于所受戒不起犯心;
二者,于尊长不起慢心;
三者,于众生不起恚心;
四者,于众生不起嫉心;
五者,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六者,不为己积蓄财物,凡有所受,皆为成熟贫苦众生得度因缘;
七者,为众生故,行四摄法,以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
八者,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等种种厄难困苦者,终不舍弃,必以正法使其安隐;
九者,若见毁犯戒律者,终不弃舍,于得力时,必折服摄受之,令正法久住;
十者,从今日乃至圆满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愿世尊为弟子作证。”

胜鬘夫人又言:“众生善根微薄,以此十受为极难受持,极易生疑,或将因此长夜不得安乐。为了令众生能无所疑惑,今于佛前至诚发愿:我受此十大受,如能依说而行,以此诚实誓愿,愿天雨花、出天妙音。”

胜鬘夫人说完此语,果然天人散花如雨而下、出妙雅音:“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真实无异。”大众眼见妙花、耳闻音声,叹为观止,一切疑惑悉皆尽除,欢喜非常,于是皆发大愿:“我们愿与胜鬘夫人一同修行用功。”

世尊慈悲,为海会大众授记,皆能如其所愿。

胜鬘夫人又于佛前再发三大誓愿:“

第一大愿,愿此实愿安隐无量无边众生,以此善根回向一切众生得正法智;
第二大愿,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法;
第三大愿,我于所摄受正法,愿能舍色身、性命、财富,护持不懈。”

世尊即为胜鬘夫人授记,此三大誓愿真实无虚,广大无边,所有菩萨恒沙诸愿,悉皆含摄于此三大愿中。大众闻言,欢喜不已!

摘自<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卷一>

布毯供养佛陀

舍卫城中,有一位虔诚且富有的须达长者,为了祈请佛陀至国内弘法,让国人也能聆听佛陀的开示,以诚心感动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建造精舍、僧房,成就“祇树给孤独园”。须达长者了知佛法真理,不仅广行布施、救济贫困,更劝化大众广修供养,增长福德。

当时,波斯匿王知道须达长者的懿行后,由衷地感动,心想:“须达长者身为一介平民,都能如此行善积福,劝化大众,而我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身体力行,教化我的子民,让他们也能广行布施、舍离悭贪,累积福德。”

于是,波斯匿王到国内各处,广为宣说布施供养不可思议的功德,并向人乞索物品。一天,波斯匿王遇到一位贫穷潦倒的人,这个穷人唯一拥有的财物就是一条布毯。他听了波斯匿王的殷切劝修,深深有所体悟,于是至诚地将布毯呈给波斯匿王,再由波斯匿王将此布毯转供养佛陀。

后来,穷人寿命已尽,因供养布毯的因缘,投生至天上。天人为了感念佛陀的恩德,特地前来供养佛陀,并且礼拜请法。佛陀法音宣流,天人当下契入法义,证得须陀洹果。众比丘见其因缘殊胜,于是请示佛陀:“这位天人,以何因缘得生天界?”

佛陀说:“他过去生虽贫穷困苦,遇到波斯匿王劝化,仍将仅有的一条布毯供养佛陀,故能以此善因得生天道,种下今日闻法证果的因缘。”

摘自<杂宝藏经 / 卷七>

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弟子轮流教导他,但是三年下来,他连一首偈子也记不起来。渐渐地,般特比丘愚笨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被大家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

佛陀知道后,心生慈悯,对般特比丘说:“今日我亲自教导你一首偈子,你当牢记心底,时时专心诵持,作为你用功的法门。这首偈子就是‘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般特比丘听了之后心领神会,立刻欢喜地诵持这三年来他唯一能记住的偈子。世尊又谆谆告诫他:“你年纪这么大了,才记得这首一般人早已耳熟能详的偈子,实在不足为奇,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它的含意,才能用得上功。”

于是佛陀为般特比丘开示偈子的意义,说明身口意最常造作的过失,并且叮咛他要时时保持觉性,观照心念的生灭。众生于三界内流转生死,不管是升天享福、或深陷地狱、或悟道解脱,皆是由这念因心所生。只要能清净身、口、意三业,自然能证得涅槃解脱。

接着,佛陀又说了无量妙法,般特比丘听了之后,心开意解,当下证得罗汉圣位。

当时城中有一间精舍,住着五百位比丘尼,佛陀为了教化她们,每日都安排一位弟子前去讲经说法。一天,比丘尼们听说隔日要来为她们说法的人竟是般特比丘,都觉得非常好笑,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要来捉弄他,就是故意将他唯一会念的偈子倒着念,让他感到惭愧而不敢说法。

隔天,般特比丘到来精舍,五百位比丘尼虽然仍像以前一样出来迎接,但在顶礼问讯时却相视窃笑,等着看般特比丘出糗的窘相。应供完毕,般特比丘一上法座,便惭愧地说:“自己资质愚钝,薄德才劣,所学不多,只能粗解一首偈子的含意,今天就为大众讲解这首偈子……”

这时,有些年轻比丘尼正想开口捉弄他,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才惊恐地发现自己可能冒犯了圣者,于是立刻惭愧忏悔、礼拜悔过。

般特比丘依照佛陀所说的道理,一一向她们开解,五百比丘尼摄心聆听般特比丘的开示后,满心欢喜,当下即证得罗汉果位。

一日,波斯匿王请佛陀及众僧至王宫应供,佛陀见调伏大众慢心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特别将钵交给般特比丘,让他紧随自己的身后而行。然而,到了皇宫门口,守卫一看到般特比丘,立刻箭步上前拦阻说:“身为一位法师,你连一首偈子也说不出来,你还好意思进去接受国王的供养吗?我这个俗人,都能随口说出几首偈子,而你是法师,竟然这么没有智慧,供养你也不会有什么功德!”于是把般特比丘独自留在门外。

佛陀入殿升座净手后,般特比丘突然想到佛陀的钵还在自己手上,心念一动,手臂一伸,便以神通力将钵送至佛陀的面前。在场所有人只见虚空突然现出一只手,而不见任何身影,惊讶万分地问佛陀:“这是何人的手臂?”

佛陀说:“是般特比丘的手臂。他最近已成道证果,因今日入宫,被守卫挡在门外,所以才以神通为我送钵来。”

波斯匿王问佛:“听说般特比丘一向资质愚钝,是什么因缘使他才听闻一首偈子,就能得道?”

佛陀开示与会四众弟子:“成道的因缘,不在所学的教理多寡,而是在受用行持上。般特比丘虽然只懂得一首偈子,但是他一心虔敬受持,自然能够心领神会,当下身口意三业清净如雨后天霁。反观世人学佛,虽强记多闻,却不能时时观照思惟,在行住坐卧中精进落实,只不过将佛法当成世间知识学习,所以无法受用。”

于是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虽诵千章,句义不正,
不如一要,闻可灭恶。   
虽诵千言,不义何益,
不如一义,闻行可度。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佛陀说完偈语后,在场的三百位比丘心开意解,当下证得阿罗汉果,而国王、大臣、夫人、太子们,莫不欢喜奉行。

摘自<法句譬喻经 / 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