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接著跟我们讲八圣道,「圣道者,指八圣道,亦名八正道」。先把这个名词术语念一念。「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
八正定」,这八种。这个地方很好,念老把它注出来了。
「<弥陀疏钞>曰」。这就是莲池大师说的,下面这个八正道是<弥陀疏钞:里面的。「一、正见者,<杂集>云」,莲池大师引用<杂集>里面的说法,「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错谬故」。
这是正见。开头告诉我们觉支,觉支是七觉支。七觉支要会用,每天时时刻刻都会用它,都不离开它,它能够帮助我们。这个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觉这个字,觉是什么?直觉,也就是大乘教里面常常告诉我们,离心意识。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太深-,不容易做到。我们怎么学法?我们从不执著开始,不执著、不分别做不到,做不到,尽量减少执著分别的成分。
直觉就相当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客观,不要有成见,这才能觉。有了成见,我想怎样怎样,觉就没有了,七觉支就不见了。大乘经里常讲,你看祖师大德常说,离心意识参,参禅,什么叫参?佛家讲参究,为什么不说研究?研究用心意识,参究不用心意识。
心是什么?是妄想,或者我们说,前面舍觉支所讲的,想前想后,想过去的,想未来的,这都是妄想。你在用功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讲研究经教的时候,想过去、想未来,这是常常有的事情,错了。用分别心、用执著心这就错了,这样学,你学到佛法的常识,你不会开智慧。为什么?你错用了心,你用妄心。用妄心听佛的经,佛是用真心流露出来的,你是用妄心,跟他用心不一样。所以你顶多只能得到佛法的常识,你得不到智慧。这是佛法的难处,真难。
离心意识,这叫参,就是不用第八识,第八识就是讲的前后,因为阿赖耶的种子落在第八识。人能够记忆到过去是八识里头的种子,八识就像资料库一样,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舍识就是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想前、不想后,我用这个讲大家更容易懂。这什么?这叫直觉。
诸佛如来讲经是用直觉,没有先后、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我们要晓得,佛菩萨所说的经教怎么说 出来的,他们没有思考,不像我们要讲个东西要准备,写个讲稿,写个大纲,他们没有,他们也没有准备,完全是直觉,完全是自性智慧的流露,跟阿赖耶完全不相 干,要晓得佛经是这样出来的。
所以他的东西真,真心流出来,真言,密宗叫真言。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真言,不是假的,因为什么?他没有通过阿赖耶。通过心意识就不是真言,不是真言是什么?不是真言是妄言。我们细心去体会,你才能渐渐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他是实语,<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是完全是事实真相,不是自己意思,自己没起心、没动念。所以我们要离心意识,你就懂得佛经上的意思,为什么?跟佛要用一样的心。佛用真心,我们用妄心,怎么讲,怎么读,都不懂,去想它的意思,愈想愈错。
为什么古大德注这个东西注的那么多,都不一样?这就说明古来的祖师大德没成佛,如果要成佛,那就一样了。没有成佛,瞎子摸象。但是他体会到的确实是一 部分,没体会错。佛讲的经,一句话里头意思非常圆满、非常丰富,他体会的并没有错,但是不完整。这个注解好处在哪里?集古注的,古来祖师大德注解的大成, 让我们每个人的好东西都看到了,有这个好处。统统看到,合起来,印象就比较完整。广学多闻的好处在此地。但是不能有成见,有成见就麻烦了,有成见我们会受 其害。没有成见,一律平等来看待的时候,我们能得其利,帮助我们开智慧。
by 净空法师
「<弥陀疏钞>曰」。这就是莲池大师说的,下面这个八正道是<弥陀疏钞:里面的。「一、正见者,<杂集>云」,莲池大师引用<杂集>里面的说法,「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错谬故」。
这是正见。开头告诉我们觉支,觉支是七觉支。七觉支要会用,每天时时刻刻都会用它,都不离开它,它能够帮助我们。这个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觉这个字,觉是什么?直觉,也就是大乘教里面常常告诉我们,离心意识。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太深-,不容易做到。我们怎么学法?我们从不执著开始,不执著、不分别做不到,做不到,尽量减少执著分别的成分。
直觉就相当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客观,不要有成见,这才能觉。有了成见,我想怎样怎样,觉就没有了,七觉支就不见了。大乘经里常讲,你看祖师大德常说,离心意识参,参禅,什么叫参?佛家讲参究,为什么不说研究?研究用心意识,参究不用心意识。
心是什么?是妄想,或者我们说,前面舍觉支所讲的,想前想后,想过去的,想未来的,这都是妄想。你在用功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讲研究经教的时候,想过去、想未来,这是常常有的事情,错了。用分别心、用执著心这就错了,这样学,你学到佛法的常识,你不会开智慧。为什么?你错用了心,你用妄心。用妄心听佛的经,佛是用真心流露出来的,你是用妄心,跟他用心不一样。所以你顶多只能得到佛法的常识,你得不到智慧。这是佛法的难处,真难。
离心意识,这叫参,就是不用第八识,第八识就是讲的前后,因为阿赖耶的种子落在第八识。人能够记忆到过去是八识里头的种子,八识就像资料库一样,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舍识就是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想前、不想后,我用这个讲大家更容易懂。这什么?这叫直觉。
诸佛如来讲经是用直觉,没有先后、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我们要晓得,佛菩萨所说的经教怎么说 出来的,他们没有思考,不像我们要讲个东西要准备,写个讲稿,写个大纲,他们没有,他们也没有准备,完全是直觉,完全是自性智慧的流露,跟阿赖耶完全不相 干,要晓得佛经是这样出来的。
所以他的东西真,真心流出来,真言,密宗叫真言。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真言,不是假的,因为什么?他没有通过阿赖耶。通过心意识就不是真言,不是真言是什么?不是真言是妄言。我们细心去体会,你才能渐渐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他是实语,<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是完全是事实真相,不是自己意思,自己没起心、没动念。所以我们要离心意识,你就懂得佛经上的意思,为什么?跟佛要用一样的心。佛用真心,我们用妄心,怎么讲,怎么读,都不懂,去想它的意思,愈想愈错。
为什么古大德注这个东西注的那么多,都不一样?这就说明古来的祖师大德没成佛,如果要成佛,那就一样了。没有成佛,瞎子摸象。但是他体会到的确实是一 部分,没体会错。佛讲的经,一句话里头意思非常圆满、非常丰富,他体会的并没有错,但是不完整。这个注解好处在哪里?集古注的,古来祖师大德注解的大成, 让我们每个人的好东西都看到了,有这个好处。统统看到,合起来,印象就比较完整。广学多闻的好处在此地。但是不能有成见,有成见就麻烦了,有成见我们会受 其害。没有成见,一律平等来看待的时候,我们能得其利,帮助我们开智慧。
by 净空法师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