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果报

如约将来的果报说,那就是:「保藏不定属于自己;受用不再属于自己;施诸悲敬才真属于自己」。这一判别,是应该分别解释的。

一、「保藏不定属于自己」:积聚的财物,变成不动产也好,存入银行也好,埋藏也好,不一定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佛经说:五家所共──水灾、火灾、盗匪、恶王、不肖子孙。水火两灾,可以毁坏辛苦得来的财物。匪与恶王,可以强夺我们的财富。现在大陆上,多少有财富的,不都被共产党徒清算光了吗?不肖子孙,把父祖辛劳的积蓄,任情的挥霍。现代的问题更多,战争破坏,币制贬值等,每有富翁在几天内什么都完了。其实,大家不免一死,终归无常。蓄积的一切资财,什么也带不去,还是你自己的吗?积蓄些养老、防灾,本来不可说不对。但有人愚蠢无比,富有的资财,不肯供给他的父母儿女,慈善事业更不必说,连自己也舍不得用,真不知财富是做什么的!传说:有一老人,积蓄的黄金,埋在屋外的墙脚边。每天吃饱了,便到墙边去看看,满意的欣赏他的黄金。这样日子久了,难免被人识破,暗暗地把藏金都拿走了。第二天,老人又去欣赏他的积蓄时,发觉黄金已被盗掘了。这可伤透了他的心,号啕痛哭,哭得邻舍都惊动了。他诉说黄金被窃后,有人问他:「黄金埋藏多久了?要使用他没有」?他说:「埋藏已十年多了。并没有动用过,因为每年收入丰余,不需要用他」。于是有人向他提议:「这好办,好在黄金是埋藏而不需用的。那可以包几块土砖,照旧埋在那里,当他是黄金,每天不照样可以去看看,可以满意的欣赏他吗」?这故事说明了,某些无谓的保藏,只是满足他的私有欲而已,并无实用,而结果终究是散失了!

二、「享受不再属于自己」:有以为自己的财物,自己有权支配享受,所以纵情的浪费,他是怎样的富有呀!不知道,这么一来,再贫穷也没有了。如有一千斤谷子,收藏起来,日子久了,谷子不是变质而不能再吃,便是为鼠雀等逐渐消耗光。专于保藏而不用的也如此,所以上面说:保藏不定属于自己。但此千斤谷子,如把他一起煮饭吃了,虽然并不损失,可是吃完以后,什么也就没有了。财富专为自己所享受,恰好如此,所以说:享受不再属于自己。过去的福报,享受完了,未来的福业,什么也没有,这不是最大的贫穷吗?

三、「施诸悲敬乃真属于自己」: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了就此没有,那末就得把现有的财富,分一分来作福修德,为将来受福种子。譬如一千斤谷,拿一部分去下在田里,加上肥料功力,就会有十倍百倍的更多收入。这样,如分一分财富去布施,让大家受用,为佛教文化慈善而使用,便是努力于福报的再生产。布施,似乎是损失(如种谷腐烂),而实能引发未来丰满的福报(如收成更多)。老子说:「既以与人己愈有」,可借以说明布施得福的道理。谷子下种时,当然希望丰收,把他播下好田地,不能撒在沙石上。布施作福也如此,有两种良好的福田,功德最大。一、悲田:把财富分一分去抚恤孤寡,施舍医药,救济灾难等。这些社会福利,救济事业,便是种福于悲田中,因为这是值得同情怜悯的对象。二、敬田:为儿女的孝养父母,做佛弟子的敬奉三宝等,这都是种福在敬田中,因为这是值得尊敬的对象。凡是种福于悲敬二田,现生或将来,一定会得良好的福报。布施时引起「施福业」,随逐行人,从今生到来生,成为水不能淹, …… 恶王不能夺自己的财富,所以说:「施诸悲敬乃真属于自己」。

by 印顺法师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